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天山托木尔峰地区是雪豹的传统分布区,但其种群密度可能小于0.01只/km2,而种群数量可能少于25只.造成雪豹种群密度低的原因包括原生栖息地狭小、种群可持续性低、雪豹习性影响、食源匮乏、人类活动干扰和气候变化影响等.为了有效保护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内的雪豹种群,一方面需要强化保护区管理,促进区内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依据保护区的有利条件,开展就地繁育来扩大种群.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三种豹腰带骨形态学比较张淑云,杨广涛,王东风(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水产局)中国猫科动物共有13种,其中有三种豹,即金钱豹(PantherapQrdus)、雪豹(Unciauncla)和云豹(Neo作tisnebulosa)。这三种豹都是国家珍...  相似文献   
13.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横断山脉纵贯全境的甘孜地区,是我国雪豹主要分布区之一。根据在甘孜地区工作近40年和从事野生动物保护调查研究所获得的资料估算,本地区所辖石渠、德格、白玉、新龙、甘孜、理塘等6县的9个自然保护区有雪豹51只~78只,全地区有雪豹400只~500只。本文对雪豹资源丰富的原因,和进一步保护好雪豹的措施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红外触发相机采集的雪豹监测图像质量参差不齐,且数量有限,为了提升小样本下雪豹的识别准确率,本研究提出一种雪豹监测图像自动识别方法。  方法  该方法基于具备注意力机制的ResNeSt50模型,使用祁连山国家公园的雪豹监测图像作为原始数据集,红外触发相机拍摄的非雪豹陆生野生动物图像作为扩充负样本,网络雪豹图像作为扩充正样本,生成3种数据集并依次进行对比实验,选择合适的扩充方式引导模型逐步关注到雪豹个体关键特征,使用梯度类激活热力图可视化进一步验证数据扩充后的有效性。  结果  使用原始数据集+扩充负样本+扩充正样本训练的模型识别效果最好,热力图可视化显示模型正确关注到雪豹个体花纹与斑点特征,对比基于Vgg16和ResNet50的识别模型,ResNeSt50的识别效果最好,测试集识别准确率达到97.70%,精确率97.26%,召回率97.59%。  结论  采用本研究提出的原始数据集+扩充负样本+扩充正样本数据扩充方法训练的模型,可以区分背景与前景,且对雪豹本身特征具有较强的判别能力,泛化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不同年龄阶段圈养雪豹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行为节律的差别,为圈养雪豹的饲养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实验采用瞬时扫描法对西宁野生动物园3只不同年龄的雪豹进行行为观察。结果表明,老年雪豹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情况为:运动行为31.48%、警觉行为20.56%、休息行为20.56%、蹭头行为12.04%、进食行为9.82%、理毛行为3.52%、喷尿行为2.04%;壮年雪豹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情况为:运动行为38.33%、警觉行为21.48%、蹭头行为15.74%、进食行为9.07%、喷尿行为9.07%、休息行为4.81%、理毛行为1.48%;青年雪豹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情况为:运动行为32.96%、警觉行为32.22%、休息行为24.82%、进食行为3.89%、蹭头行为3.15%、理毛行为2.22%、喷尿行为0.74%。不同年龄阶段雪豹的昼间行为节律性较强,早晨和傍晚运动行为出现频次较高,壮年雪豹的昼间休息行为显著低于老年和青年雪豹(P<0.05),喷尿行为显著高于老年和青年雪豹(P<0.05)。不同年龄阶段雪豹的采食行为在17∶00~18∶00达到峰值。说明壮年雪豹的领地意识较强,雪豹...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雪豹9岁,雌性,体质良好,1月26日发现兽舍内铺板上由两滩带血的尿液,浑浊呈红褐色,活动量稍有减少,精神不振,食欲尚可,鼻境湿润,排尿次数增加,排尿时有疼痛感,偶尔有后躯摇摆,做排尿动作,每次排出的尿量时多时少.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样线法和访问调查法对位于昆仑山余脉布尔汗不达山区的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智玉村地区的雪豹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设32条样线,在其中的4条样线上发现了雪豹的痕迹(足迹、刨痕、尿迹、粪团和食物残骸),通过调查数据的取得,对该地区雪豹的种群密度做出了初步的估计,同时分析了该地区雪豹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提出了针对雪豹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是一个特殊的动物王国,雪山之巅的雪豹和竹林深处的大熊猫共享一座高山寝室。这里的冬天既有冰天雪地的严寒,又有亚热带内陆山地气候的温湿。雪豹、大熊猫和邻居们会如何过冬呢?  相似文献   
19.
雪豹栖息地选择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2005年7月,对新疆天山东部、北塔山、阿勒泰山和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的雪豹活动痕迹进行调查,分析其栖息地选择.通过对171个痕迹标记样方和123个对照样方的分析,用卡方适合度检验和二项式检验分析雪豹栖息地选择差异;用主分量分析确定其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雪豹对海拔、地形、植被类型、放牧状况及生境平坦度几项生境特征均有选择性,尤其对海拔、地形、植被类型和生境平坦度选择性明显;②众多生境特征中,生境平坦度和植被类型是雪豹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地形次之;③在生境平坦度中,雪豹避开地表平坦的区域而在较崎岖的区域活动;就植被类型而言,雪豹避开荒漠、草甸、草原和森林,而在灌丛中活动;此外,雪豹还倾向于在谷底而不是山坡活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对雪豹(Panthera uncia)所处高海拔生态系统侵入不断增加,对雪豹生存已造成威胁。准确掌握雪豹生境选择偏好与食源结构特征,可以完善雪豹基础研究,提高雪豹保护管理效率。因此于2019年7月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内雪豹集中分布区域进行野外调查,研究雪豹对各生境因子的选择偏好情况;分析粪便组成,明确雪豹食源结构。结果显示:雪豹偏好于海拔3500—4500 m、坡度31°—45°且地形较为崎岖的无家畜活动区域,在坡位的选择上,雪豹偏好于山脊与上坡位,避开中、下坡位与山谷。在植被类型选择上,雪豹偏好草甸与高山流石滩,同时也会选择稀疏且基径较小的灌丛。雪豹倾向于选择草本植物稀疏,低矮的区域。雪豹动物性食源以岩羊(59.26%)为主,家畜(25.93%)与啮齿目(22.22%)次之,鸟类(7.41%)占比最少。植物性食源以禾本科(59.26%)、苔藓植物(44.44%)与莎草科(33.33%)为主,灌木及其他植物占比较少。本文丰富了雪豹的基础研究内容,为卧龙及其他保护区雪豹保护管理工作中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