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8篇
  27篇
综合类   289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在农业增产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下,为回答农业生产集聚与环境效率之间是否相矛盾的问题.将粮食主产区的设立视为一次部分省份提高农业生产集聚程度的准自然实验,以粮食主产区作为实验组,非主产区作为对照组,构建PSM?DID模型,考察农业生产集聚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并对具体的影响路径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相较非主产区,粮食主产区的设...  相似文献   
62.
在分析农业产业集聚和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业绿色发展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测算我国2003—2019年的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并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重点分析农业产业集聚和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经历先升后降的过程,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地区间的同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3.
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和Geoda1.0.6软件,分析各市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集聚效应。研究表明: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布较为均衡,除亳州外都处于拮抗阶段;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较不均衡,皖北和江淮地区主要属于轻度失调衰退类,皖南地区主要属于濒临失调衰退类;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其中H—H集聚现象主要分布在皖南地区,L—L集聚现象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  相似文献   
64.
为探究农业产业集聚对碳效率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基于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将农业碳排放纳入到农业经济核算体系之中,利用1997—2014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省域农业碳效率进行考察,并借助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农业碳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及其与农业产业集聚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碳效率稳步增长,但受"梯度"发展模式的影响,农业碳效率具有以东部为高值"极核"区和以西部为低值"外围"区的分布结构特征。同时,区域内省份间农业碳效率的依赖性明显。而对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效率关系初探后,发现二者之间整体上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特征,即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农业碳效率呈现出先得到改善后不断恶化的变化趋势。同时,处于不同集聚度下的群组情况各异,其中农业高集聚度区(中西部农业主产区)的农业碳效率随农业产业集聚度提高表现出"先升后降"的曲线特征,而在农业低集聚度区(东部经济发达区),农业产业集聚提高对农业碳效率的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5.
为提升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实现区域的绿色发展,本研究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金融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并构建PVAR模型,采用GMM的方法进行了估计,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了东中西部金融集聚对生态效率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对区域生态效率都有一个稳定持续的正向影响,脉冲响应呈现出东部地区冲击效应大、持续时间长、下降速度快的特征,而中西部的响应并不明显;方差分解表明金融集聚贡献稳定增加,呈现出中部贡献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小的格局,而产业结构则呈现出西部贡献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的格局。基于此,一方面改善金融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加强金融人才的引进,引导新兴产业和生态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要积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全国产业分工格局。  相似文献   
66.
欠发达地区所集聚的产业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通过对苏北杨木加工业集聚低水平发展影响机制的研究,揭示了导致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低水平锁定的经济—文化抑制循环。在这种抑制循环机制作用下,苏北杨木加工产业集聚始终呈现低水平均衡。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应建立经济—文化解抑机制,通过经济与文化联动打破抑制产业集聚发展的作用循环,实现产业集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7.
<正>本刊讯经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批准立项,生物农药高效制备技术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日前正式落户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实验室成立后,将集聚一批生物农药研发领域的专家,组建浙江省"生物农药"产业联盟,瞄准生物农药的前沿和热点,研发高效、绿色、安全的生物农药新产品。  相似文献   
68.
中国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是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而展开的.这种基于小城镇发展的城镇化道路须有明确的产业定位,围绕主导产业发挥地方产业集群效应,同时强化政府"服务"功能.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应着力发展民营经济,立足于培育一批本地企业,培养一批农民企业家.同时,充分挖掘和利用自有资源,培养当地农民的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69.
基于2012—2021年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食用菌相关统计数据,采用改良区位熵值法探究各地区食用菌产业集聚度及集聚变动趋势,并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进一步对集聚度进行了空间差异化分析,以期为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并使之成为未来农业发展新增长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基于时序视角下,食用菌产业集聚变动趋势差异较大,东北地区的食用菌产业集聚水平始终最高,而河南、福建、黑龙江、吉林和江西是我国食用菌产业优势区域;基于空间视角下,食用菌产业集群呈现从东部地区开始向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扩展的转移态势。2)食用菌产业集聚整体上呈下降趋势,食用菌产业集聚空间自相关和集聚特征处于不断弱化的过程,集聚热点区域的总体格局保持稳定,总体呈现“东热”的空间格局,吉林、福建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热点区域。我国省际食用菌产业集聚变动趋势差异较大,空间差异化显著,应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加强结构性改革,积极创建优势特色食用菌产业集群,以促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0.
《中国农资》2009,(4):50-52
3月27日,为期两天的"第四届张家口农资科技信息交流暨商品展示交易会"顺利落下帷幕,与往年不同,由于该市道路改造,原本位于市区的佳禾农资市场搬迁到了位于张家口郊区的市西山产业集聚区(万全县上堡寺村),虽然因为交通原因来的农民相对少一些,但今年参会的经销商比往届都要多,为此,本刊记者特对与会的主办方、参会人员等进行了采访,以了解该市农资交易会成功举办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