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8篇
  27篇
综合类   289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51.
152.
介绍了许昌花卉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花卉旅游产业集聚中存在集群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支撑产业发展程度低、需求条件不够等问题,并从发挥政府效用加强产业集聚建设、推动相关支撑性行业发展、引导需求、重视高级生产要素4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3.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文章使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12个子行业2009—2017年的TFP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是推动TFP增长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对影响因素研究的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水平、企业规模、外商投资能够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54.
本文分析了广东省近几年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状况以及其国际竞争力,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农业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效应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因此,了解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状况及其演变规律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克鲁格曼指数和区位熵指数考察了1978-2012年间中国29个省(市、区)20种农作物的区域分工、专业化水平及演变规律,并结合全局和局部Moran’s I指数分析了中国省域农作物的空间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从专业分工角度来看,中国农业种植结构差异性逐渐增强,各地区农作物的专业化水平随时间不断变化,同时各作物种植优势地区存在不同程度地转移;从集聚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绝大多数农作物都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在时空与地理两种不同的关联路径下,农作物空间关联性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前者能反映出作物空间关联性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6.
以期优化“三生”协调的村域尺度国土空间格局,为各类村庄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空间支撑。运用5 m×5 m格网法对各类村庄分别进行“三生”功能适宜性评价,并基于村庄定位目标差异化设定主导功能区划定原则,依据高适宜及优先递减原则构建二维空间权重矩阵,实现各类村庄“三生”功能分区划定。结果表明:现状适宜程度较高的“三生”功能排序为城郊融合类村庄农业生产>生活>非农生产>生态,而集聚提升类村庄为农业生产>生态>生活>非农生产。未来城郊融合类村庄优先递减原则设置为生活—非农生产—农业生产—生态,集聚提升类村庄设定为农业生产—生活—非农生产—生态。城郊融合类村庄A农业生产与生活主导区面积占比最大,生态主导区零星分散,非农生产主导区分布集聚但占比最小,明显高于集聚提升类村庄;集聚提升类村庄B农业生产主导区面积最大,其次为生态主导区、生活主导区,非农生产主导区。基于“三生”功能适宜性评价与功能主导区划定原则,分类施策科学指引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及生态空间布局,引导形成突出特色的“三生”协调空间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7.
对中国兔源十二指肠贾第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不同地区、年龄、品种、经济用途和饲养地点的兔源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感染情况,阐明了不同地区兔源十二指肠贾第虫的基因型分布情况,以更好地了解十二指肠贾第虫在家兔中的流行情况。兔源十二指肠贾第虫集聚体B具有广泛的宿主适应性特征,其宿主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值得深入研究,也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8.
引入区位商、集中系数以及Moran's Ⅰ指数,从全国和省域两个尺度考察和分析了我国茶产业在时序上和区位上的变动情况、茶产业的集聚特征与发展阶段特征。结果表明:我国茶产区地理集聚特征显著,集聚区内呈现空间正相关性,表现出高值集聚集聚水平在时序上总体较稳定,只有极少数产茶省集聚程度提高迅速或明显下降。省域产茶区之间集聚水平差异明显,集聚水平相对较高的福建、浙江、云南等省份的集聚水平在3以上,而相对较低的西藏、海南、甘肃的集聚水平在0.2以下。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推测茶产业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后期阶段。建议适度给予集聚水平高的地区一些政策性倾斜,以此带动集聚效应,发挥规模经济作用,推进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9.
基于2001~2015年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及4类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运用重心移动法、空间基尼系数法和莫兰指数法,并借助Arc GIS、Geo Da软件对我国农作物地理集聚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作物重心在2007年出现明显拐点,在此之前重心一直向北偏西移动,2007年以后开始逐年向西南方向移动,主要在河南境内移动,同时,集聚程度逐年增大;粮食油料也分别在2006年、2007年出现拐点,但总体趋势还是偏向西南,而其余两种农作物重心都快速向西南移动;4类农作物基尼系数均大于0.4,说明都存在集聚现象,并且具体阐述了4类主要农作物的集聚趋势。  相似文献   
160.
从城市层面出发,以城市创新活动参与主体角度构建集聚效应指标体系,建立双对数函数集聚效应模型研究城市创新集聚效应。通过测算2003年—2015年南京创新要素集聚度指数,对南京市创新集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研发人员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集聚对南京创新集聚效应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则具有显著的反向作用。针对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