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83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7篇
  122篇
综合类   323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64篇
园艺   137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3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分等因素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曹斌  王珊 《南方农机》2017,(12):64-65
耕地自身存在的限制因素是阻碍耕地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是土地整治设计的基础,对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意义重大。文章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运用"自然等指数—主导因素"理论模型计算出耕地质量的限制性主导因素并测算其提等潜力,然后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当前科技水平测算出理论目标等别和可实现目标等别。研究结果表明,榆林市耕地国家自然等可提升至12.5等,提升潜力约1.3等。  相似文献   
62.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通过对陕北地区矮化(自根砧M9-T337)富士一年生长量及其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收集长时间序列气象资料,根据彭曼公式计算得出山地苹果幼树的潜在腾发量ETc与当年降水量进行对比,进而得出试验区第2年生幼树的需水规律。结果表明:在2017年的降水量条件下,试验区内降水量总和大于幼树需水量之和,但是在7月之前存在阶段性缺水问题;进一步分析得出,不管在湿润年、一般年、一般干旱年和特干旱年降水量条件下,由于陕北地区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匀性,虽然年内降水量足够满足果树生长所需水量,但在7月之前存在较为严重的水量亏缺,特干旱年甚至在10月之前都存在着水量亏缺,需要在果树萌芽前(3月)、枝条旺长期(4月)、花芽分化期(5,6月)以及开花期(7月)进行人为补充灌溉4~5次,根据前期降水量以及当前土壤含水量来确定灌水定额,灌水量范围选取果园田间持水量的60%~80%为标准。  相似文献   
63.
陕北绥德韮园沟土壤侵蚀情况及水土保持办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韮园沟是无定河的一条小支流,全长18公里,沟口离绥德城约8公里。无定河下游黄土侵蚀情况严重,可代表黄土丘陵区的土壤侵蚀方式。我们在27平方公里的实测面积里进行了重点工作,研究土壤侵蚀规律,并划分了土地类型,供改造黄土参导。这一项工作是综合农、林、牧、水利以及地形植物工作者一同进行的,下面是土壤方面的报道。一.黄土的性质及分布本来的黄土区,自风积黄土堆积以后,曾建立过良好的植物社会,曾形成草  相似文献   
64.
陕北黄土丘陵区新农村植被建设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农村植被建设的健康发展,对该区新农村植被建设进行了调查,发现新农村植被建设过程中存在着3个主要问题.(1)喜欢选择常绿树种,且多以松类、柏类为主,影响了当地以苹果、梨为主的果业发展.(2)模仿城市绿化,热衷于修建广场和草坪,导致田园风光、传统文化等乡村特色消失.(3)树种、草种比较单一,多为外来树种,不能反映区域特色,且树种、草种间搭配不够合理,存在着相克现象.建议新农村植被建设以乡土树种为主,合理搭配树种.突出田园风光和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65.
陕北粮食生产潜力及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光温生产潜力计算的基础上,经过降水、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等自然因素的订正,分析了陕北的土地生产潜力和粮食生产潜力。通过对陕北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析,采用产潜比增长速度法预测了2010年和2020年的粮食产量,并据此计算2010年和2020年的潜在人口最大承载量,提出了陕北建立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陕北黄土区退耕还林(草)地土壤质量差异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该研究沿370~470 mm的降水梯度,选取了陕西省吴起县境内的王洼子(370~395 mm)、大吉沟(440~445 mm)和白豹(460~470 mm)3个降水梯度区作为研究区,并结合土壤质量指数法,定量评价降水梯度区广泛栽植的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沙棘林(Hippophae rhamnoides)和草地的土壤物理结构、持水性、盐碱度、碳汇指标以及速效养分指标方面的综合得分,明确植被恢复后土壤质量随降水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降水量、植被类型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指标影响显著(P<0.05)。2)在460~470 mm降水量区,刺槐林对土壤质量改良效果最好,其土壤质量综合指数为0.829,其次为沙棘林(0.808),二者土壤质量均达到肥沃水平,且差异不显著,草地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最低为0.679,土壤质量为较肥沃水平;在440~445 mm降水量区,刺槐林、沙棘林和草地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0.672、0.764和0.527,其中刺槐林和沙棘林下土壤质量达到较肥沃水平,草地土壤质量等级为中等水平;在370~395 mm降水量区,3种植被类型土壤质量综合指数由大到小表现为沙棘林(0.792)>刺槐林(0.433)>草地(0.270),沙棘林土壤质量等级最高为较肥沃水平,其次为刺槐林和草地,二者土壤质量分别为中等水平和贫瘠水平。3)在370~470 mm降水梯度内,3种植被类型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均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降低,其中沙棘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变异系数较低为2.34%,刺槐林和草地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变异系数较高,分别为25.27%和34.34%。该研究结果可为陕北黄土区不同降水梯度下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等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7.
陕西省渭北、陕北粮食生产态势与定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该文提出了确定区域粮食产量发展目标的“生产单元长时段产量动态分析法”,并根据黄土主原国家试验示范区粮食产量长期动态资料,提出渭北粮食近期8亿kg增产潜力。旱作粮食单产指标达到4050kg/hm^2,其中小麦为3750kg/hm^2,玉米为6750kg/hm^2,并指出实现指标的3项指标。  相似文献   
68.
陕北枣林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及其害虫生态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枣林研究区域内,以土壤动物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取样、定点动态观测与室内鉴定分类的研究方法,选取了延安万花山、延川县、清涧县、佳县枣林4个样点7个样地,于2007年3月、6月、9月、11月,对土壤动物功能类群进行了初步研究。陕北枣林土壤动物可划分为植食性、捕食性、腐食性、枯食性、菌食性土壤、杂食性土壤动物6个功能类群,基于土壤动物功能类群与枣林病虫害生态调控的内在关系,建构陕北枣林害虫生态调控体系,为深入探讨土壤动物与枣林害虫生态调控的关系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坝系相对稳定理论是确定坝地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根据典型小流域坝系调查及科研成果推算,陕北丘陵沟壑区坝地发展空间为17.40万~21.75万hm2,扣除现有淤地坝可淤地面积,尚余有发展空间10.20万~14.55万hm2。在编制坝地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陕北坝地现状、径流泥沙削减趋势以及坝地从建设到安全运用的时间等问题,同时对现有淤地坝的除险加固配套是在短期内扩大坝地利用面积的有效途径。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农林牧全面发展方面考虑,陕北的基本农田建设仍应走水、梯、坝综合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70.
发挥淤地坝系功能支撑乡村振兴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淤地坝是流域综合治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既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地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基础工程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新时代淤地坝建设应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优化布局,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技术标准,强化淤地坝系改善生态、防洪保安、蓄水用水、融合产业四大功能。针对陕西省淤地坝建设存在的有坝无系、管护不到位、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新时代淤地坝系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