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林业   52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46篇
  35篇
综合类   760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2084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通过抗体监测及时掌握动物疫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检测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完善免疫程序,提高畜禽对疫病的抵抗力,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更有效防制各种传染病提供有力的保证。为及时掌握禽流感免疫效果,提高群体保护能力,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血凝、血凝抑制试验被广泛地应用于检测各种家禽的禽流感抗体。笔者在检测过程中,  相似文献   
82.
《中国兽医学报》2016,(7):1109-1114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血凝素蛋白(H)作为ELISA包被抗原,建立了PPR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所建立方法的相关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显示:抗原的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20mg/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80;酶标二抗的最佳浓度为1∶20 000;抗原抗体反应时间和酶标二抗孵育时间均为45min。批内及批间重复试验结果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检测羊口疮、羊痘、蓝舌病和山羊支原体血清结果均为阴性,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临床血清样品80份,并与国外c-ELISA试剂盒比较,符合率为93.75%。因此,本方法可以用于小反刍兽疫的临床血清抗体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3.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在疫病防控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较多。针对试验中缓冲液、红细胞、抗原、样品、温度和时间、试验器材和耗材、结果判定等因素对试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4.
运用相关性和变异性分析方法对阜新地区山杏丰产优株进行选择,确定雌蕊发育程度、嫩枝长度、叶形指数、果体、果重作为山杏优良单株间接选择的主要数量性状指标,以1/2000的入选率,每平方米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产核量为指标,对初选28株山杏连续3年的丰产、稳产性的直接筛选,认为LMK037、LMK038(S)、LMK040、LMK049、LMK054、LMK055、LMK057、LMK058、LMK072、LMK073、LMK074、LMK075和LMK076等13株达到了决选标准,中选优株平均产核量296.53g,平均出核率26.21%,平均出仁率29.18%,平均单仁重0.362g,分别是对照的366.22%、95.66%、118.62%和116.40%。  相似文献   
85.
血凝抑制试验可用于测定免疫抗体效价、辅助诊断病毒性疾病等方面,在基层工作中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最常用于新城疫、禽流感等免疫抗体的检测。尽管此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实用,但在实践中也常常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使试验结果不精确,有时甚至无法判定结果。下面笔者就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方法总结如下,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6.
植物体细胞胚培养影响因素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体细胞胚发生是实现快速繁殖和制作人工种子的重要途径.体细胞胚发生可通过直接途径或间接途径实现.近年来,大量研究实例中报道了间接途径体细胞胚培养中各阶段的多项进展.本文总结了体细胞胚培养各阶段的新进展,包括胚性愈伤诱导和增殖阶段外植体选择、激素和其它添加物的影响,胚诱导阶段激素和光照条件的影响,胚发育、成熟阶段激素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为植物体细胞胚培养中优化培养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费强 《山东家禽》2012,(9):42-43
禽流感(AI)是由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或呼吸器官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致死率可达100%。临床上常见咳嗽、哕音、打喷嚏、伸颈张口、鼻窦肿胀、绿色粪便、产蛋鸡伴有产蛋率下降等。鸡只接种禽流感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特异性抗体,借助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ELISA),可对血清中禽流感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有效评估鸡群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88.
苏州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禽流感,尤其高致病性禽流感对养禽业的危害十分严重。禽类在紧急免疫后的抗体水平直接关系疫情的控制、养禽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健康。因此我们用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抗体水平进行监测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89.
采用Nit硝酸还原酶缺陷型突变体技术,共得到棉花黄萎病菌Nit突变体301个,其中A型155个,B型97个,C型29个。共检测到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11株,除以前报道的6株外,发现了5个新菌株。针刺接种后,在棉株上均引起典型的落叶型症状。通过聚丙烯酰受凝胶电泳比较落叶型和非落叶型的8个代表菌株的蛋白质电泳图谱的差异,发现在浓度为7.5%的凝胶中,落叶型菌株有两条特异性的蛋白,其迁移率分别为Rf5=0.135,Rf9=0.405。用非落叶型菌株DF4、落叶型菌株SY12菌体的可溶性蛋白制备获得两个抗血清。用间接ELISA法检测,即能区分棉花黄萎病菌的立枯、枯萎、炭疽病菌,落叶型和非落叶型黄萎病菌均呈阳性反应,但落叶型黄萎病菌的OD值高于非落叶型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90.
为了有助于全面了解和评价番木瓜完整植株对番木瓜环斑病毒(PRV)的抗、感病性机制,建立单细胞侵染模型是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首次建立了PRV-番木瓜原生质体实验体系;建立了检测 PRV的间接Dot-ELISA和检测PRV-RNA的 cDNA分子探针的方法和技术,并利用这2个检测技术对PRV在番木瓜原生质体中的行为动态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