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1篇
综合类   4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体外培养伊氏锥虫变异抗原型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云南株伊氏锥虫克隆体外培养,培养后于第18-60d之间,每间隔一周通过免疫抑制鼠(CY鼠)克隆,建立了7个克隆群体,并将其分别与7种克隆特异性抗血清进行免疫溶解和中和试验。  相似文献   
72.
四种抗锥虫药对七个伊氏锥虫地理株杀虫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3.
锥虫病是由各种病原性锥虫侵袭人和家畜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原虫病,也是医学界和兽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外学者在人畜锥虫病的免疫学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并在抗锥虫表膜变异糖蛋  相似文献   
74.
75.
将广西骡株伊氏锥虫通过生物增殖,DEAE纯化,反复冻融,10000r/min离心30分钟,得到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SAg),在10℃,1500V,30mA,25W的条件下进行超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结果出现18条蛋白带。各自的等电点为4.62、4.82、4.96、5.03、5.10、5.13、5.22、5.32、5.44、5.51、5.65、5.72、5.96、6.0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甘肃省陇南地区黄牛血液中似伊氏锥虫病原体形态学鉴定。生物学试验。免疫学检测及对病牛的治疗试验证实。该地区部分县黄牛流行的以消瘦,盆血,黄疸或脱尾,干耳及四肢关节肿胀为特征的所谓“脱尾疳”的病原是泰勒锥虫(Trypanosoma theileri)。对病牛分别用喹嘧胺,萘磺苯酰脲治疗,疗效均为60%。2种药物联合应用。疗效达100%。  相似文献   
77.
应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水牛伊氏锥虫IgG抗体,并与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了比较。检测160份伊氏锥虫疫区水牛血清160份,Dot—ELISA和IHA的阳性率分别为55.63%和53.75%;其中42份虫检阳性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2.86%,两种试验的一致率为95.63%。两种试验的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8842)。10份非疫区健康水牛血清两种试验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78.
用改良Baltz无细胞培养系统在27℃和41℃培养伊氏锥虫,27℃培养取得成功,41℃培养失败。27℃培养已持续10个月,培养的伊氏锥虫仍保持其在哺乳动物宿主内的主要形态特征,对小鼠的感染力和致病力,消耗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的最终产物为丙酮酸;其群体增倍时间约为24h,DEAE-纤维素分离的回收率仅50%左右,显著长于和低于37℃培养物。文内还讨论了27℃培养伊氏锥虫的用途和意义。  相似文献   
79.
80.
家畜伊氏锥虫灭活苗制备及免疫研究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种佐剂制备的伊氏锥虫灭活苗,通过小鼠免疫筛选试验,发现Ⅳ号佐剂苗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ES抗原在免疫保护中起重要作用。用Ⅳ号佐剂制备的湖北、江苏、广西株伊氏锥虫灭活苗,通过小鼠和家兔2次免疫,对同株虫体的攻击小鼠分别获得20/20、12/12和20/20的保护,并耐受第2、第3次攻击,免疫期长达3-5个月以上。家兔获得7/8保护,体重明显增加,中和凝集抗体效价1:10-80倍。对照小鼠、家兔全部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