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54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18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225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The effects of applying N(urea, 46% N), P(phosphate, 12% P2O5) and K(potassium sulphate, 54% K2O) fertilizers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biomass yield of 8-month-old Archidendron clypearia seedlings were examined by L9 orthogonal array with 3 replicates in the nursery of Zengcheng Forest Farm of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he test seedlings were potted with the subsoil of total N 0.0484%, total P 0.1518% and total K 1.2629%, and fertilized at the 2nd and 6th months with the application rates of 0, 10 and 20 mg of N, 0, 20 and 50 mg of P and 0, 10 and 20 mg of K per seedl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ameter at ground level(DGL), the height and the oven-dried weight biomass of 8-month-old seedling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t P=0.05.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dose of 20 mg N, 20 mg P and 0 mg K per seedling resulted in the best seedling growth and biomass yield. N fertilizer wa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the growth of DGL and height of A. clypearia seedlings. P fertilizer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both DGL and height, while K fertilizer only affected DGL significantly. Analysis of the leaf and root stoichiometry suggested that N may be the most single limiting nutrient, A. clypearia seedlings used N more efficiently than they used P.  相似文献   
142.
黔灵山公园野放猕猴伤人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阳市黔灵山公园有野放猕猴420余只,游客给猕猴投食或猕猴向游客索要食物常造成人猴j中突.笔者对2009年黔灵山公园全年猕猴伤人事件进行了观察,记录伤者年龄、性别、受伤时间和部位.用事件取样法对游客投食给猕猴的左右侧偏向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猕猴伤人数量与游客量不存在相关性,但与月平均温度存在显著性相关.受伤部位左右侧偏向性,腿部没有显著性差异,手部则具极显著性差异.伤者性别差异显著.不同年龄人群受伤差异显著,以1 ~30岁年龄组差异最为显著.退休人群与非退休人群受到攻击的次数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3.
兰坪县是黑白仰鼻猴重要的栖息地之一。作者通过对兰坪县黑白仰鼻猴主要分布区啦井镇和兔峨乡的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牲畜数量、收入变化和劳动力从业等情况,分析该区社会经济变迁对黑白仰鼻猴栖息地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①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以农业作为基本生活来源的生产方式,啦井镇和兔峨乡的牧场和耕地的面积逐渐增大,加之近代工业的逐渐兴起,使黑白仰鼻猴的生存环境被不断的吞噬;②兔峨乡的牧场、工业发展较快,对黑白仰鼻猴栖息地产生重要影响,导致黑白仰鼻猴最南部的龙马山种群面临灭绝。研究认为,加快生产方式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让区内人民拥有更多的谋生手段,对减轻黑白仰鼻猴生境破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4.
1 病因 造成实验猴中暑的主要原因:(1)室外温度在40℃以上.(2)猴舍内通风不良,温度大,闷热.  相似文献   
145.
伯特绦虫可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单纯常规粪检手段难以确定感染,本研究通过对笼养的北平顶猴进行常规粪检,并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及基因序列比对,建立了司氏伯特绦虫的鉴定方法。利用吸绦灭注射液对感染伯特绦虫的北平顶猴进行驱虫,效果明显。本试验建立了伯特绦虫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并感染北平顶猴进行药物驱虫效果研究,为实验动物伯特绦虫的鉴定和驱虫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6.
金线一号株型整齐,生长势中庸,早熟性突出,产量高,品质好。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7.
经过预试验及组方优化探索出猴麻醉剂的基本组方后,本试验以小白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按序贯法测定猴专用麻醉剂的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经试验,该复方制剂ED50为21.70 mg/kg,LD50为99.55 mg/kg,由此可得出该组方的安全系数为4.58,说明该组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8.
不同年龄恒河猴消化系统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30只实验用恒河猴分为3组:幼年组(2≤年龄<4)、成年组(4≤年龄<14)和老年组(年龄≥14),每组10只。麻醉放血处死后,采样固定,制作切片,分别用常规HE染色,Gordon-Sweets改良法,VanGieson法,PAS法和阿利新蓝PAS法,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AgNORs)染色等多种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恒河猴消化系统之间存在结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管固有层间质增多、结缔组织增加,壁内消化腺减少,且变性坏死,淋巴组织增生增加。恒河猴肝脏自发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149.
松鼠猴病毒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鼠猴(Saimiri sciureus)属灵长目卷尾猴科,产于哥伦比亚和巴拉圭。体形纤细,体长22~36cm,尾长25~40cm,体重500~1100g。毛短、厚、柔软,体色鲜艳多彩,口缘和鼻吻部为黑色,眼圈、耳缘、鼻梁、脸颊、喉部和颈两侧为白色,头顶为灰色到黑色。背部、前肢、手和脚为红色或黄色,腹部浅灰色。眼大,眼距很短,耳大。尾无缠绕性。  相似文献   
150.
马勋 《花木盆景》2006,(6):25-25
猴面花(Mimulus luteus)又名锦花沟酸浆,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年生栽培,株高30cm,茎粗壮、四棱、中空、伏地处节间生根。叶对生、广卵形,叶缘有锯龄,下部叶具柄,上部叶无柄。总装花序,花冠圆柱状,二唇,上唇二裂,下唇三裂,花心有彩斑,整个花朵宛如孙悟空的脸谱,故名“猴面花”。花色丰富,常见栽培有金黄、淡黄、粉红、大红和玫红等。花期5-8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