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415篇
农学   366篇
基础科学   243篇
  273篇
综合类   3346篇
农作物   137篇
水产渔业   152篇
畜牧兽医   1467篇
园艺   933篇
植物保护   29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514篇
  2012年   645篇
  2011年   742篇
  2010年   646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676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吉林花猪的品种特征及生产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花猪是吉林市农科院与协作单位于1978年育成的新品种。育种群共有成年种猪1 449头,其中公猪211头,母猪1 234头。该品种的中心产区是吉林市郊区各乡(镇)及永吉、蛟河、舒兰、磐石、桦甸等县。产区地处温带,年平均气温3~5℃,无霜期136 d。农作物以玉米、水稻、大豆、高粱为主。地形多为半山区,饲料资源比较丰富。在育种工作完成后的10余年间,陆续在省内延边、通化、白城、长春地区及辽宁省沈阳市郊区和辽阳地区推广。吉林花猪1990年总数量已达到10万头,但2010年时总数量仅有数百头。现将吉林花猪的品种特征及当年的主要生产性能介  相似文献   
992.
黄河三角洲地区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6个气象站1961~2011年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利用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1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极端气温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极端气温冷、暖指数的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全区高温及暖日指数变化趋势不显著,暖夜日数呈显著的增加趋势,而冷指数则表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其中冷夜日数的下降趋势最显著;高温及暖日日数突变点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暖夜日数的突变点发生在2005年;低温、冷日及冷夜日数等冷指数的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95、1983和1987年;60年代的降温主要表现为暖指数的变化,而90年代以来的变暖主要反映在冷指数的变化中;高温及暖日日数与平均气温之间无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暖夜指数及低温日数等冷指数与平均气温分别呈明显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高温和暖日指数空间分布不规律,特别是暖日指数全区表现出不一致的变化方向;其他各指数均表现出全区一致的变化方向,但变化倾向率的大小存在一定差异,变化率较大的多分布于研究区域的东北部,较小的地区则多分布于西部与西南部。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开鲁县1961—2017年的气温资料,分析近57年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开鲁县年以及季节的平均温度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35℃/10 a,其中春季增温幅度最大,气候倾向率为0.43℃/10 a;利用M-K突变检验得到开鲁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993年发生突变,突变前1961—1993年平均气温为6.2℃,突变后年平均气温为7.3℃,突变后比突变前气温上升了1.1℃;同时使用Matlab进行小波周期分析得到,年平均温度存在明显的5年、11年、22年以及27年多个时间尺度的震荡周期,小波方差图上表现存在3个主周期,依次对应着28年、22年以及11年的时间尺度。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大气温度升高对枣果实色素含量的影响,以4年生灵武长枣和骏枣为材料,采用开顶气室模拟增温的方法,设置自然大气温度(对照)和升高大气温度2个水平,测定不同时期枣果实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以揭示气温升高对枣果实着色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大气温度升高处理会显著提高灵武长枣和骏枣果实叶绿素、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但对其在整个发育期的变化趋势无影响,大气温度升高增大了枣果实在膨大期至转色期的叶绿素和类黄酮含量的下降幅度以及转色期至成熟期的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上升幅度。说明大气温度升高可有效改善果面色泽,有利于枣果实的着色。  相似文献   
995.
刘溢 《河南农业》2019,(7):10-10
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为42.6℃,出现在1972年6月1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6.3℃,出现在1991年12月29日,年平均日照时数2013h,年平均降水量750mm,全年无霜期233d。本文利用镇平县气象观测站和各乡镇区域气象站数据,研究不同气候条件对烟叶种植的影响,旨在为科学优化种植结构,促进镇平县烟叶质量和精准脱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迭部县位于甘肃西南部,境内山大沟深,年平均气温6.7℃,年均降水量630 mm,蒸发量1 663.5mm,无霜期147天。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粮食生产的根本。迭部县耕地地力总体不高,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差,如何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加保灌面积,提高土壤肥力,建设一定面积的高标准农田是当前各级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97.
针对T639、欧洲中心细网格模式以及美国NCEP三家数值预报中2 m气温进行了检验,利用统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定量的结论,为石岛地区3~5月最高气温的预报提供预报指标和方法,得出在不同的月份中各家数值预报的优劣性,对业务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8团位于阿尔泰山南、准噶尔盆地北,冬季严寒,春旱多风,冬长夏短,无霜期平均在120天左右,最短时只有74天,年平均气温3.6~3.9℃,年降水量87~188.6 mm,砂质盐碱地,水稻生产条件比较恶劣。20年前采取直播方式种植水稻,亩产量仅为200~300 kg,由于效益不佳被迫中断。2018年,笔者在援疆期间通过高寒盐碱地水稻栽培模式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新的种植模式该模式的实施有效促进当地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当地职工种植水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99.
为探明气候变暖背景下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生育期气候资源动态变化规律,选取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生育期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Mann-Kendall非参数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和显著性分析方法,对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生育期气候资源动态变化及其突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全生育期降水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相对湿度呈显著减小趋势,分别变化6.377 mm/10 a和1.583%/10 a,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积温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均呈不显著减小趋势,主要表现在同期棉花播种-出苗期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和积温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最低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出苗-现蕾期气温日较差呈极显著增加趋势,积温和降水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现蕾-开花期最高气温和降水量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积温、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均呈极显著减少趋势,平均气温呈显著降低趋势;开花-吐絮期降水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气温日较差呈极显著减小趋势,相对湿度呈显著减小趋势;吐絮-停止生长期最高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其他时段各气候要素变化均不明显。1990—2020年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出苗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积温和日照时数分别在2014、1998、2012、1997和1998、2005年出现突变,出苗-现蕾期日照时数在2008年出现突变,现蕾-开花期最高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积温分别在2001、2001、2007和2003、2010年出现突变,开花-吐絮期、吐絮-停止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各气候要素均未发生显著突变。棉农应结合垦区棉花生育期气候资源量值及其动态变化规律适时调整田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对2018年大连市旅顺口区气候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旅顺口区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日照时数偏少。全区平均气温11.6℃,较常年高0.6℃,夏季气温偏高显著。全区降水量700.5 mm,较常年(561.6 mm)多138.9 mm;其中春季降水基本持平,夏季降水偏多,秋季降水偏少,6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阶段性干旱。全区日照时数2 460.1 h,较常年偏少。年内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1月寒潮来袭,出现持续低温;7月下旬持续高温连续刷新极值;8月20日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全区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9月频现阵雨雷阵雨;入冬前后出现2次大雪。总体上,2018年旅顺口区气候条件极端性明显,干旱、暴雨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城市运行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