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9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491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25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大田栽培作物玉米、棉花、红薯和花生,用喷雾器喷施不同浓度杀菌剂氟啶胺,24 h后测定四种作物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结果表明:2 000至3 000倍氟啶胺对花生、3 000倍氟啶胺对红薯和棉花是安全的,而氟啶胺对玉米则几乎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72.
烯啶虫胺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烯啶虫胺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研究了烯啶虫胺在田间柑橘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样品分别采用乙腈和甲醇提取,U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1~5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烯啶虫胺的仪器 响应值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该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11 g, 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5 mg/kg。当添加水平为0.05~2 mg/kg时,回收率在70.8%~104.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7%~12.3%之间。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在柑橘和土壤中消解的半衰期分别为3.4~10.7 d和1.8~5.4 d,表明烯啶虫胺属于易降解农药(t1/2<30 d)。  相似文献   
73.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建立了香蕉和葡萄中苯锈啶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振荡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分散固相萃取净化,ESI(+)电离方式,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选择m/z 274.3→147.1为定量离子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香蕉和葡萄基质中苯锈啶的平均回收率在94.1%~11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6%~8.8%之间,方法定量限(LOQ)为0.01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苯锈啶主要登记作物中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74.
[目的]采用HPLC法对一种嘧啶胺类新农药进行分离测定研究。[方法]对HPLC的最佳检测波长、流动相进行筛选,并对2-甲硫基-4-氨基-5-嘧啶甲醛和2-甲硫基-4-氨基-5-嘧啶甲醇的进行线性关系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样品进行测定并检测其精确度。[结果]试验确定最佳紫外吸收波长为251 nm,以此为检测波长,采用反相ODS-C18色谱柱,确定以甲醇∶水=70∶30(V/V,%)为流动相;检测出2-甲硫基-4-氨基-5-嘧啶甲醛和2-甲硫基-4-氨基-5-嘧啶甲醇样品线性范围为0.001~0.100 mg/ml;得到2-甲硫基-4-氨基-5-嘧啶甲醛的RSD为0.67%,2-甲硫基-4-氨基-5-嘧啶甲醇的RSD为0.85%。[结论]该方法可同时分离测定嘧啶胺类新农药2-甲硫基-4-氨基-5-嘧啶甲醛及其中间体2-甲硫基-4-氨基-5-嘧啶甲醇,且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75.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氟啶胺残留的方法;并以300 W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有机质及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氟啶胺光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啶胺的添加回收率在78.5% ~ 82.6%之间,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DBS)和腐植酸(HA)对氟啶胺在土壤中的光解有促进作用;DDBS浓度为320 mg/kg时,氟啶胺的光解半衰期为1.51 d;HA浓度为10 mg/kg时,氟啶胺的光解半衰期为1.65 d.  相似文献   
76.
山西省灰霉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啶酰菌胺是一种较新的用于防治灰霉菌的杀菌剂,国内鲜有灰霉菌对该杀菌剂的抗性报道。为了明确山西省灰霉菌对啶酰菌胺敏感性情况,通过菌落直径法测定了山西省8个地区139株灰霉菌对该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所采菌株中137株为相对敏感菌株,2株表现为低抗,敏感菌株占98%以上,说明山西省灰霉菌对啶酰菌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啶酰菌胺具有中度抗性风险,且灰霉菌极易产生抗药性,故有必要做好抗性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77.
进行试验研究,筛选7.5%啶磺草胺防除日本看麦娘最佳用量,结果表明:采用优先(7.5%啶磺草胺)防除日本看麦娘,防效较好的剂量为187.5、240.0 g/hm2,综合考虑防治成本及防治效果,以187.5 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8.
进行60%.吡蚜酮.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对水稻本田恶性稻飞虱药效研究,结果表明:60%吡蚜酮.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21 d的防效可达95%以上,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对其他有益生物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建议在稻飞虱2~3龄若虫盛期用60%吡蚜酮.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135 g/hm2对水675 kg/hm2喷雾。  相似文献   
79.
建立甲氧苄啶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以甲醇∶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71nm。甲氧苄啶对照品浓度在10μg/mL~16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A=0.389 2C-0.369 6,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0.41%(n=5)。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甲氧苄啶原料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0.
保谷22是保定市农业科学院以济谷12为母本、K32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抗烯禾啶除草剂,幼苗绿色,生育期平均93 d,株高平均120.25 cm,中抗谷瘟病和谷锈性,白发病病株率0.94%,茎蛀率3.21%。2015~2016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 734.5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21.11%,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6年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