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9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492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25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16年进行了280 g/L啶酰菌胺对葡萄灰霉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80 g/L啶酰菌胺悬浮剂对葡萄灰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葡萄安全。推荐使用有效成分1 000倍稀释液,即有效成分量280 mg/kg,在葡萄灰霉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均匀喷洒1次效果最佳,可有效防控葡萄灰霉病大面积危害。  相似文献   
12.
《当代农业》2014,(24):63-63
江苏省扬州市网友问:油菜蚜虫怎么防治?答:今年入秋以来气温偏高,雨水偏少,气候条件十分利于蚜虫的迁飞、繁殖、危害。部分田间油菜蚜虫发生较重,成、若蚜聚集在油菜叶片背面,致使叶片受害卷曲、发黄,植株矮缩、生长缓慢,严重时叶片枯死。因此,凡油菜田有蚜株率达10%的田块,每亩用10%烯啶虫胺20~30毫升或20%吡蚜酮20克对水30~40公斤均匀细喷雾.喷药时要注意喷及叶背及心叶。  相似文献   
13.
研究5%烯啶虫胺超低容量液剂对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烯啶虫胺超低容量液剂1 200~2 400 m L/hm2对白背飞虱具有良好的田间控制效果,药后1~3 d防效为29.97%~73.13%,药后7 d防效为90.59%~93.18%,药后14 d防效为88.99%~92.02%,与生产常用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的速效性和最高防效相当,而持效性更好,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2012年9月中旬后期,盐都区水稻田部分田块褐飞虱虫量急骤上升,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掌握高密度虫口下水稻褐飞虱的防治技术,筛选出合理的防治药剂,我们进行了几种药剂的防效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几种药剂对苦瓜白粉病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0%醚菌·啶酰菌SC对苦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可以放心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使用30%醚菌·啶酰菌SC防治苦瓜白粉病的浓度以2000~3000倍为宜,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进行施药防治,隔7d施药1次,发病偏重时喷药浓度可用2000倍液。  相似文献   
16.
棉蓟马是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筛选出合适高效的大田防治药剂,制定科学防控措施,开展了艾绿士杀虫剂与20%啶虫脒的防效对比试验,以期为后续的药剂使用提供数据基础。结果表明,亩用量25毫升艾绿士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2次,最终药后2、5、7、10天防效比常规药剂啶虫脒分别高出29.61%、18.43%、24.01%和33.02%,效果较好,且持效期较长。因此,推荐艾绿士作为棉田蓟马的高效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7.
旨在明确新型杀菌剂啶酰菌胺对向日葵核盘菌生物活性的影响,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向日葵核盘菌菌丝、孢子和菌核为试材,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啶酰菌胺对向日葵核盘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及菌核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处理后的核盘菌菌丝生长速率受到抑制,其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为0.2152 μg/mL.随杀菌剂浓度...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HPLC-MS/MS农药残留分析中使用的新发现除草活性成分的同位素内标物,本研究以全氘代甲醇为起始原料,通过亲核取代、氧化、缩合、还原等6步反应制备了5种活性成分的甲氧基的全氘代物,分别是4-[2-氯-6-(4,6-二(2H3)甲氧基-2-嘧啶氧基)苄氨基]苯甲酸异丙酯、4-[2-氯-6-(4,6-二(2H3)甲氧基-2-嘧啶氧基)苄胺基]苯甲酸正丙酯、N-[2-氯-6-(4,6-二(2H3)甲氧基-2-嘧啶氧基)苄氨基]-5-溴吡啶、N-[2-氯-6-(4,6-二(2H3)甲氧基-2-嘧啶氧基)苄基]-4-溴苯胺和N-[2-氯-6-(4,6-二(2H3)甲氧基-2-嘧啶氧基)苄基]-2,5-二氯苯胺。氘取代物结构通过NMR、MS、FTIR和UV确证。HPLC外标法分析表明,5种氘取代物的化学纯度均大于98%。这些甲氧基氘取代物完全满足质谱分析对内标物的要求,可作为HPLC-MS/MS分析的同位素内标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10%三氟苯嘧啶SC对水稻飞虱的控制效果.方法试验设在怀化市芷江县芷江镇白溪坪村民张勇的水稻田,选取试验田面积2.3亩作为研究对象。方法:共设置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1875倍液667m^2、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667平方米和清水对照200m^2 3个处理,对比两种方法对水稻飞虱的控制效果。结果:实验组较清水对照区虫口大为减少,防效为98.8%。结论:10%三氟苯嘧啶SC对水稻飞虱的控制效果显著,可以作为水稻主产区防治水稻飞虱的首选药剂,需要注意的是将其和其他有效药剂进行轮换使用,防止水稻飞虱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马铃薯品种(系)地上部分糖苷生物碱(SGAs)的含量,增强其抗逆性并改良块茎的品质。克隆了马铃薯茄啶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sgt3)cDNA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小亚基基因启动子(rbcS P);对sgt3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该蛋白不具有叶绿体转运肽、线粒体导肽和分泌信号肽序列,推测可能位于细胞质;将克隆的sgt3 cDNA片段及rbcS重组到pCEPSP载体上,构建了具有草甘膦抗性标记的绿色组织特异表达sgt3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和‘夏波蒂’进行转化,共获得了12株抗草甘膦的阳性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植株的目的基因表达水平和SGAs含量分析发现,地上部sgt3基因相对表达量较未转化植株提高1.3~3.0倍,SGAs含量增加20%~37%,而转基因植株的块茎中SGAs含量变化不显著。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培育枝、叶中高SGAs而块茎中低SGAs的马铃薯抗性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