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8篇
  22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选地、施肥、整地 1.选地:选择灌排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沙壤土.前茬以小麦、玉米、棉花为宜,不宜以豆科作物或油葵为前茬,不能重茬和迎茬。2.施肥与整地:犁地前,每亩将优质农家肥1-2吨、磷肥10-13公斤、硫酸钾3-5公斤、锌肥1公斤均匀撒施地面深翻入土,整地质量应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相似文献   
42.
分析了豆科作物在黑土地上的生产前景,详细介绍了三垄栽培技术的内容,阐述了该技术的推广意义,说明了拓宽推广的必要性及措施。  相似文献   
43.
三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对玉米生产力和种间竞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种间配置是间作系统中作物获取高产,种间相互作用发挥优势的关键。本研究设置蚕豆/玉米(M/F)、大豆/玉米(M/S)和豌豆/玉米(M/P) 3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模式,以及相应单作种植,通过测定单间作条件下作物产量、生物量,明确3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对间作玉米生产力和间作作物种间资源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间作模式均具有间作优势,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两年平均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8 (M/F)、1.19 (M/S)、1.26 (M/P);两年结果均是M/S中玉米产量最高,至收获期,与大豆间作的玉米产量可达单作玉米产量的93.6% (2017)和71.2% (2018);M/S中玉米的穗粒数显著高于M/F和M/P中;地上部生物量及采样期平均生长速率均表现为M/S>M/P>M/F;共生期内大豆相对于玉米的资源竞争力(Asm)随共生期推进逐渐降低,而蚕豆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Afm)和豌豆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Apm)逐渐升高;玉米单独生长时期3种间作模式玉米的补偿效应(CE)无显著差异,各间作模式两年平均CE值均小于1;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甘肃河西走廊灌区玉米与大豆间作是保证间作玉米稳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4.
苹果施肥以斟酌地力,配合施用为宜。如重缺氮,自可侧重大量施给氮肥;否则将影响风味、品质与果皮色泽;适量补给钾肥以资配合应在考虑之列。多年生绿肥,根系深广易与果树争夺水分,宜隔行种植。一年生豆科作物最好提早于5、6月间降雨时播种,盛夏构成复被可减少赤地蒸发并防止秋雨时坡地果园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45.
以退化草地土壤为供试基质,采用盆栽和网箱栽培方法,研究大豆、黑大豆、绿豆、豌豆和蚕豆根系生长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豆科作物根系各项指标的增长随生育期变化的时间趋势基本呈"S"型增长模型,可划分为缓增期、速增期、顶峰期和衰减期4个时期;不同豆科作物根系垂直分布的深浅存在较大差异,根系生物量空间呈"T"型分布,其垂直递减率符合幂曲线模型Y=B_0·X~(B1)。综合试验结果,黑大豆、蚕豆和大豆比绿豆和豌豆更适合在该试验条件下种植,其中黑大豆和蚕豆可以作为该类型土壤首选作物。本研究结果为选择适宜的豆科作物进行合理种植达到改良退化草地土壤、提高退化草地生物量产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6.
稻麦与豆科作物的籽粒中均含较高IAA、GA、CTK与ABA,其中IAA与ABA以胚乳糊粉层中的含量最高。大多研究认为籽粒本身可以合成ABA。在籽粒形成阶段,CTK含量峰值出现,GA、IAA与ABA水平也逐渐升高,但在整个籽粒发育过程中仍属含量较低时期。因而此阶段CTK水平对胚乳细胞分化与籽粒库容形成有较大影响;在籽粒灌浆阶段,GA与IAA含量达到高峰,而ABA含量与籽粒灌浆速率呈线性相关,CTK水平降低;在籽粒成熟阶段,各种激素水平均降低,但其降低开始的时间先后不一致。众多的研究表明,利用外源激素的栽培措施,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或施用外源激素等方法来调节籽粒内源激素水平变化,从而达到促进籽粒发育、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7.
豌豆象在定西市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豌豆象(Bruchus pisorum)俗名豆牛,属鞘翅目豆象科,是为害豆科作物的害虫之一,主要通过种子的调运进行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甘肃中部地区发生严重。在定西市豌豆象主要为害豌豆,每年发生1代,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通过对其发生与为害习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8.
山西矿山人工堆垫土特性及培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87~1990年在阳泉白家庄矿区人工堆垫土上进行不同培肥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施肥种植禾谷类作物,还是种植豆科作物,只要管理合理,均有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尽快培肥熟化的结果,特别是选用豆科作物作为先锋植物,在干旱少两矿区,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微生物数量均比生黄土有成倍提高的效果,并基本可达当地种草的后估高产水平,是一项经济快速培肥措施。同时,增施化肥、农肥,对加速矿山人工堆垫土的培肥熟化,调节和维持土壤肥力的平衡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樟子松栽植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生态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如何掌握好樟子松栽植技术与经营模式,对提高樟子松"两率"十分重要。一、圃地选择圃地应选通风良好、地势平整、易于排水、土壤疏松、肥沃的中性土壤,前茬最好是豆科作物。圃地选定后,每亩施入腐熟的圈肥3000公斤、草炭15立方米,然后深翻、耙细、整平。待4月  相似文献   
50.
大豆卷叶螟,又名大豆卷叶虫、三条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各地大豆产区都有发生,主要危害大豆、绿豆、花生、豇豆、菜豆、扁豆等豆科作物。以幼虫蛀食花、蕾和豆荚,致使蕾、花、荚大量脱落,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一般减产15%~20%,严重的减产可达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