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8篇
  22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轮作在保护性耕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轮作是指在同一块耕地上将不同类型的作物按一定顺序在一定年限内循环种植。由于它有许多直接和间接效益,因此很多世纪以来一直被采用,而且至今仍在应用之中。轮作与保护性耕作相结合,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特性,有豆科作物参加轮作时还能通过共生固氮作用增加土壤中的氮素。  相似文献   
32.
一、选地及整地1、选好地及茬口:虽然芸豆较耐瘠耐旱,但是为了高产高效,应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土质蔬松的平或漫岗地,忌选低洼易涝地。前茬选择玉米、小麦、马铃薯、亚麻等作物茬口为宜。忌重茬、迎茬,尽量不要在豆科作物茬口上种植。最好进行轮作换茬。轮作可减轻芸豆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同时也起到调节土壤分培肥地力及杂草的危害。2、整地:要选择排水通气良好的、整地质量好的地块,确保苗齐保证株数是获得产量关键。要学习农场的技术,要  相似文献   
33.
一、田地的选择与处理 红小豆为一年生豆科作物前茬以选禾本科作物为宜,避免与豆科作物连作。红小豆可单作也可与玉米、高粱和糜谷等高秆作物间作,还可在田埂、地边、树空等地种植。红小豆耐瘠薄,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宜山地和平地排水良好、肥力中等、  相似文献   
34.
世界上超过40%的耕作土壤为酸性,养分效率低是酸性土壤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也是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互作的主要界面。挖掘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和利用的遗传潜力、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及活性是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和提升土壤健康的重要策略。此外,豆科作物与根瘤菌共生所固定的氮素是农业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清洁氮源,也是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组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大豆为代表,系统总结了酸性土壤中,豆科作物养分高效根系遗传改良、根系与根际微生物互作提高养分效率和土壤健康的研究进展。此外,本文还概述了应用养分高效大豆品种,通过接种高效根瘤菌剂并与玉米、茶树间套作的生态效益,为豆科作物养分高效遗传改良及推动其在可持续农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35.
针对我国日趋严峻的粮油安全形势,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调整:“生产上重点是保口粮,油料重点发展油菜和花生;东北地区扩种大豆杂粮薯类和饲草作物,构建合理轮作制度;黄淮海地区重点是扩种花生、大豆和饲草作物”。以豆科作物为主体的北方现代农业种植制度对保障粮油安全生产、饲草的供应以及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从生产布局看,北方区域(东北、西北及黄淮海)是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杂豆以及饲草作物苜蓿主要产区。其中,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约占全国68%和66%、花生分别占全国的63%和70%。其次,从豆科作物的生态效益来看,可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充分利用生态位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北方豆科作物种植模式主要有:单作、间套作(玉米‖大豆、花生,玉米‖蚕豆、玉米‖豌豆等)、 轮作(大豆-冬小麦,夏花生-冬小麦,绿豆-冬小麦等)等生态友好型耕作制度。其中,玉米‖大豆、花生宽幅间作是农业部在黄淮海区域主要推广模式,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能有效缓解“粮油争地、人畜争粮”矛盾,大幅提高 粮油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加大国家农业政策调控,培育和推广大豆和花生耐阴、抗旱、高产及玉米矮秆、抗旱、高产 新品种,提高农业全程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服务效率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强化豆科作物在北方现代农业结构中的比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6.
以间作胶园的土壤为材料,以单作胶园土壤为对照,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间作的9种豆科作物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胶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除间作凉薯和黎豆的土壤全氮含量略高于不间作土壤外)、全磷、速效磷含量及pH值,不同程度的增加了铵态氮、硝态氮、全钾及速效钾含量。说明成龄胶园间作豆科作物能改善土壤的硝态氮、铵态氮、全钾及速效钾含量,短时期内提高了土壤的供氮、供钾能力,但降低了土壤磷含量和土壤磷的供应能力。由此可见,在成龄胶园内进行间作,必须加强作物施肥,以实现土壤养分的收支平衡,维护土壤功能、保护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37.
为了研究不同种豆科作物与不同品种青贮玉米间作对混合饲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索适宜四川农区及类似生态区青贮玉米和豆科作物间作模式。本研究设置青贮玉米(3个品种)、豇豆、四季豆和拉巴豆6个单作模式,以及3个品种青贮玉米分别与豇豆、四季豆和拉巴豆间作的9个种植模式,共计15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地当量比、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干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处理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具有间作优势,紧凑型玉米间作处理增产率和土地当量比值高于平散型和半紧凑型间作处理,A2B3增产率和土地当量比值最高,分别达到79.01%和2.68;与单作比较,间作处理对青贮玉米株高、茎粗、绿叶数、全株产量以及豆科作物产量均无显著影响;混合饲草粗蛋白、粗脂肪等营养成分及干草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单作青贮玉米;豆科作物对间作总产量贡献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四季豆﹥豇豆﹥拉巴豆,对营养品质贡献则反之;15个处理中,A2B1干草产量最高,为29 485 kg/hm2,其次为A1B1,为28 677 kg/hm2。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及消化率,A1B1为最佳推广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8.
micorRNA (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small RNA,sRNA),在植物生长发育、 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方面起十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在植物适应养分胁迫方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豆科植物是一类具有生物固氮能力的植物,为人类提供蛋白和食用油,显然土壤养分胁迫会抑制豆科作物生长发育而降低产量。过去数十年对于miRNA介导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养分胁迫响应的研究较多,但近年来有关豆科作物养分胁迫相关的miRNA报道在增加。近年研究结果表明,miRNA通过对靶基因的调节在豆科植物适应营养胁迫中起关键作用,如感受外界养分状态的改变及维持体内养分的动态平衡。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iRNA介导豆科作物适应养分胁迫的研究进展,主要对磷、 氮、 硫、 铁、 铜、 钙等养分亏缺或毒害反应的调控,讨论了miRNA调节豆科作物适应养分胁迫的机理,并对今后豆科作物miRNA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9.
<正>花生虽然是豆科作物,可有些农民在花生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夺取花生高产,仍保留着施用底肥的习惯。但在施用底肥时,有农户对施肥量把握不住,特别是喜欢偏施过多的氮肥。可一旦进入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这个时段,常会遇到几次大到暴雨,花生的营养生长高  相似文献   
40.
豆科植物的突出特点是能与根瘤菌结瘤形成共生体,在自然环境中,豆科作物根瘤内部的根瘤菌在常温、常压下,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氨,直接提供给植物氮素营养,这就是自然界中的共生固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