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63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1017篇
林业   2289篇
农学   1256篇
基础科学   2716篇
  507篇
综合类   14275篇
农作物   736篇
水产渔业   1511篇
畜牧兽医   12710篇
园艺   1418篇
植物保护   284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461篇
  2022年   637篇
  2021年   678篇
  2020年   573篇
  2019年   847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497篇
  2016年   717篇
  2015年   937篇
  2014年   1969篇
  2013年   1949篇
  2012年   2625篇
  2011年   2649篇
  2010年   2573篇
  2009年   2642篇
  2008年   2662篇
  2007年   2256篇
  2006年   2020篇
  2005年   2056篇
  2004年   1660篇
  2003年   1418篇
  2002年   925篇
  2001年   888篇
  2000年   736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67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268篇
  1993年   231篇
  1992年   225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乳房炎是影响奶牛健康、牛奶产量及品质、造成牧场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约2个月的干奶期是防治奶牛乳房炎最关键的时期。本文基于干奶期的乳腺变化,分析干奶期乳房炎高发原因,提出全群及选择性干奶治疗、乳头末端保护方法、营养及卫生方面的饲养管理方法,为防控奶牛乳房炎、提高牛群生产表现及牧场经济效益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采用RNA-seq技术对60(DS)、90(DN)、120(DT)、150(DF)日龄沙子岭猪睾丸组织进行转录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功能注释,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猪睾丸组织发育和精子生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各文库获得的序列数量共计1 095 135 628条,164.26 GB,其中比对至猪参考基因组的序列比例为73.07%~75.64%,共有25 491条转录本,对应21 606个基因;DN VS. DS组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1 606个,其中1 216个上调基因显著富集于40条GO项,390个下调基因显著富集于166条GO项;DT VS. DN组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180个,其中97个下调基因显著富集于37条GO项;DF VS.DT组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438个,其中243个下调基因显著富集于22条GO项。说明沙子岭猪睾丸组织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60日龄至90日龄期间,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可为进一步研究沙子岭猪睾丸组织发育和精子生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3.
试验旨在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荔枝叶成分的工艺并探究其抗炎作用。以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溶剂浓度为考察因素,以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结合响应面法中Box-Behnken设计原理,优化荔枝叶成分的提取工艺。采用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价荔枝叶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荔枝叶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甲醇浓度72%、液料比18 mL/g、提取时间7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荔枝叶成分的综合评分为88.99,与预测综合评分的84.53分相比误差较小。荔枝叶提取物可降低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导致的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释放量;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表达也具有抑制作用;荔枝叶提取物能够上调Toll样受体4(TLR4) mRNA的表达量与下调核因子κB(NF-κB) mRNA表达量。研究表明,此试验方法简单、稳定可靠,为荔枝叶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揭示水牛激活转录因子3(ATF3)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试验克隆了水牛ATF3基因的完整编码区(CDS)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初步分析其编码产物的理化特性、结构及功能,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该基因的组织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水牛ATF3基因的完整CDS序列长为546 bp,编码181个氨基酸。水牛ATF3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普通牛、瘤牛、牦牛、山羊和绵羊的同源性在98.3%以上。在基于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水牛与牛科的其他物种普通牛、瘤牛、牦牛聚集在一起。水牛ATF3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质,没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含有亮氨基拉链(bZIP)保守结构域,定位于细胞核中。ATF3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占比分别为51.93%、8.84%、6.08%和33.15%,三级结构与人的ATF3蛋白(5vpe.2.A)有45%的相似度。ATF3蛋白具有转录调控因子活性,通过选择性和非共价结合到顺式调控区域内特定的双链基因组DNA序列中来调节基因组的转录。水牛ATF3基因在肌肉、乳腺、心脏和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在其余组织中低表达或几乎不表达,且...  相似文献   
995.
为确定新疆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牛场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病死犊牛的细菌性病原,本研究采用常规细菌分离、PCR及生化鉴定方法从采集的病牛组织中分离并鉴定病原菌,采用PCR方法对其系统进化分群、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的药物敏感性、采用PCR方法分别检测细菌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经腹腔注射菌液进行小鼠的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分离及鉴定结果显示,从病死犊牛的肺脏分离鉴定出的2株大肠杆菌(E1和E2)分属于A群和B1群;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两株分离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哌酮、美罗培南、链霉素、妥布霉素、多西环素、麦迪霉素、阿奇霉素、氟苯尼考、替考拉宁、克林霉素耐药;且2株分离菌均检测到β-内酰胺类的blaTEM、喹诺酮类的aac(6’)-Ib、gyr A共3种耐药基因以及crl、csgA、fimH、pap、motA、hlyE、iucD、omp A、espA、Lux S、fyu A、pta共12种毒力基因;分离菌株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结果表明分离菌株表现较强的多重耐药现象;小鼠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E1菌株感染小鼠在32 h...  相似文献   
996.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场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干奶期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关键时期,干奶期奶牛饲养管理及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下一个泌乳期的牛奶品质、产量及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本文综合阐述了选择性干奶治疗在欧洲、美国等全球奶业发达国家及地区奶牛场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影响选择性干奶期治疗的管理因素,针对干奶前、干奶期和干奶后期分析了不同阶段的管理操作要点,以期为指导奶牛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中兽药散剂大黄末是《中国兽药典》中少数几个单味制剂,具有健胃消食、泄热通肠、凉血解毒、破积行瘀的功能,广泛用于马、牛、羊、猪等大动物,也可用于兔、禽及水产动物。如今大黄末等大黄兽药制剂临床应用大多集中在动物实热便秘,用于泻热通肠;而大黄抑菌抗炎、消除耐药性、抗病毒等功能实际应用很少。近年来,国内外对大黄的化学成分、药理、毒理作用及活性成分等有大量深入的研究,本文将有关活性成分研究结果和畜禽及部分人药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综述和讨论,为大黄进一步研究以及在动物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家兔乳房炎是泌乳母兔的一种常见病,通常出现在家兔分娩后1周左右,病因较为复杂,对母兔及仔兔的危害较大,严重制约养兔业的发展。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地区部分养殖场和养殖户家兔乳房炎的发病情况调查,总结发病原因,并归纳总结该病的防治措施,期望为相关业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9.
采用BMT法、苛性钠法、酒精法及pH值法对重庆市永川区12个奶牛场的120个乳样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结合临床调查和实验室的病原菌分离鉴定,采取常规统计学方法及方差分析,探讨4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表明,4种诊断方法的隐性乳房炎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3%、38.3%、51.7%、41.7%,阳性率平均达37.5%,说明永川区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较重,这与永川区奶牛养殖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粗放管理、消毒不严格、机器挤奶为主直接相关;多重比较P<0.01,说明4种方法诊断结果差异极显著;其中,苛性钠凝乳法与牛乳pH值检测法诊断结果接近一致,BMT法与其他3种诊断方法其诊断结果差异较大.实验室的病原分离鉴定初步证实,4种方法中苛性钠凝乳法与牛乳pH值检测法的诊断结果比其他方法更为准确和灵敏.  相似文献   
1000.
薛春宜  杨倩  曹永长 《动物保健》2010,(6):23-24,44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肿瘤病,以淋巴组织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马立克氏病是危害世界养禽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归为动物B类传染性疾病,广泛存在于世界上所有养禽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