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0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林业   246篇
农学   346篇
基础科学   58篇
  107篇
综合类   2074篇
农作物   157篇
水产渔业   251篇
畜牧兽医   892篇
园艺   306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研究了不同遮荫处理对鸡爪槭的栽培变种‘血红鸡爪槭’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以及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血红鸡爪槭’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以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都增多.但光强太弱含量反而会降低;叶片中花色素苷、糖以及淀粉含量随着光照强度降低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2.
本试验设计使用了红曲色素作为亚硝酸盐的替代品,对其着色作用进行研究.实验中发现红曲红色素可以以注射形式添加到腊肉中,添加量为0.001%.  相似文献   
133.
正交组合设计法优化红甘蓝色素提取工艺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宛莉  刘飞  赵秋红  杜瑞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52-3152,3155
研究了红甘蓝色素提取过程中温度、提取时间对提取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提取过程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红甘蓝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在料液比为1∶15的条件下,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40℃,提取得到的红甘蓝色素产量最高;验证性试验也取得同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4.
从速生树种杨树花中提取的食用天然色素。采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该色素的主要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急性毒性试验,Ames以及蓄积试验对该色素进行毒理学评价,结果表明,该提取色素主要成分为矢车菊花青素,使用该天然色素具有成本低、可利用价值高,安全、无毒等特点,是食用天然色素中又一优良新产品。  相似文献   
135.
蛋黄果是一种多年生的热带名贵水果,其树型紧凑、外形美观,不仅适宜作为水果栽培食用,也适宜盆栽用于观赏。介绍了蛋黄果盆栽的品种选择、育苗、上盆和盆栽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6.
四种食用色素对金鱼体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食用色索对金鱼体色的影响进行了本次试验。将四种食用色素柠檬黄(group1)、胭脂红(group2)、果绿(group3)和亮蓝(group4)以2%o的比例加入基础饲料中配成试验饲料,另以基础饲料作对照(group5),投喂体重20g左右的黄色金鱼110d,试验前后用WSC—s型测色色差计测定各组每尾鱼体色的三刺激值,结果发现,试验前柠檬黄组、胭脂红组、果绿组、亮蓝组和和对照组金鱼体色的x值分别为(56.942±9.940)、(58.315±6.667)、(56.794±5.510)、(57.019±4.615)和(53.427±6.564),Y值分别为(57.652±10.889)、(55.370±6.284)、(55.850±7.831)、(54.295±5.969)和(51.382±8.835),Z值分别为(32.249±9.646)、(24.084±6.536)、(24.667±7.259)、(26.351±6.791)和(32.09±14.272)。各组金鱼体色的x值问、Y值间、z值间均无显著差异。试验后柠檬黄组、胭脂红组、果绿组、亮蓝组和对照组金鱼体色的x值分别为(68.079±11.819)、(74.626±0)、(68.714±8.765)、(73.384±10.929)和(69.623±7.779),Y值分别为(59.135±11.364)、(66.110±O)、(62.389±8.547)、(66.085士6.134)和(62.115±6.763),z值分别为(24.806±7.144)、(25.477±0)、(22.651±10.201)、(19.395士3.781)和(16.677±6.763),各组金鱼体色的X值间、Y值间、Z值间均无显著差异。这四种食用色素对试验金鱼的体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7.
利用网络编程ASP技术,综合编写了当前植物光合色素分析的多种计算程式,基本包括了业界所用到的各种参数;各类程式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使用,方便维护;既有利于科研工作者快速得到计算结果,又为新的程式、参数的提出留了扩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8.
天然胭脂萝卜红色素属于花青素类化合物,性质不稳定。笔者以新鲜胭脂萝卜(Raphnussativuscv.)肉质根为原料,提取胭脂萝卜红色素,选择常用的5种稳定剂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出最佳的稳定剂及其用量。研究结果发现0.03%维生素C、0.03%谷氨酸、0.03%柠檬酸能明显地延缓其颜色变化,0.03%维生素C 0.03%柠檬酸的组合对该色素的稳定效果最佳;进一步研究确定维生素C和柠檬酸的最佳用量分别为0.04%和0.08%。  相似文献   
139.
套袋对越冬番茄果实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明确套袋对番茄果实生长发育、果实特性、果实品质及农药残留的影响。【方法】以番茄品种JYK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材质果袋处理的生物学效应。【结果】套袋显著降低了番茄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减少了果实Vc、可溶性糖等物质含量,降低了果实的农药残留,加速了果实叶绿素的降解,但增加了果实含水量,促进了果实类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合成。番茄果实成熟时,硫酸纸袋、无纺布袋及塑料袋处理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分别比不套袋提高了8.2%、60.9%和41.7%,且不套袋和套袋之间番茄红素含量达到了显著差异。此外,套袋还可增加果实的单果重,其中以硫酸纸袋效果最佳,塑料袋和无纺布袋次之,三者分别比不套袋增加了15.34%、13.22%和9.02%,套袋与不套袋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套袋影响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但改善了番茄果实外观商品性状。  相似文献   
14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蛋清和蛋黄中五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蛋清和蛋黄中5种磺胺类药物(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氧达嗪、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甲恶唑)残留的分析方法。蛋清和蛋黄样品经乙腈提取后,上清液氮气吹干,用流动相溶解残渣,蛋黄用正己烷去脂净化后,用HPLC测定,蛋清提取液浓缩定容后,用HPLC测定。测定条件为,色谱柱:20RBAX SB-C185μm,250 mm×4.6 mm(i.d);流动相:甲醇/1%冰乙酸(蛋清:28/72,V/V;蛋黄:23/77,V/V);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70 nm。在0.02-5.0μg/ml范围内,标准曲线呈线性关系。在0.5,0.1,0.05 mg/kg 3个添加水平,该方法在蛋清中的回收率为84.3%-100.4%,变异系数为1.1%-7.0%;蛋黄中的回收率为80.0%-91.8%,变异系数为1.1%-11.5%;蛋清中的检测限为0.01 mg/kg,蛋黄中的检测限为0.03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