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90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1897篇
林业   287篇
农学   1599篇
基础科学   228篇
  1001篇
综合类   8005篇
农作物   1106篇
水产渔业   1100篇
畜牧兽医   8538篇
园艺   524篇
植物保护   648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676篇
  2022年   700篇
  2021年   706篇
  2020年   621篇
  2019年   824篇
  2018年   389篇
  2017年   668篇
  2016年   813篇
  2015年   749篇
  2014年   921篇
  2013年   949篇
  2012年   1450篇
  2011年   1489篇
  2010年   1336篇
  2009年   1396篇
  2008年   1425篇
  2007年   1160篇
  2006年   1001篇
  2005年   816篇
  2004年   640篇
  2003年   513篇
  2002年   424篇
  2001年   388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248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203篇
  1989年   21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适于蛋白质组研究的大豆种子蛋白双向电泳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郑蕊  喻德跃 《大豆科学》2005,24(3):166-170
以大豆种子为材料,通过对样品制备、电泳条件以及染色方法等关键步骤进行改进,在大豆种子蛋白分析研究中获得了质量较高的双向电泳图谱,为大豆种子蛋白质组研究提供一较好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92.
该文围绕目前工业化生产11S和7S组分的分离技术成果,结合实验室的分离技术(Guo法),比较了各种分离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分离提取技术利用的原理几乎均建立在"碱溶酸提"和"冷沉"作用基础之上.Wu首次成功地进行了7S和11S的工业化分离,之后的研究多是对此方法的改进和修饰.而Guo法是唯一采用中性条件抽提的工业化分离方法,在节省了原料碱的同时,避免了蛋白的变性.同时,该文提出了目前工业化生产大豆组分蛋白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不断在加工方式上进行改进,但仍存在步骤复杂、产率低、生产成本高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作者进一步对实现工业化分离大豆组分蛋白提出了需要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93.
根据在香蕉果实抑制缩减文库中获得的1个14-3-3蛋白基因片段,采用PCR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从香蕉(Musa acuminate L.AAA group cv.Brazilian)cDNA文库中筛选到其全长cDNA序列.序列测定和Blastx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全长1 037 bp,含有1个完整的阅读框,其编码区编码261个氨基酸残基,具有植物14-3-3蛋白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并与其他植物来源的14-3-3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将其命名为Ma-14-3-36(Musa acuminate 14-3-3).采用遗传进化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表明,Ma-14-3-36与来源于单子叶植物的多数14-3-3蛋白基因序列在同一个进化枝上.采用RT-PCR对其在香蕉果实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香蕉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差异表达,推测其可能在果实的发育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894.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ur protein,TCTP)是生物体中一种普遍存在且高度保守的蛋白.作为一种多功能蛋白,TCTP在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已知的HbTCTP cDNA序列设计引物,对PCR扩增产物测序获得HbTCTP基因组序列.比对HbTCTP基因组和cDNA序列发现HbTCTP由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组成,内含子与外显子剪接处符合GT/AG法则.根据HbTCTP序列及基因结构信息开发简单重复序列(SSR)和内含子长度多态性(ILP)标记,并在10个橡胶树品系中分析SSR和ILP标记多态性.结果表明,SSR和ILP标记在10个橡胶树品系中均出现多态性,多态性分别由SSR重复次数多少和内含子长短引起.  相似文献   
895.
利用酵母对大豆浓缩蛋白乳清进行发酵处理制备水苏糖.在确定最佳起始发酵液的糖度为31.8Brix后,对温度、pH、接种量、装液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2°C,pH5.5,接种量8%,在此发酵条件下利用酵母对大豆浓缩蛋白乳清进行发酵处理48 h,水苏糖的纯度达到了90%,保留率为68%.  相似文献   
896.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讨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溶液对泥鳅体内不同组织(血液、心脏、肝脏、肾脏等)中可溶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泥鳅不同组织中可溶性蛋白的电泳条带较正常泥鳅有明显的增添、缺失等变化,表明洗衣粉有一定的毒性,能对泥鳅体内重要蛋白的合成和表达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因为洗衣粉干扰了泥鳅体内蛋白质的正常合成秩序,参与了蛋白质合成酶系中的竞争或抑制,进而导致泥鳅体内蛋白质产生质和量的增减变化.  相似文献   
897.
水孔蛋白是位于质膜和液泡膜等生物膜上主要负责水分跨膜运输的通道蛋白,属于膜主要内在蛋白(major intrinsic proteins,MIP)超家族.采用RT-PCR和RACE法从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叶片克隆得到1个液泡膜内在蛋白(tonoplast intrinsic proteins,TIP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LTIP2(GenBank登录号:JN085950).该基因cDNA全长986 bp,包括208bp的3’-非翻译区,744 bp开放阅读框以及34 bp的5’-非翻译区,共编码247个氨基酸.由L1TI P2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2个高度保守的水孔蛋白NPA (Asn-Pro-Ala)基序以及MIP的特征序列SGGHVNPAVTFG.同源性分析表明,LITIP2氨基酸序列与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大麦(Hordeum vulgare)、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等植物TIP2的同源性分别达77%、74%、73%和72%.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LlTIP2属于液泡膜水孔蛋白TIP2亚类新成员.  相似文献   
898.
以7~8成熟的芒果果实为材料,比较果实减压渗钙与否对后熟的效应,研究与果实后熟相关酶类的活性和钙调蛋白(CaM)含量的动态变化,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对照果实或者Ca2+处理果实在后熟过程中,CaM含量均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伴随着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淀粉酶(Amglase)活性的变化,它们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Ca2+对果实后熟具有双重效应,当Ca2+处理果实置于室温下时,CaM含量、PG、淀粉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后熟延缓。但把Ca2+处理果实冷藏(12 d)后回至室温第 3~4 d时,或直接减压渗钙果肉切片,其CaM含量、PG、淀粉酶活性增加,后熟加快。外源乙烯能解除Ca2+的抑制效应。并讨论了Ca2+的这些效应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99.
[目的]建立一个载脂蛋白B(apoB)RNA编辑蛋白检测体系。[方法]在慢病毒表达质粒载体pCSII-CMV-IRES-Neor中插入apoB RNA编辑保守序列,并在其2端嵌入红色荧光蛋白(DsRed)、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序列,以此慢病载体转染大鼠肝癌细胞系CBRH-7919获得稳定表达。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测序方法检测apoB RNA的编辑。[结果]目的指示基因能够在CBRH-7919细胞中稳定表达,表现出指征RNA编辑的多色特征。[结论]试验成功构建了在细胞水平上以颜色变化指示apoB RNA编辑的检测体系,该体系为快速检测以apoB RNA编辑为靶的降胆固醇药物筛选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0.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102例ACI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D-D和hs-CRP水平。根据梗死灶大小102例ACI患者分为大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和小梗死灶组,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ACI组患者血浆D-D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大梗死灶组D-D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中、小梗死灶,而中梗死灶组D-D和hs-CRP水平高于小梗死灶组。结论监测血浆D-D和hs-CRP能为ACI的临床诊断、病情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