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4篇
  16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旨在探讨耕作方式对山西旱塬区土壤水分、高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旱作高粱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传统耕作、免耕、秋旋耕、秋深松、秋深耕+旋耕和春深耕+旋耕6 种耕作模式,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高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播前土壤蓄水量和耗水量均以秋深耕+旋耕模式最高。与传统耕作和免耕模式相比,秋深耕+旋耕模式显著提高高粱产量,增产幅度分别47%和36.7%;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幅度分别达36.8%和25.5%;显著增加千粒重,增加幅度分别达16.5%和14.0%;显著增加枝梗数,增加幅度分别达22.2%和28.2%;显著增长高粱穗长,增长幅度分别达19.0%和21.2%。秋深耕+旋耕模式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耕作模式,可作为山西旱塬区高粱生产适宜的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52.
南通近四年冬小麦种植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3~2007年南通气象局的气象资料和南通市农业局的冬小麦试验资料,分析了南通市近四年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气象条件。然后采用综合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南通市气象变化特点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以IGBP第15条国际标准样带——中国东部南北样带的中南段为研究对象,应用NDVI数据将该区域植被类型划分为3大类,35小类。在此基础上,选择了10种代表该样带的典型森林植被类型,并对不同植被类型NDVI指数与气候因予(月最低温度、月降水和月均温)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第17类、24类植被类型受月最低温度影响最大;第25类、26类、27类、28类和29类植被类型受月均温影响最大;第30类、33类和34类植被类型对所选择的环境因子(月最低温度、月降水和月均温)的影响不敏感。并探讨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54.
河北省典型样带土壤类型空间格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土壤类型空间格局特征,分析土壤类型分布的规律性,对区域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河北省典型样带作为研究区,结合地形因子与行政区边界数据将河北省典型样带划为四个生态区,通过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各生态区的土壤类型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生态区之间土壤类型的景观分离度指数差异较大,但大部分土壤类型的景观分离度指数在0~5范围内聚集分布,四个生态区土壤类型斑块分离度依次为中部平原区 > 山前平原区 > 太行山区 > 滨海平原区。各生态区土壤斑块的复杂程度为:太行山区与山前平原区复杂程度较高,滨海平原区复杂程度较低,而中部平原区土壤类型斑块最为简单。太行山区的土壤类型丰富度最高,异质性较大,空间分布相对均匀;滨海平原区的土壤类型斑块破碎化程度最小;中部平原区的土壤景观格局主要由几种面积较大的土壤类型所支配,而山前平原区的土壤景观由多种土壤类型共同支配。本研究可为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5.
藏北高原那曲平均海拔在4 500m以上,生态极为脆弱,牲畜仍处于“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半饥饿状态,发展适宜区域人工种草、建立草牧业示范村可有效缓解藏北高原放牧压力,解决牲畜半饥饿状态。在前期引种栽培工作基础上,2018-2019年引进10种高产优质燕麦品种做对比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种燕麦在藏北高原均不能成熟,部分燕麦品种只能生长到开花期,生育天在100-107天;10种燕麦品种中青海444鲜草产量最高为56 098.04kg/hm2,其次为林纳鲜草产量为55 477.73kg/hm2、甜燕麦鲜草产量为54 657.32kg/hm2、加燕1号鲜草产量为44 952.47kg/hm2;青海444燕麦品种植株高大,株高高达150.6cm;叶片含量:青田1号燕1号加燕2号甜燕麦;综合考虑藏北高原适宜推广种植:青海444、甜燕麦、林纳、白燕7号、青引1号。  相似文献   
56.
南北样带落叶乔木功能性状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南北样带温带区11个地点55种落叶乔木功能性状的采集数据,分析了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重及树皮胸径比等功能性状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比叶重与叶片干物质含量间,r=0.367,P〈0.001;比叶重与树皮胸径比间,r=0.363,P〈0.001;叶片干物质含量与树皮胸径比间,r=0.208,P〈0.001)。温度和降水对植物功能性状起主导作用,随着年平均温度的升高,树皮胸径比呈下降趋势(r=-0.194,P=0.043),而随着1月、7月平均温度的升高,叶片干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r=-0.480,P〈0.001;r=-0.483,P〈0.001);随着年均降水量的增加,叶片干物质含量(r=-0.391,P〈0.001)、比叶重(r=-0.192,P=0.036)均呈现下降趋势。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植物通过调节自身的功能性状来适应所处的环境,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物通过形成不同的功能性状组合来适应各自的生境。  相似文献   
57.
土壤结构的维持和稳定对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明高寒草原土壤结构的变化过程,研究了藏北正常、轻度和严重退化高寒草原表层(0~10cm)、亚表层(>10~20cm)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soil aggregates organic carbon,SAOC)的变化及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正常草地不同土层相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质量分数均无显著差异,退化草地相同粒径SAOC质量分数随土层加深则呈显著提高的趋势;除轻度退化草地表层,不同状态草地各土层微团聚体(<0.25mm)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大团聚体(>0.25mm)有机碳。2)退化草地表层、亚表层SAOC质量分数均呈显著下降,降幅随草地退化加剧却有所降低。但与轻度退化草地相比,严重退化草地表层大团聚体、微团聚体有机碳损失量分别增、减2.87、2.90g/kg,亚表层损失量则分别减少1.40、0.34g/kg,由于大团聚体有机碳损失量较大,其土壤抗蚀能力低于轻度退化草地。3)高原寒旱环境中,SAOC质量分数随SOC质量分数、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分别呈极显著(p<0.01)提高、显著(p<0.05)下降的趋势,土壤温度、土壤容重对SAOC质量分数的影响则均不显著。该文可为进一步探寻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维持与稳定的理论和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根据净初级生产力(NPP)遥感估算模型,重建了中国东北样带(NECT)1982–2000 年间每月的 NPP 时空序列,分析了研究时段内 NPP 的时空格局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NECT 样带植被 NPP 的空间变化趋势同降水量的空间变化十分相似,由东到西逐渐降低,二者在空间上的相关性达到了 0.84(P<0.01),说明 NECT 样带的植被 NPP在空间分布上主要受水分趋动;(2)NECT 样带植被 NPP 的年际变化主要是由各年份夏季 NPP 的变化造成的,夏季对NECT 样带植被 NPP 的年际增长贡献率最大(67.6%),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 0.95(P<0.01);(3)NECT 样带的植被NPP 积累期主要发生在 5–9 月份,这 5 个月的 NPP 占了全年NPP 总量的 89.8%,整个夏季(6–8 月份)的 NPP 占了全年的 65.9%,冬季(12–2 月份)的 NPP 最低,基本为 0;(4)近 19 年来的气候变化促进了 NECT 样带的植被生长,从 1980年代到 1990 年代,NPP 显著增加,年代际相对增长率为 14.3%,平均年际绝对增长趋势为 4.6 gC m-2 a-1,相对增长趋势为 1.17%,这主要是由温度升高引起的。图 6 表 1 参 36。  相似文献   
59.
利用“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CEOP)亚澳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研究”(CAMP)(CAMP/Tibet-CoordinatedEnhancedObservingPeriodAsia-AustraliaMonsoonProjectontheTibetanPlateau) 2002年8月中下旬无线电探空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藏北高原地区边界层及其空间结构特征,得到了一些藏北高原地区边界层及其空间特征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60.
采用样带调查法和地理信息技术从面积、株数、茶种、分布海拔、土壤环境和权属等方面对德宏州古茶树资源进行了现地调查,摸清了其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和保护措施,为下一步研究利用和保护发展古茶树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