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25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25篇
畜牧兽医   543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柳  孔保华  崔畅 《畜禽业》2006,(5):10-13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引起的突发性中毒症是一种很特殊的食物中毒病症。阐述了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特性,包括营养需求、流行病学和溶血素O的一些研究,同时综述了影响李斯特菌增殖的因素,并介绍了一些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62.
明晶 《科学养鱼》2007,(2):76-76
黄鳝属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野生状态下的黄鳝极少生病,即使生病也会不治而愈,而人工高密度养殖过程,则极易出现疾病,主要原因为:①受伤。鳝种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常会受伤,从而导致病菌侵袭而发病。②条件不适宜。水泥池、砖池、网箱定标水位太深或太浅,引起水温骤变而发病。③寄生虫。水体、饵料和鳝种均可能带有致病菌、寄生虫、病毒等,一旦条件适宜,便大量繁殖而引起发病。④投饲管理不当。投饵过多、不足或突然改变饵料品种,均会导致鳝病发生。劣质饵料、新鲜动物饵料投放过量,易使水质恶化,促使有害病菌大量繁殖:投饵不足,导致互相残食,引起外伤,降低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63.
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人畜粪便、土壤、水和尘埃中,该菌群属典型的条件性致病菌,它可引发地区性流行病,对畜牧业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3种不同加工处理后的大黄(Pheum officinale B.)、黄连(Coptis chinensis F.)、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五倍子(Rhus chinensis M.)、连翘(Forsyrhia suspense V.)、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等6种中草药对16株鳗鲡致病菌的MIC和MBC.结果表明:6种中草药通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其抑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6种中草药通过两种粉碎方法处理后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水煎煮法,而且药物粉碎颗粒的大小与药物抑菌效果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
1当前禽病的形势和特点●疾病多,品种全,损失大。●老病未除,新病又添;病毒变异,防不胜防。●条件性致病菌横行,形成并发症、继发症。●疾病非典型化、重叠化,造成诊断、防治复杂  相似文献   
66.
宋漳 《林业科学》2001,37(6):66-70
从福建省南平市桔蚜虫尸上分离的一株镰刀菌 ,病原鉴定为镰刀菌属 (FusariumLinkexFn)的砖红镰孢 (FusariumlateritiumNees .)。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 ,10~ 3 5℃均可生长 ,生长适宜温度为 2 0~2 6℃ ,2 5℃下培养 3d后可产孢。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 2 0~ 2 5℃ ,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96%~ 10 0 %。对桔蚜若虫的毒力测定表明 ,砖红镰孢对桔蚜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其LC50 为 2 71× 10 7个孢子·L- 1 ,LT50 为2 2 1~ 6 3 4d(在 1 0× 10 1 1 ~ 1 0× 10 7个孢子·L- 1 浓度下 )。用砖红镰孢菌液田间防治桔蚜 ,死亡率达91 80 %。  相似文献   
67.
2009—2013年,笔者针对四川省新鹿药业有限公司养鹿场每年5~8月梅花鹿仔鹿以拉白色糊状样粪便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改进了防治措施并取得显著效果。该养鹿场每年出生150余头仔鹿,发病率7%,病死率35%,通过进一步改进防治措施,特别是将添加氟哌酸改为四味穿心莲散,改进患病鹿只治疗方案,显著降低了发病率,显著提高发病仔鹿治愈率。发病率降为4%,治愈率提高为80%,仔鹿成活率提高到93%。  相似文献   
68.
大鲵嗜水气单胞菌全菌灭活苗的初步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水病为人工饲养的大鲵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主要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能引起多种动物的疾病,该病原菌涉及面广,传播迅速,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很高,给人类和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69.
利用注射、口服、创伤浸泡和非创伤浸泡4种方法研究了腐败假单胞菌等4种致病菌对中华绒螯蟹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河蟹细菌性疾病以创伤感染为主。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蟹体受伤,尤其是在蜕壳及气候、水质条件变化等易感染期更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70.
<正> 二龄青鱼疾病较多,尤其是出血病、肠炎病危害更大,使其成活率一般仅有20%左右,严重阻碍了青鱼养殖生产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浙江省卫生实验院流行病组和五十年代末期,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先后对青鱼传染性肠炎病致病菌进行过研究。我们自1978年以来,先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原研究、疫苗制备及生产性免疫防病等试验研究,并结合生产利用青鱼出血病、肠炎病灭活疫苗对二龄青鱼进行免疫预防注射,成活率一般可达70%以上,效果显著。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