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林业   9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5篇
  17篇
综合类   47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03篇
畜牧兽医   108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究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增殖、凋亡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含0(A组),25(B组),50(C组),75(D组)和100μg/mL(E组)苦参碱的培养基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BMECs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苦参碱对BMECs凋亡的影响,并检测苦参碱对BMECs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对BMECs中Caspase-3、p53、STAT1和SOCS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用药5d时,低质量浓度(25和50μg/mL)苦参碱对BMECs增殖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75和100μg/mL)苦参碱对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B~E组BMECs的凋亡率均极显著高于A组(P0.01);B~E组BMECs培养上清液中NO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明显高于A组。B~E组BMECs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比A组高,其中C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B~E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极显著高于A组(P0.01),E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极显著高于A组(P0.01),各组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与A组相比,苦参碱上调了B~E组BMECs中Caspase-3、p53、STAT1和SOCS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论】低质量浓度苦参碱能够促进BMECs增殖,高质量浓度苦参碱则会抑制BMECs增殖;不同质量浓度苦参碱均可提高BMECs的抗氧化能力,其中50μg/mL苦参碱提高BMECs抗氧化能力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32.
鸭瘟又称为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和雁等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软弱、下痢、流泪、部分病鸭头颈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以血管损伤、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糜烂、淋巴器官受损和实质器官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特征。本病病原俗称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 DPV)或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 DEV),一般认为只有一种血清型。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于2011年将该病原种名改为鸭疱疹病毒1型(Anatidherpesvirus 1, AnHV1),将其归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马立克氏病毒属。该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中过滤性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120-180纳米,有囊膜,病毒核酸型为DNA。病毒在病鸭体内分散于各种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其中以肝、肺、脑含毒量最高。  相似文献   
33.
<正>犬脾脏破裂常发生于各种撞击、跌落及咬斗,多数犬出现意外撞击造成脾脏破裂时,其临床症状往往会被外伤、出血、疼痛等其他临床症状所掩盖,如果不能快速及时地进行诊断,往往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机,甚致导致死亡。临床中可以使用超声、X光等非侵入性的诊断手段进行及时确诊。1病例情况泰迪犬,2岁,雌性,未绝育。主诉:就诊前一天晚上在小区内追逐一只小猫,与一电动车发生碰撞,碰撞时狗狗大叫一声后躲进小区花园内,因为电动车  相似文献   
34.
The experiment was aim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daidzin and genistin on proliferation of goat mammary gland epithelial cells, the test was adopted the method of MTT.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ng level of concentration had more effects on cells than the μg level of concentration. And when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the two materials for 48 h, the effects were greater than for 24 and 72 h. The highest poteney was detected in daidzin (10 ng/mL) and genistin (10 and 100 ng/mL)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的种类、结构和分子量,贮存蛋白在家蚕等不同昆虫体内的表达差异及调控研究进展;总结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所具有的作为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储存库、参与昆虫新表皮的形成、载体运输、抗逆免疫,以及参与卵的形成和成虫蛋白的合成等功能;展望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今后的研究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36.
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溶血性及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勇  秦枫  唐肖雷 《湖北农业科学》2011,(23):4905-4907
通过常规正丁醇法提取,大孔树脂层析分离纯化得三七(Panax notoginseng)总皂苷;通过溶血试验测定红细胞溶血率;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测定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的生物免疫活性。结果表明,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溶血性较小,且均能显著促进ConA和LPS诱导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其免疫增强作用以三七主根总皂苷的效果较好。表明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安全性好,能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37.
胎盘免疫调节因子(placenta immunoregulating factor,PF)是从胎盘提取的小分子多肽,对病毒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检测牛(Bos taurus)和绵羊(Ovis aries)胎盘免疫调节因对人(Homo sapiens)胰腺癌细胞(pancreatic cancer cells-Ⅰ,PANC-Ⅰ)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本研究对从屠宰场获得的牛和绵羊胎盘进行分离,利用双酶水解法制备PF,将质量浓度为100~2 000 ng/mL的牛、羊PF作用于体外培养的PANC-Ⅰ细胞,以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甲酯基)-2-(4-磺苯基)-2H-四唑(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MTS)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对PANC-Ⅰ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利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添加PF对PANC-Ⅰ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PS3)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基因(cyclin-dependent kinaseinhibitor 1A,P2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7.11 g绵羊胎盘制得0.588 mg PF,6.61 g牛胎盘制得0.312 mgPF,胎盘质量与所得PF的质量比约为20 000∶1.在体外培养的PANC-Ⅰ细胞培养液中添加PF,从形态上观察,牛羊PF对PANC-Ⅰ细胞没有明显的影响.绵羊PF处理后PANC-Ⅰ细胞增殖抑制率为9.75%~22.89%,牛PF处理后PANC-Ⅰ细胞增殖抑制率为-3.81%~23.56%,增殖抑制率最显著的绵羊PF浓度为500 ng/mL,牛PF浓度为1 000 ng/mL.绵羊PF在浓度为500 ng/mL时,PANC-Ⅰ细胞的PI和SPF最低,而牛PF各浓度下的胰腺癌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和增殖活性(S-phase fraction,SPF)没有明显的变化.同时,牛羊PF对PANC-Ⅰ细胞的迁移能力无显著影响.牛羊PF使PANC-Ⅰ细胞P53表达上调而P21表达下调.上述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下,PF对体外培养的PANC-Ⅰ细胞增殖有负调控作用,且牛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不同,可能因为其存在的活性成分有区别.本研究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8.
试验旨在探索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入侵宿主脾脏组织中引发的免疫应答途径。首先利用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HN01菌株)感染小鼠,建立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之后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感染小鼠与正常小鼠的脾脏转录组数据,并使用COG、KOG、eggNOG、GO、KEGG数据库对测序结果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功能注释与分析,同时对于显著富集到关键免疫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STRING软件和KEGG mapper进行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核心通路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最后选取关键的10个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感染组中筛选出3 380个差异表达基因(P<0.01,log2|FoldChange|≥0.5),其中1 691个基因上调,1 689个下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组脾脏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发挥信号转导的功能,其主要参与的生物途径包括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互作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约28个核心差异表达基因,结合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后,其中9个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测序一致,分别是C3、Cd4、Cxcl13、LckGnai1、Grap2、IL-6、Cxcr6及Serping1基因。本研究初步证明了脾脏在抵抗多杀性巴氏杆菌入侵中参与了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为进一步研究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9.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维生素E缺乏对雏鸡生长性能、脾脏组织和脾脏淋巴细胞形态结构、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选取1日龄雄性雏鸡160羽,随机分为2组,饲粮维生素E缺乏试验组的预混料中不添加维生素E,对照组额外添加维生素E(30 mg/kg),每组各80羽,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试验组雏鸡平均日增重低于对照组(P<0.05),耗料增重比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雏鸡脾脏组织和脾脏淋巴细胞中维生素E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雏鸡脾脏组织和脾脏淋巴细胞结构出现损伤;试验组雏鸡脾脏淋巴细胞中Caspase-3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雏鸡脾脏淋巴细胞中Bcl-2的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p53和Caspase-3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维生素E缺乏将导致雏鸡生长性能显著降低;维生素E缺乏通过提高脾脏淋巴细胞中Caspase-3活性,影响Bcl-2、p53和Caspase-3基因表达诱导脾脏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0.
<正>犬淋巴外渗常发生于钝力作用致使皮下结缔组织淋巴管断裂时,常发部位为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较丰富、淋巴管含量多的地方,例如肩前、胸前、股前等[1]。淋巴外渗形成肿胀的时间通常为3~7 d,皮肤紧张性与正常皮肤无较大差异,穿刺液呈黄色清亮的血浆样,发病部位通常无热痛等基本表现,一般不出现全身反应[2]。血肿肿胀迅速,肿胀部位因充满血液故初期有波动感,血液凝固后局部坚实。含有丰富血管、淋巴管的结缔组织发生挫伤时常容易造成血肿混合淋巴外渗,临床表现为肿胀内的液体呈暗红色,无坚实感,穿刺液内含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