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7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50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为了解北疆地区某规模化牛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规律,试验统计了该场2016—2020年各月份、胎次、产奶量、不同分娩情况、不同发病原因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同时对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与胎次、产奶量、分娩情况和发病原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9月份(夏季)和1—2月份(冬季)是奶牛子宫内膜炎高发月份;3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平均发病率最高,为49.86%;产奶量>7 000 kg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平均发病率最高,为44.05%,产奶量越高,发病率越高;早产奶牛的子宫内膜炎平均发病率最高,为47.66%;病原微生物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不同产奶量、不同分娩情况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分别呈极强正相关、强正相关,而不同胎次、不同发病原因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均呈弱负相关,其中夏冬季、3胎、高产奶牛和病原微生物是引起奶牛发生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说明在生产中应加强产犊时间调控、高产奶牛产后能量供应、早产奶牛产后护理及消毒,减少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02.
胎次、配种及分娩月份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福建某种猪场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14 466窝二元母猪,分析其繁殖性能,研究不同胎次、选配月份、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胎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配种分娩率显著高于1胎(P0.05);5月份配种、9月份分娩的母猪生产性能最低;6~8月份因高温应激导致正常发情率比较低、返情率比较高,11~12月份配种的母猪繁殖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603.
胎次、配种季节对丹系长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丹系长白母猪288个生产记录统计分析丹系长白母猪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窝重、断奶窝重随着胎次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第5胎次达到高峰,以后随着胎次的增加繁殖性能缓慢下降。冬季配种的母猪窝总产仔数最高,夏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高。  相似文献   
604.
通过研究不同胎次荷斯坦牛泌乳量的变化规律,为云南地区牧场生产规划提供依据.本研究采集相同饲养条件下150头荷斯坦牛泌乳量数据,分析胎次对泌乳期、不同泌乳阶段、不同泌乳月的日均泌乳量的影响,寻找胎次与泌乳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胎次对整个泌乳周期、泌乳阶段、泌乳月的日均泌乳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日均泌乳量以...  相似文献   
605.
长白猪早期的健康成长对其育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与长白猪早期体重有关的影响因素,分析在生产中如何利用好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开展长白猪的生产管理.本研究对正阳储美种猪场2008~2010年所记录的初生重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仔猪的初生重极显著地高于母仔猪(P<0.01),2008年的初生重极显著地高于2...  相似文献   
606.
为了对杜洛克猪繁殖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分析非遗传因素分娩季节及胎次对繁殖性状的影响,试验整理了陕西省某核心育种场2009—2020年杜洛克母猪繁殖性状数据,利用DMU软件估计各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结合R软件中aov函数对非遗传因素季节和胎次进行方差分析,研究遗传参数和非遗传因素对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杜洛克猪除妊娠周期为中等遗传力性状外,其余繁殖性状遗传力均在0.01~0.05之间,且总产仔数与产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初生窝重之间为遗传正相关,妊娠周期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死仔数、弱仔数、初生窝重之间呈遗传负相关。分娩胎次对杜洛克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初生窝重、妊娠周期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季节仅对死胎数、死仔数、妊娠周期3个性状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冬季损失的仔猪数最少,死仔数和死胎数显著低于春季、夏季、秋季(P<0.05),春季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和初生窝重显著高于夏季、秋季、冬季(P<0.05),冬季妊娠周期显著长于春季、夏季、秋季(P<0.05)。分娩胎次为2胎次时的死胎数、死仔数、弱仔...  相似文献   
607.
[目的]研究黄淮山羊产羔数与胎次的关联性。[方法]对71只黄淮山羊母羊1~5胎次的产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平均胎产羔数≤2和最高胎产羔数≤2的母羊归类为低产群体(n=37),将平均胎产羔数>2的母羊归类为高产群体(n=34),比较分析不同胎次与产羔数之间的关系。[结果]黄淮山羊平均胎产羔数2.56只,高产母羊群平均胎产羔数3.66只,低产母羊群平均胎产羔数1.66只。总体来看,母羊总群体和高产母羊群平均胎产羔数随着胎次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产羔数峰值均处于第3胎与第4胎之间。母羊总群体和高产母羊群产羔数与胎次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753X-0.096X2+1.394和Y2=1.497X-0.196X2+1.400。[结论]黄淮山羊高产母羊群在第1~2胎便表现出良好的繁殖性能,母羊总群体、高产母羊群的产羔数随着胎次增加呈现倒“U”形,低产母羊群产羔数受胎次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08.
旨在揭示松辽黑母猪繁殖性能,确定繁殖性能最优的松辽黑母猪产仔季节和胎次组合,试验选择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飞马斯牧业有限公司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的126头221窝松辽黑母猪的繁殖记录,采用SPSS 26.0软件邓肯法多重比较分析不同产仔季节和胎次与松辽黑母猪繁殖性能的关联性,以期在吉林省饲养条件下提高松辽黑母猪育种效率和生产水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春夏秋冬四季中,松辽黑母猪四季间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春季产仔性能最高,其次为冬季和夏季,秋季产仔性能最低;春季和冬季产仔的松辽黑母猪初生窝重、3周龄窝重和断奶窝重、断奶仔猪数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四季间松辽黑母猪的初生重性状间未存在显著差异(P>0.05)。松辽黑母猪第3胎次和4胎次的总产仔数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松辽黑母猪第3胎次的产活仔数显著高于第2、5胎次(P<0.05),极显著高于第1胎次和6胎次(P<0.01);第3胎次的断奶仔猪数性能最高,且显著高于第1胎次和6胎次(P<0.05);第4胎次的总产仔数、3周龄重、3周龄...  相似文献   
609.
研究不同胎次、妊娠天数、围产时间、犊牛初生重及月份与奶牛产后疾病的相关性,为降低奶牛产后疾病发病率提供参考。本文调查了宁夏某场2 975头中国荷斯坦牛不同胎次、妊娠天数及月份等对奶牛产后疾病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炎、蹄病及产后瘫痪的影响程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胎衣不下、乳房炎、蹄病和产后瘫痪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但对子宫炎发病率的影响不明显,其中第6胎奶牛的产后发病率最高。5-7月份奶牛产后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妊娠天数和奶牛进入围产圈时间的增加使得产后疾病的发病率降低。犊牛初生重的增加使得奶牛胎衣不下和产后瘫痪的发病率升高。患胎衣不下导致乳房炎和子宫炎发病率增加,患蹄病导致胎衣不下、乳房炎和子宫炎发病率增加,产后瘫痪导致胎衣不下、乳房炎发病率增加。不同胎次、妊娠天数、产犊月份、围产时间和犊牛初生重对奶牛产后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炎、蹄病和产后瘫痪有一定的影响,且产后疾病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10.
为研究胎次及分娩季节对不同杂交模式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根据新疆某猪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大约克夏、大长、长大、杜长大共8 461窝繁殖记录,统计分析胎次及分娩季节对不同杂交模式母猪总产仔数、健仔数、死胎数、畸形和初生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总产仔数、健仔数及初生窝重均随着胎次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7胎繁殖性能较好,均在5胎达到高峰,5胎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及初生窝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死胎数10胎最高,畸形数1胎最高;春季母猪的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最大且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夏季的初生窝重最大且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秋季母猪的产死胎数最多;4~6胎杜长大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和初生窝重均最高,总产仔数高于大长母猪(P<0.05),健仔数和初生窝重高于大约克夏(P<0.05)。综上所述,母猪的繁殖性状受到胎次、分娩季节和品种杂交效应的综合影响,生产中需要加强初产和8胎以上高胎龄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及时淘汰高胎龄母猪,以维持最佳胎次结构,并可提高母猪3~7胎龄在猪群中的占比,调整配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