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36篇
  24篇
综合类   949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206篇
畜牧兽医   3329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皱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真胃绞病,特别是左变位,本人曾经用“滚转法”结合中药治疗奶牛80例,左变位治愈65例。  相似文献   
992.
鸡的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而鸡的小肠球虫病主要是寄生在小肠黏膜的堆型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在夏季高温季节,小肠球虫常与坏死性肠炎混合感染,造成鸡群的死淘率增高,料肉比增加,饲养周期延长,养殖成本加大,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93.
猪细菌性腹泻疾病临床中很常见,危害严重,但因其病原不同,患猪临床表现形式及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只有准确进行鉴别,才能有效进行治疗,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 1仔猪黄痢 该病的病原为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病猪和带菌猪为主要传染源.仔猪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和水源以及带菌母猪的皮肤和乳头等感染.仔猪黄痢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特别是1~3日龄为最易发病时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严重时可以高达50%.  相似文献   
994.
<正>1寄生虫的隐性感染在笔者的多年实践中,这种情况能约占40%最常见的是慢性小肠球虫和绦虫的感染。下面以慢性小肠球虫为例,做具体的介绍:180天左右的商品蛋鸡,精神,采食量,饮水量基本正常,产蛋率在80%左右,蛋壳颜色,形状均正常,粪便个别干硬,如细丝状,零星可见肉丝粪,无其他症状。剖检:在十二指肠,空肠段,常见针尖状出血点  相似文献   
995.
马(包括驴、骡)小肠炎通常是指十二指肠、空回肠段肠黏膜及深层组织发生水肿性炎症。  相似文献   
996.
<正>肠毒综合征是商品肉鸡养殖户并不陌生的疾病之一。它是由病原微生物(梭菌、小肠球虫、肠道病毒等)、饲料营养(饲料霉菌毒素含量过高导致的腹泻,饲料中无机盐超标导致的高渗性腹泻,饲料突然改变或不适应导致的腹泻)、外界  相似文献   
997.
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细菌引起的牛、羊传染病,包括羊快疫、恶性水肿、肠毒血症、猝狙、黑疫和羔羊痢疾。这类疾病的发生和死亡均很快,对养羊业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998.
<正>2014年8月,在门诊接到一例病例,畜主反映:近一月来猪群出现稀泻,尤其是断奶后40kg以内的保育猪,出现渐进性消瘦,减食或不食,饮水减少,体温基本正常,病程达10~15d,之后出现死亡,已经死亡十几头,损失惨重。经畜主介绍,出现此种症状的猪主要是断奶后的仔猪,50kg体重以上的猪没有出现此类症状。经仔细了解发现,该户是在新购进一批饲料后发生以上症状的,同时,该户邻居饲喂该种饲料后也出现稀泻现象,  相似文献   
999.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后仔猪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致病性大肠杆菌除含内毒素外 ,还有神经毒素。毒素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及血管 ,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 ,是危害仔猪的重要疾病之一 ,常给饲养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 流行病学 该病多发于断奶后体重 10~30 kg的肥胖幼猪 ,以 4~ 5月份和 9~ 10月份 ,尤以气候突变和阴雨后多发 ,呈地方性流行。该病又多发于饲料比较单一而缺乏矿物质 (主要为硒 )和维生素 (主要为 B族及维生素 E)的猪群 ,发病率一般低于 30 %,而死亡率高达 80 %以上。2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减食或拒食 ,脸部…  相似文献   
1000.
肠变位病例,特别是马鹿发生肠变位并发生肠破裂的报道比较少见.肠变位在临床上分肠缠绕、肠扭转、肠嵌闭、肠套迭.此病多为个别发病,发病率低,而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多以死亡为转归.1997年10月20日,吉林地区某鹿场发生马鹿肠变位并发肠裂病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