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为了初步探索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在鹿科动物上的遗传多态性,试验采集56头甘肃马鹿的血液样品,采用PCR-SSCP和克隆测序的方法对MyoG基因(GenBank登录号:FJ746497)5′UTR部分序列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及序列变异分析。结果表明:①引物P1的PCR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经克隆测序分析,在5′UTR -237 bp处存在G→A的转换变异,该位点表现为AA、AB和BB 3种基因型,由A和B 2个等位基因控制;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AA基因型频率最高,A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该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0.194)为低度多态(PIC<0.25);经TFSEARCH 1.3分析软件预测发现,该变异可能减少了1个Sp1转录因子。②引物2的PCR扩增片段检测到1个SNP多态位点(—46 bp,G→A),表现为CC、CD和DD 3种基因型, 基因型频率分布为CC>CD>DD,该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0.266)为中度多态(0.25<PIC<0.5),但该变异并未引起潜在调控元件及蛋白质结合位点的改变。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MyoG基因SNPs位点与甘肃马鹿胴体、肉质性状的关联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注射促性腺释放激素,克服了长毛兔公兔“夏季不育”问题,有效率达95.65%,治愈率达91.3%。夏季1次自然交配的受胎率为50%,达到了历年来全年重复自然交配平均受胎率的相同水平。本试验所用方法简单,不需复杂设备,费用低廉,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3.
对经含 Mn9(Ⅰ组)、59(对照组)、209(Ⅲ)PPm 日粮处理的产蛋母鸡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中 LH,雌激素和孕酮的合量。结果表明:血浆 LH 的平均值,实验各期Ⅰ组是2.24±0.18ng/ml,对照组是2.59%±0.22ng/ml,Ⅲ组是1.91±0.09ng/ml,Ⅲ纽非常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排卵用期中Ⅰ组为1.54±0.21ng/ml,对照组为1.75±0.26ng/ml,Ⅲ组为1.41±0.24ng/ml;血浆雌激素平均值,实验各期对照组是161.20±8.36pg/ml,高于Ⅰ组的102.39±5.72pg/ml(P<0.01)和Ⅲ组的120.52±7.75pg/ml(P<0.01),排卵周期中对照组为82.84±10.37Pg/ml,高于Ⅰ组的61.82±7.09和Ⅲ组81.04±12.22pg/ml;血浆孕酮平均值,实验各期Ⅰ组为1.28±0.12ng/ml,低于对照组的1.77±0.11ng/ml(P<0.01)和Ⅲ组的1.58±0.10ng/ml(P<0.05),排卵周期中Ⅰ组是三组中最低的;在排卵周期中各组都在排卵前8小时出现血浆雌激素峰值,在排卵前4小时出现血浆 LH、孕酮峰值,但Ⅰ、Ⅲ组的血浆 LH,雌激素和孕酮峰值水平与对照组比,明显降低,这可能是由于 Mn 缺乏或过多引起产蛋率下降的原因。本文还对高 Mn 或低 Mn 日粮引起血浆 LH 水平下降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4.
人参二醇组皂苷对不同龄大鼠LH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人参二醇皂苷促进机体血浆睾酮水平增高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不同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人参二醇皂苷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提取大鼠脑垂体总RNA,以LH-β为探针,进行Dot blot杂交.结果:a.经PDS灌胃大鼠,无论是幼龄组还是成龄组大鼠脑垂体LH-β mRNA表达均强于其同龄对照组,尤其是幼龄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b.3周龄PDS组大鼠睾丸重量较同龄对照组增加15%.结论:人参二醇皂苷可促进雄性大鼠脑垂体LH-β mRNA表达增强,表明垂体促性腺细胞内LH-β mRNA含量增高,后者可通过垂体性腺轴系统发挥作用而促进血中睾酮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45.
 以人肝cDNA为模板克隆了人血小板生成素(Human Thrombopoietin,hTPO)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带有新霉素抗性基因(neo)筛选标记的pcDNA3.1(+)-hTPO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293T细胞,用鼠抗人TPO 单抗Western blot 检测 TPO蛋白的瞬时表达;再将重组质粒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应用400 μg/mL的G418筛选克隆,经PCR及Western blot验证,获得了3株hTPO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的CHO细胞系,为获得大量蛋白并进行活性功能试验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将70日龄星杂“579”小母鸡120只,随机分成A、B、C三个组。C组为自然光照组,A、B两组分别以32和8~(lx)的强度补充光照,使其每天的光照时间达14h。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三组鸡在100~180日龄期间外周血浆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和甲状腺素(T_4)的水平。结果表明,B组鸡LH增加最显著,其峰值(149日龄)与基础值(100日龄)相比,增长率为231.4%,且与开产期早、产蛋量多关系最密切;A组鸡T_4水平显著增高,但其产蛋量相对降低,从而提示降低T_4水平及代谢率对产蛋可能有利;补充光照能促使外周血浆E_2峰值的出现早于自然光照组,但峰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光照能促进鸡的性成熟,而光照刺激鸡产蛋似乎与E_2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7.
为研究菟丝子黄酮对双酚A(BPA)干扰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激素分泌的缓解作用,以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为对象,采用1μg/mL~500μg/mL的菟丝子黄酮与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细胞共同培养24 h,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确定菟丝子黄酮对TM3细胞的安全剂量。然后采用1μmol/mL~200μmol/mL的双酚A干扰TM3细胞24 h,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通过TM3细胞的相对存活率,确定BPA最适染毒剂量;最后先用菟丝子黄酮和TM3细胞共同培养4 h后,再用BPA干扰TM3细胞24 h。通过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睾酮(T)和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并分析菟丝子黄酮对BPA干扰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激素分泌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250μg/mL~400μg/mL的菟丝子黄酮(等差法)对TM3细胞作用24 h后,有极显著的增殖效果(P<0.01);80μmol/mL的BPA对TM3细胞作用24 h后,细胞存活率为81%,可作为最适染毒剂量;菟丝子黄酮保护4 h后,再用BPA干扰12 h、24 h后,不同浓度的菟丝子黄酮可显著升高TM3细胞睾酮和黄体生成素的水平(P<0.05)。说明菟丝子黄酮对BPA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异常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奶牛黄体是奶牛排卵后,在促黄体生成素的继续作用下,原来生成卵泡处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酮,对垂体、生殖道和大脑皮质起抑制作用。如果黄体长期存在,奶牛不再出现发情,受胎后黄体直到分  相似文献   
49.
1发情特点发情持续时间短。家畜发情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多少有关。母牛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含量低,具有促进卵子发育和发情的作用,而母牛垂体前叶分泌的促黄体生成素较高,具有促进卵子成熟和排卵的作用。所以母牛发情  相似文献   
50.
心钠素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胞内分泌及周身分泌而产生的心源性的肽类激素,也称心房利钠多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ANP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心房肌细胞的胞浆中,具有强大的利钠、利尿、扩张血管、减少血容量、降低血压、参与水盐代谢的作用,此外ANP在肺循环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组胺、5-HT等引起的肺动脉和支气管收缩,同时还具有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而改善肺通气防止肺水肿发生的功能;在脑组织视上核,ANP提高渗透压阈值,抑制渴阈从而使机体适应提高了渗透压的内环境;在胰脏,调整胰腺内分泌,促进胰腺外分泌,从而促进消化功能;在胃肠道促进对盐的吸收,从而促进吸收功能;还具有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增强免疫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