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213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20篇
  32篇
综合类   1082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170篇
畜牧兽医   392篇
园艺   245篇
植物保护   20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美洲鲥鱼循环水清洁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洲鲥鱼(Alosa sapidissima)隶属于鲱形总目、鲱形目、鲱科、西鲱属。英文名(Americanshad),是世界上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一种鲥鱼,其生长在北纬45°的水域,比长江鲥鱼生长的纬度(30°)高、生长水温较低,美洲鲥鱼刺少、鳞软、脂多,以鲜、嫩、  相似文献   
992.
刘瑞棠 《河北渔业》2011,(10):28-29
美洲黑石斑鱼隶属艏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俗称鱼会鱼,是名贵的海水养殖鱼类。它具有抗病能力强、病害少、生长快等优点,是海水养殖开发理想的品种之一。美洲黑石斑鱼营养丰富、美味、市场经济价值昂高、极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993.
994.
美洲红点鲑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流变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测定美洲红点鲑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同时测定5.75s-1,9.60s-1,11.50s-1,23s-1,46.0s-1,115.0s-1,230.0 s-1 7个切变率全血粘度和230s-1切变率测定血浆粘度。并统计分析生理和生化指标与全血粘度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全血粘度主要因子为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p)、血清胆固醇(Cho),而影响血浆粘度的主要因子是红细胞压积(HCT)。  相似文献   
995.
中美山杨组织培养芽分化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影响山杨组织培养芽分化的各主要因素,包括繁殖材料的取材时间、外植体类型、取材部位、接种母树年龄、初始培养基和消毒剂等。同时,研究了在初始芽分化阶段各无性系的差异。通过研究优化了山杨组织初培养,为山杨组织培养成功和大量快速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养殖中患有“突眼症”的美洲黑石斑鱼(Centropristis striata)的症状表现为眼球白浊、充血、异常增生.从眼球病灶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株优势菌,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菌落中部隆起,黄色,有黏性,杆状菌,端生单鞭毛,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定名为CJG01.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对美洲黑石斑鱼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引起幼鱼眼球突出、脱落,肌肉溃烂,骨胳外露.解剖感染组的幼鱼发现,患病幼鱼的肝脏、肾脏红肿,脾脏肿大,肠道内有淡黄色液体.其半致死浓度LD50为2.67× 105 CFU/ml.API 20NE快速鉴定及相关生理生化实验结果显示,菌株CJG01的生长温度为28-37℃,最适温度为28℃,在含盐量为0-5%之间的TSB培养基可生长,对弧菌抑制剂O/129敏感,氧化酶反应阳性,鸟氨酸脱羧酶反应阳性,V-P反应阴性,可同化甘露醇、麦芽糖、苹果酸,不能同化葡萄糖、阿拉伯糖、甘露糖、癸酸、已二酸、柠檬酸、苯乙酸等,菌株CJG01的生理生化特性与哈维氏弧菌(Vbrio harveyi)一致.对病原菌的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菌株CJG01与哈维氏弧菌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9%.药敏实验证实,该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诺氟沙星、青霉素、多粘菌素B、阿奇霉素等药物不敏感,对头孢唑林、恩诺沙星、链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药物中度敏感,对抗生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新生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呋喃唑酮、利福平、四环素、米诺环素等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997.
狼尾草属为禾本科1 a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植物在饲用、保护生态、观赏等方面均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探讨狼尾草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遗传结构及进化特征,基于基因组浅层测序技术获得狼尾草属9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对其组装与注释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1)9种狼尾草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均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其大小在137 929~138 554 bp之间。叶绿体基因组GC含量范围为38.6%~38.7%,其中IR区GC含量最高,为44%~44.1%,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无明显差异,在IR/SC交界区表现出微小差异。(2)共注释113个基因,包括78个编码蛋白基因、31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对序列进行简单重复序列检测,共检测到389个SSRs位点,其中单核苷酸重复数量最多,而在非简单序列重复检测中,串联重复所占比例最高。(3)变异位点主要存在于叶绿体LSC和SSC区,筛选出9个差异较大的区域,可作为狼尾草属植物的潜在遗传标记。(4)基于31条狼尾草属植物样本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构建了狼尾草属系统发育树,结果形成两大分支,阐明了狼尾草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本研究可为狼尾草属植物的分...  相似文献   
998.
为探明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雌鱼发育后期卵巢内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提高卵子受精率,采用生化分析、酶联免疫吸附及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性腺发育期Ⅳ期和Ⅴ期的卵巢内氨基酸、脂肪酸、卵黄蛋白原(VTG)和组织蛋白酶D(CTSD)含量及其mRNA表达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Ⅳ期卵巢中水分含量(75.73%)显著低于Ⅴ期(90.64%)(P<0.05),而粗蛋白含量(16.07%)、粗脂肪含量(2.86%)和粗灰分含量(1.28%)均显著高于Ⅴ期 (5.83%、1.25%、0.81%)(P<0.05)。在Ⅳ、Ⅴ期卵巢内各检测出18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8.64%和8.13%);8种必需氨基酸中,Ⅳ期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Ⅴ期 (P<0.05),且二者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色氨酸;Ⅳ期氨基酸总量(TAA)、半必需氨基酸(HEAA)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NEAA)均显著高于Ⅴ期(P<0.05)。两期卵巢内共检测出19种脂肪酸,Ⅳ期C17:0、C20:1n9、C20:4n6和C20:5n3含量显著高于Ⅴ期(P<0.05);其中∑MUFA、∑PUFA、∑UFA、∑n3PUFA和EPA+DHA含量均大于Ⅴ期,∑UFA (70.54%)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Ⅳ期卵巢中VTG含量高于Ⅴ期,但不显著(P>0.05);而Ⅳ期卵巢中CTSD含量明显比Ⅴ期低 (P<0.05)。Ⅴ期卵巢VTG 基因表达量是Ⅳ期的13.88倍(P<0.05) ;而Ⅴ期肝脏内VTG 基因表达明显低于Ⅳ期(P<0.05),是Ⅳ期的25%。从Ⅳ期至Ⅴ期,卵巢中CTSD mRNA表达出现下调,肝脏中CTSD mRNA表达出现上调,但均不明显。因此,当前养殖条件下,美洲鲥雌鱼亲本后期发育过程中,卵巢内营养物质积累不均衡,建议适当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限制性氨基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及含量较低的赖氨酸、苏氨酸比例和调高多不饱和脂肪酸C20:3n6、C20:4n6(AA)、C22:6n3(DHA)和C20:5n3(EPA)比例,降低C18:2n6c的比例,保证卵巢后期发育所需营养的均衡。  相似文献   
99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设施蔬菜栽培在临海市的大面积发展,也为蔬菜病虫害周年为害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越冬场所.据调查,近15年来在本地蔬菜上新发生的病虫害达十几种之多,其中影响较大、为害较重的主要有:西瓜细菌性褐斑病、西兰花球茎黑心病、美洲斑潜蝇和烟粉虱等.现将上述病虫害的发生为害特点和防治技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美洲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俗称蔬菜斑潜蝇、蛇形斑潜蝇、甘蓝斑潜蝇等.我国1994年在海南首次发现后,现已扩散到除西藏等少数地区以外的全国各地,尤其是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发生严重.寄主作物可达130多种,其中以豆类、瓜类、茄果类(甜、辣椒除外)、伞形花科、菊科等受害最重,受害率30%~100%,减产30%~4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