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酸预处理改善玉米秸秆酶水解性能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在稀酸预处理提高玉米秸秆在纤维素酶酶解阶段提高纤维素转化率的机制,利用一系列的检测方法:FT-IR、XRD、SEM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分析了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在形态学和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的变化.在经过稀酸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在纤维素酶酶解阶段其纤维素转化率有较大的提高,经过170℃,60 min,固液比1∶15(g∶mL),1.00 g/mL酸质量浓度的条件预处理后,从31.88%提高到95.74%.XRD结果显示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结晶度有所增加,从原料的37.8%增加到58.7%,但是当预处理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结晶度没有较大的变化,基本维持在58%.玉米秸秆的表面结构在稀酸预处理后,原来的光滑表面变得粗糙、多孔,这样的表面有利于纤维素酶与玉米秸秆的接触,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比表面积有很大程度的增加,经过170℃,60 min,固液比1∶15,1.00g/mL酸质量浓度的条件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比表面积从0.329 m2/g增加到2.878 m2/g,这都有利于改善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作用,增加纤维素转化率.  相似文献   
2.
以黄杨木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水热处理工艺(温度分别为140、160、180℃,水热处理时间为4 h)对黄杨木进行改性,用色度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与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黄杨木材色及内部化学成分进行测定与表征,分析不同温度对黄杨木材色和化学成分的影响,阐明了水热处理在黄杨木改性方面的优势。分析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增加,黄杨木表面颜色逐渐加深,180℃水热处理能增加黄杨木材色的均匀性;当温度为160℃时,位于1732 cm-1处的乙酰基和1370 cm-1处的甲烷基团消失,黄杨木中半纤维素最先发生降解;但当温度达到180℃时,在1057 cm-1处生成新的表征紫丁香基的特征峰;纤维结晶度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室温、140、160、180℃处理条件下的结晶度分别为45.59%、61.75%、62.80%、30.20%。  相似文献   
3.
电子束辐照对壳聚糖分子量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子束辐照降解壳聚糖,并利用体积排阻色谱-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FTIR光谱仪、X衍射仪对辐照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壳聚糖的分子量逐渐降低;颗粒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5~ 300kGy的辐照剂量范围内,电子束辐照对其结构、脱乙酰度和结晶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再生季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在不同生态区的差异,并从淀粉结构与性能角度揭示其差异机理,本试验以杂交稻甬优4149、晶两优1468为供试材料,按再生稻栽培模式分别种植于肇庆、长沙、信阳3个生态区,研究了再生季齐稳后温光条件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RVA谱特性及淀粉热性能和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肇庆试验地区的再生季稻米蒸...  相似文献   
5.
基于非晶合金相变的热力学原理:部分晶化非晶合金的晶化即为残留非晶相的转变,其相变热应正比于残留非晶相的相含量,本文导出了部分晶化非晶合金结晶度XC的DSC法测量公式.进一步通过对其100%无定性样DSC曲线的分析发现:部分晶化非晶合金的XC实际上即为其100%无定性样在同样退火条件下的转变分数fC.为了检验这一推论的正确性,本文选用Ni74Si10B16非晶合金淬态样进行了一系列的等温退火处理和等温DSC测试.结果表明:通过DSC法测定部分晶化非晶合金试样的相变热,不仅可以求出该试样结晶度的大小,而且通过对该合金100%无定形试样的DSC曲线分析和跟踪,甚至可以预测和控制该合金一定退火条件下结晶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应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不同水分含量的玉米淀粉颗粒的结晶度进行了研究。只有在玻璃态情况下,淀粉的无定型区域才产生X-射线衍射图样,衍射峰的强度、面积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淀粉的含水量。玉米淀粉颗粒的X-射线衍射图形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微晶区域和无定型区域。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样品的结晶度从小到大,并达到一个平衡值(约45%)。室温下,当水分含量处于低水平时(小于11.25%),玉米淀粉颗粒中的无定型区域处于玻璃态,衍射图形显示的是微晶区域和无定型区域两部分的衍射图形的综合。当水分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时(大于18.55%),淀粉颗粒中的无定型区域处于橡胶态,其X-射线衍射图形仅由微晶区域形成。在较低水分含量时(小于18.55%),由于塑化作用的影响,增大含水量会导致更多的微晶的形成。当水分含量超过18.55%之后,再增大水分,就会导致微晶片层和剩余的无定型片层的同时分解。  相似文献   
7.
西藏吉隆盆地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合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沉积物中黏土矿物具有一定的古环境指示意义。对吉隆盆地中上新世沉积物的研究表明,沉积物的矿物成分主要由黏土矿物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以及长石、石英、方解石及少量的石膏等组成。沉积物的黏土矿物组合指示物源区气候演变经历了从暖湿到冷干的气候波动,显示了古气候由湿润逐渐变为干燥的演化规律。沉积物中伊利石结晶度的测量结果显示了古气候由湿润逐渐变为干燥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对Ni64Si15B21非晶合金条带在250℃不同退火时间下的结晶度进行了测定。得到了结晶与度火保温时间呈抛物线关系的实验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指导藤材的合理利用,缓解日益紧张的木材供需矛盾,采用显微图像分析方法,对3组黎藤试样2m处藤节间与节部的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与统计,并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显示,黎藤节间与节部纤维的长度、宽度、长宽比、腔径、双壁厚分别为981.779和921.271μm、7.786和8.719μm、130.822和113.021、3.716和3.669μm、4.070和5.051μm。由藤芯到藤皮节间处纤维长度和长宽比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节部处纤维长度和长宽比、节间纤维宽度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节间、节部处纤维腔径及节部宽度均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节间处双壁厚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节部处双壁厚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经F检验,在0.05水平上节间与节部处纤维宽度和双壁厚存在极显著差异。平均纤维微纤丝角为42.71°,变化区间在39.38°~46.03°;平均纤维素结晶度为46.96%,变化区间在44.10%~49.82%,且藤皮处结晶度大于藤芯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催化剂(硫酸铜、硫酸亚铁)对氧化淀粉羧基质量分数及结构方面的影响,采用淀粉糊滴定法测定了两种氧化淀粉的羧基质量分数,并比较了其X射线衍射图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结果为:硫酸铜氧化淀粉的羧基质量分数为0.048%,结晶度为33.76%;硫酸亚铁氧化淀粉的羧基质量分数为0.001 7%,结晶度为34.12%。试验表明:硫酸铜对双氧水的催化效果缘于硫酸亚铁;双氧水不能打破淀粉结晶结构,氧化反应主要是在非结晶区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