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79篇
  免费   837篇
  国内免费   2016篇
林业   2592篇
农学   1630篇
基础科学   178篇
  609篇
综合类   14462篇
农作物   736篇
水产渔业   1755篇
畜牧兽医   29200篇
园艺   3042篇
植物保护   1728篇
  2024年   294篇
  2023年   973篇
  2022年   1094篇
  2021年   1038篇
  2020年   977篇
  2019年   1393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986篇
  2016年   1239篇
  2015年   1530篇
  2014年   2817篇
  2013年   2694篇
  2012年   4200篇
  2011年   4048篇
  2010年   3462篇
  2009年   3856篇
  2008年   3795篇
  2007年   3201篇
  2006年   2856篇
  2005年   2450篇
  2004年   1634篇
  2003年   1198篇
  2002年   954篇
  2001年   912篇
  2000年   770篇
  1999年   733篇
  1998年   716篇
  1997年   666篇
  1996年   681篇
  1995年   693篇
  1994年   673篇
  1993年   594篇
  1992年   618篇
  1991年   514篇
  1990年   457篇
  1989年   434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8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贵州自然分布山茶属植物的资源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明态 《贵州林业科技》2005,33(2):26-29,25
介绍了贵州省原生山茶属植物的自然分布及资源现状,共46种4变种。  相似文献   
142.
本文报道了分布于黑龙江省的9种赤蜻:大黄赤蜻(S.uniformeSelys)、半黄赤蜻(S.crceolumSelys)、虾黄赤蜻(S.flaveolumflaveolum(Linnaeus)、褐带赤蜻(S.pedmontanumAllioni)、褐顶赤蜻(S.infuscatumSclys)、黄腿赤蜻(S.imitansSelys)、秋赤蜻(S.depressiusculum)、竖眉赤蜻(S.eroticumeroticumSelys)和达赤蜻(S.danae(Sulzer))。其中黄腿赤蜻为东北新纪录.  相似文献   
143.
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成4株沙门氏菌属特异单抗CB8,de7,cc6,DD4,在免疫转印试验中,证实它们所识别的抗原表位位于鞭毛蛋白上,ELISA相加试验及竞争试验显示,CB8和cc6与de7,DD4识别的抗原表位不同,表明鞭毛蛋白的属共同抗原具有多种表位的特性。用胰蛋白酶消化鞭毛蛋白,SDS-PAGE结果出现两条新带,分子量分别为42000(F42),27000(F27),长时间消化,最终只剩下F27条带,它可抵制该酶的消化。对该酶切样品的免疫转印结果表明,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属共同抗原表位出现于F42和F27上,而相应的沙门氏菌分型H抗原单抗或因子血清识别的表位也在F42和F27上都得到了证实。这为沙门氏菌鞭毛蛋白抗原的多样性及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44.
145.
发病情况 近期本病呈现流行趋势,各种年龄的猫都可感染发病,1岁以下的猫发病最多,尤其是2—5月龄的猫最易感。  相似文献   
146.
辽宁省大连市北三县郊区的某肉鸽专业户饲养白羽王种鸽750对,于2003年1月中旬开始陆续发病,很快波及全群,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依据I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为肉鸽I型副黏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7.
“羊口疮”即羊传染性脓疮的俗称,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是由羊传染性脓疮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夏发病最多;主要侵害羔羊,成年羊发病率低。该病潜伏期4~7天,临床上分为头型、蹄型和乳房型3种类型,但最常见病型为头型。病羊首先在口角或上下唇发生散在的小红斑点,很快即形成麻子大的小结节,继而成为水疱或脓疱;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色或褐色的疣状硬痂,严重的波及整个口唇、颜面、眼和耳廓等部位,形成大面积具有龟裂,易出血的污秽痂垢;严重影响进食,病羊日趋衰弱而死。偶尔有蹄冠和皮肤上出现上述变化,…  相似文献   
148.
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龄乌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突发性强,发病率高,死亡曲线呈尖峰式。本病罗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因体液免疫中枢(法氏囊)的损失,使淋巴细胞大量损失而导致免疫力下降,抗病力下降,极易引发大肠杆菌病,造成大批死亡,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9.
张诚 《农家顾问》2005,(7):60-60
1、吸入法 用辛温或辛凉的解表方剂煎汁,趁热装入保温瓶(杯)中,以适当距离用鼻吸入蒸汽。如小孩畏闻药味,取开水吸入蒸气也可。因感冒病毒耐寒、怕热。加热至56℃,30分钟可将其完全杀灭。吸入蒸气,可杀灭存在于鼻粘膜上的感冒病毒,可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50.
2003年初,巴彦县康庄乡某猪场存栏1000多头猪,其中经产母猪50头。2003年4月从河北某猪场引进20头后备母猪,母猪单独饲养。6月份全部怀孕。9~10月,从河北引进20头后备母猪,有8头产出死胎和木乃伊,6头流产。母猪表现食欲不太正常,发情不正常,返情率比较高,母猪产下的仔猪哺乳期间死亡率上升,特别是6周龄左右的断奶仔猪群中,僵猪比例上升;病猪皮肤苍白,毛卷曲,消瘦,咳喘,个别仔猪呈腹式呼吸,鼻孔流脓样分泌物。症状明显的病猪体表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个别黄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