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414篇
农学   156篇
基础科学   62篇
  109篇
综合类   908篇
农作物   86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1011篇
园艺   194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光叶紫花苕属于豆科野豌豆属,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山区,四川省境内的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光叶紫花苕分布较广。其粗蛋白含量高,占干物质的20%左右,是牛、羊等草食家畜的优质牧草,其干草粉可作家畜的混合精料。  相似文献   
102.
不同放牧制度大针茅草原群落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牧制度是调控草地植物群落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提高草地资源利用效益的有效措施。根据锡林郭勒大针茅草原划区轮牧和连续放牧的比较,分析两种放牧制度对草地植物群落种类丰富度、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变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在适度牧压下,划区轮牧的群落植物种类丰富度、多样性都高于连续放牧,群落内种群数量结构关系比连续放牧复杂,群落植物均匀度下降幅度小于连续放牧。  相似文献   
103.
鼎湖山针阔混交林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有效辐射(PAR)是影响生态系统能量转化和物质生产的重要生态因子,对其时空格局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生理生态因子变化和光合行为.该文分析了2003年鼎湖山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PAR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PAR在进入冠层内部的过程中,其强度不断减弱,变异系数(CV)则不断增大;各层次PAR月总量的年变化均呈单峰形,并分别于7月和3月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雨季和旱季,各层次PAR的日均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其中冠层上方(PAR1)和乔木第1亚层(PAR2)呈规则的单峰曲线,而乔木第3亚层(PAR3)和灌木及草本层(PAR4)则为不规则的单峰曲线;旱季各层次PAR的平均值为雨季的68.99%~71.48%;旱季各层次PAR日通量的CV非常接近,而雨季PAR3和PAR4的CV则明显增加.全年PAR1、PAR2、PAR3和PAR4总量分别为1 842.27、1 374.37、471.38和288.39 MJ/m2,各占下行短波辐射(RSd)的40.07%、29.89%、10.25%和6.27%.全年PAR2、PAR3和PAR4的相对光合有效辐射分别为74.6%、23.6%和15.7%.在日尺度和月尺度上PAR1与RSd均呈极显著直线相关,而RSd的系数远小于通常的范围(0.44~0.50).   相似文献   
104.
以一体化土壤采集器为试材,采用植丛内外差值百分比法,以围封退化短花针茅草地为研究对象,临近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CK),对比研究了荒漠草原短花针茅植丛对土壤颗粒组成和SOC和TN的富集效应在空间上的变化,以期探讨植丛对土壤富集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富集率"E"值而言,粘粒(<2μm)和砂粒(50~2 000μm)的富集格局大致趋势相反,生境和土层深度对粉粒(2~500μm)的富集均无显著影响(P>0.05)。SOC在6~8 cm土层放牧区显著高于围封区,12~14 cm土层围封区显著高于放牧区;TN则在4~6 cm土层围封区显著高于放牧区,12~14 cm土层放牧区显著高于围封区(P<0.05)。沿土层深度垂直变化,颗粒组成仅放牧区砂粒在12~14 cm土层"E"值显著增高(P>0.05);SOC围封区0~2 cm土层"E"值显著高于其它土层(P<0.05),TN放牧区呈先减少后增高"V"型变化,4~8 cm土层"E"值显著降低(P<0.05),放牧区的SOC和围封区的TN都无显著变化(P>0.05)。粘粒与砂粒的"E"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粉粒与粘粒、粉粒与砂粒的"E"值相关关系逆转;颗粒组成与SOC、TN的"E"值相关性都不显著(P>0.05)。总之,围封并未使短花针茅植丛对土壤粘粒的整体富集率增大,反而有所降低;但围封确推动了土壤粘粒和SOC表聚型富集;土壤SOC和TN的富集是2个独立的过程,围封都有利于任意土层TN的富集。  相似文献   
105.
绿肥中无论是光叶紫花苕还是箭舍豌豆,只有在合理的群体结构下,植株间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提高有效株数和单株鲜重,才能获得高产。根据试验结果,箭舍豌豆的最适播种量为75 kg/hm2;光叶紫花苕的最适播种量为60~75 kg/hm2。  相似文献   
106.
《水产养殖》2013,(12):53-54
乌贼,俗称“墨鱼”,通常生活在几十米深的深海。在我国,此前只有金乌贼和曼氏无针乌贼工厂化育苗成功的报道,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的人工养殖案例仍是空白。如今,人工养殖的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却现身在徐闻县一个靠海村庄的虾塘里。  相似文献   
107.
以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大针茅草原和克氏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氯仿熏蒸法和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方法研究了放牧与围栏条件下内蒙古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放牧与围栏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氯仿熏蒸法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介于166.6-703.5mg·kg^-1之间,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介于30.34-92.15mg·kg^-1之间,其中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最高,大针茅草原次之,克氏针茅草原则最低。放牧条件下,贝加尔针茅草原、大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显著低于围栏草地,克氏针茅草原则无显著变化。PLFA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s种类、含量丰富,共检测出28种PLFA生物标记磷脂脂肪酸,并且以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为主,相对含量占总量的2/3左右,其中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含量最丰富,其围栏样地土壤的PLFA含量达到27.3nmol·g-1,大针茅草原和克氏针茅草原依次降低。围栏条件下,各类型草原土壤细菌脂肪酸与总PLFA含量均显著高于放牧草地,真菌脂肪酸含量则因草原类型不同各有差异;放牧导致各类型草原革兰氏阳性细菌PLFAs/革兰氏阴性细菌PLFAs(GPPLFAs/GNPLFAs)比值显著降低,而除了克氏针茅草原,细菌PLFAs/真菌PLFAs比值则显著升高。PLFAs主成分分析表明,放牧和围栏处理对内蒙古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且围栏处理的影响程度大于放牧处理。经相关分析表明,氯仿熏蒸法和PLFA分析方法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且土壤微生物PLFAs与土壤有机质、全磷、硝态氮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8.
小花碱茅根适应盐胁迫的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花碱茅的根在高盐胁迫下发生了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结构上的变异。其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在显微结构上主要表现为根的外皮层由1-3层细胞组成,细胞壁有所加厚,同时内皮层强烈加厚,这可能是阻止大部分有毒有害离子进入植物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09.
农庄 《山东饲料》2001,(7):22-22
会捕鸟的龟大头龟有锐利的长爪,利于攀树,啄弯钩似鹰嘴,壳硬如铁,尾坚如锯,能爬树捕食小鸟,还能捕食老鹰。这种龟在树上能放出一种奇特的腥臊气味,能引诱数百米外的老鹰飞来啄食。它就乘势用利嘴钳住啄食的老鹰嘴,缩紧龟头,任凭老鹰挣扎,老鹰带着它飞向空中时,  相似文献   
110.
低温胁迫对割手密和斑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来自不同原生地甘蔗近缘野生种割手密、斑茅无性系叶片中游离脯氨酸(Fpro)的含量及其与低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割手密和斑茅叶片中Fpro的含量与其原生地的海拔、纬度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冬季的Fpro含量平均值分别是夏季的11.4和7.7倍,导致Fpro积累的真正原因是低温;在持续低温胁迫条件下,割手密、斑茅叶片中Fpro含量呈波动式增长,在作变温处理时Fpro的消长是可逆的。叶片中Fpro含量与其抗寒性关系十分密切的特点,表明它可以作为甘蔗近缘野生种抗寒力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