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50篇 |
免费 | 171篇 |
国内免费 | 16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58篇 |
农学 | 326篇 |
基础科学 | 104篇 |
153篇 | |
综合类 | 2901篇 |
农作物 | 235篇 |
水产渔业 | 141篇 |
畜牧兽医 | 589篇 |
园艺 | 1907篇 |
植物保护 | 1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175篇 |
2022年 | 205篇 |
2021年 | 224篇 |
2020年 | 170篇 |
2019年 | 200篇 |
2018年 | 106篇 |
2017年 | 153篇 |
2016年 | 173篇 |
2015年 | 216篇 |
2014年 | 328篇 |
2013年 | 345篇 |
2012年 | 456篇 |
2011年 | 454篇 |
2010年 | 441篇 |
2009年 | 424篇 |
2008年 | 445篇 |
2007年 | 435篇 |
2006年 | 490篇 |
2005年 | 529篇 |
2004年 | 302篇 |
2003年 | 378篇 |
2002年 | 226篇 |
2001年 | 257篇 |
2000年 | 156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98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88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6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有效估算低覆盖草地叶面积指数(LAI),对监测低覆盖草地生长状况、优化完善草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往针对草地叶面积指数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中高覆盖度草地,对低覆盖草地的研究相对较少。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EE),基于Landsat-8卫星数据提取所需特征变量,通过特征变量与叶面积指数的相关性及其在模型中的重要性进行特征优选,确定模型最佳变量个数,以此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探寻适合在低覆盖区草地估算叶面积指数的方法。结果显示,基于相关性特征优选的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r-GBRT)在低覆盖草地估算叶面积指数的效果较好,测试集的R2为0.686,均方根误差(RMSE)为0.101。结果表明,基于特征优选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在低覆盖条件下估算草地叶面积指数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正> 实行桑树芽接法包括冬芽接(又名切皮芽接下同)和春芽接及其冬、春锯桩芽接,仍然是现阶段桑树嫁接中先进的科学方法。所谓嫁接,就是利用桑树的亲和力和愈合性,把一根桑树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株桑树的干或枝上,使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愈合成为一个新个体。被嫁接的干、枝称为砧木,用良桑嫁接的枝段或芽叶接穗或穗芽。 相似文献
73.
74.
《中国兽医学报》2017,(7):1274-1282
2015年春,山东滕州某规模化羊场新生羔羊出现严重的腹泻,并且部分羔羊死亡。对该羊场病死羔羊进行剖检后,共分离到4株细菌(分别命名为PM1、PM2、PM3、PM4)。对所分离的细菌进行形态特征、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遗传分析,判定该4株菌均为奇异变形杆菌。16SrDNA系统发育及同源性分析显示:4株分离菌与其他11株奇异变形杆菌的同源性为99%以上,其中与中国Hu株、马来西亚PPB3株以及印度BAB-199株位于同一个分支上,且与中国的Hu株的进化关系最近;4株分离菌之间的同源性为100%,判断为同1株菌。细菌生长曲线、药敏试验、毒力试验、毒素测定试验以及游散行为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于14h左右达到生长稳定期,且对环丙沙星、左氟沙星最为敏感;对小鼠有强致病性,分离菌培养液的无菌滤液对小鼠无毒性作用;在含0.5%琼脂的LB平板上迁徙速度最快,且在含琼脂1.5%和2.0%的LB平板上呈圆环样周期运动。该研究结果为羊奇异变形杆菌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23株猪瘟病毒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差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RT-PCR及测序获得了17株猪瘟病毒(HCV)215bp的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经DNAStar软件对获得的17株HCV及已发表的6株HCV毒株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构建了HCV遗传发生树。结果,这23株与石门株的序列相比,所有毒株的碱基变化随机地分布于整个序列,无缺失和插入,其中变化较大的区域位于序列的3’端。23株HCV 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74.1%-100%、79.7%-100%,其中4株20世纪70-80年代分离毒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6.3%-86.2%、81.1%-87.8%,10株20世纪90年代分离毒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5.4%-100%、79.7%-100%。所绘制的遗传发生树分为2个组群(group),每个组群分为2个亚组群(subgroup),14株猪瘟(HC)流行毒株在2个组群中均有分布,20世纪70-80年代分离的3株(75%)在组群2,20世纪90年代分离的5株(50%)在组群1。 相似文献
76.
哺乳期间树Qu生活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索哺乳期间树Qu的生活规律,根据其所处的生理阶段提供相应的营养,提高仔树Qu的断奶成活率,对19只哺乳期间的树Qu的生活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哺乳期间树Qu的体重维持恒定,采食量增加,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率较高,树Qu的护仔能力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细口杯环线虫(Cylicocyclus leptostomum)的分类地位和系统发育关系,本试验利用数码显微镜对细口杯环线虫进行了形态观察,运用PCR扩增其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12种圆线虫的ITS序列,以马圆形线虫(Strongylus equinus)为外群,运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细口杯环线虫中等大小,口囊呈圆柱形,宽度大于深度,口囊底部有小齿;口囊壁前端薄,后端基部有明显的环箍形增厚;外叶冠由20~24个小叶组成,内叶冠由50~60个小叶组成;食道漏斗较小;雄虫生殖锥较长,呈圆锥形;雌虫尾部直,尾尖呈指形;所测ITS序列总长度为837bp,其中ITS1长366bp,5.8S长153bp,ITS2长318bp;ITS1的GC含量(46.0%)明显高于ITS2(39.8%);经BLAST同源性比对分析,本研究线虫ITS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同种线虫序列(登录号:AJ004849、Y08587)同源性达99.85%,与阿氏杯环线虫的同源性达99.0%,与杯环属内其他线虫的同源性仅为93.33%~98.45%;ITS序列种间差异远大于种内差异;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细口杯环线虫与阿氏杯环线虫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杯环属内其他线虫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综上所述,ITS序列可作为鉴定寄生线虫的分子遗传标记,证实所采标本是细口杯环线虫,并首次在国内报道了细口杯环线虫的ITS序列,为该线虫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8.
为了阐明树鼩精子中是否存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1γ2(PP1γ2)及其在附睾精子中的存在形式,进而探究PP1γ2对精子成熟和运动性的调控作用,本试验以树鼩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树鼩附睾头和附睾尾精子中PP1γ2的存在形式和磷酸化程度,探讨了双丁酰环腺苷酸(db-cAMP)、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或Ca2+对树鼩精子中PP1γ2磷酸化表达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磷酸酶抑制剂冈田酸(okadaic acid,OA)和花萼海绵诱癌素A(calyculin A,CA)对树鼩精子中PP1γ2磷酸化程度的影响及其对树鼩附睾头和附睾尾精子运动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树鼩附睾头和附睾尾精子中均存在PP1γ2,且在等量的附睾头和附睾尾精子蛋白中,PP1γ2在附睾尾精子的磷酸化程度远高于附睾头精子;db-cAMP、IBMX或Ca2+不改变PP1γ2的磷酸化水平;磷酸酶抑制剂OA和CA能明显提高附睾头和附睾尾中PP1γ2磷酸化的程度,且能显著提高精子(尤其是附睾头精子)的运动度(P<0.05),OA和CA的最佳作用浓度分别为1μmol/L和10 nmol/L,最佳作用时间分别为15、20 min。本研究结果表明,蛋白磷酸酶PP1γ2对树鼩精子成熟及运动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主要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变化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9.
从树龄、园貌、园相、树形、树相、果实内外品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老劣梨园更新改造价值和潜力的评价方法、计算公式、评价指数赋分范围和赋分值等,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老劣梨园改造价值及潜力评价体系,为今后我国老劣果园的更新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本试验旨在研究牦牛源大肠杆菌的遗传进化关系,明确其与人和其他动物大肠杆菌的亲缘关系。采集来源于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的60份临床健康成年牦牛肛门棉拭子样本,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通过常规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征和16S rRNA PCR检测的研究,确定49株为大肠杆菌。对其中9株牦牛源大肠杆菌进行16S rRNA克隆、测序,经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牦牛菌株组内同源性为98.8%~99.9%,与GenBank中其他菌株的同源性为94.0%~100%。结果表明,牦牛源大肠杆菌与牛源菌株的遗传距离最近,与羊源菌株的遗传距离最远,与人、猪、鸭、鸡源菌株的遗传距离较近,其中有2株菌与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和志贺氏菌聚为一支,从遗传进化的关系看其有可能成为人类的潜在病原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