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8篇
  免费   392篇
  国内免费   620篇
林业   483篇
农学   642篇
基础科学   168篇
  303篇
综合类   4890篇
农作物   554篇
水产渔业   164篇
畜牧兽医   3291篇
园艺   1182篇
植物保护   1283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539篇
  2012年   750篇
  2011年   760篇
  2010年   715篇
  2009年   727篇
  2008年   740篇
  2007年   570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490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盲肠和脾脏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ADPH—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diaphroase)组织化学法观察了雏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珠虫(E.tenella)后一氧化氮合酶(N0S)在盲肠和脾脏中的分布与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正常鸡盲肠粘膜下层和肌层均有较深的着色,根据以往的资料和N0S的表达特性初步判断为神经元型N0S(nNOS);试验鸡在感染后3~5d,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也有较深的着色,并从感染后7d开始着色减弱;而对照组鸡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以及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脾脏几乎不着色或着色很浅。试验结果提示,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的着色可能是诱导型N0S(iN0S)表达的结果,而由其产生的N0参与雏鸡球虫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22.
马杜拉霉素是由马杜拉放线菌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该药是离子载体类的括球虫药,具有直接杀天球虫的效果。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括球虫药。但该药毒性较大,尤其是兔对马杜拉非常敏感。在日常饲养中有些人因不了解其毒性,经常发生一些兔中毒现象,笔曾遇到一起兔马杜拉霉素急性中毒病例,现报告如下,以引起广大养殖户的注意。  相似文献   
23.
花椒盘二抱为花椒褐斑病的病原菌,是作者近年发现的新种。经室内培养试验,明确该病原菌菌落生长及及分生抱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为:菌落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温度10~30℃均可,25℃最适,好气,pH4.5~5.0为宜,碳源以蔗糖为好,氮源以蛋白胖为好。分生孢子发芽温度为10~30℃,20℃最适,需在水滴或相对湿度100%下才能发芽,pH4~6为宜,不需营养,光照影响不大。由以上结果可了解该病的有关发病规律,并作为防治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24.
本文根据11个水土保持监测点的结果,采用“等效替代原则”,对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为正确指导人工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人畜互通病,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河南、湖北、云南和西藏等地。旋毛虫属毛形线虫属(Trichinella),和其它3种毛形线虫[固有毛形线虫(T.ncava),纳氏毛形线虫(T.nelsoni)和拟旋毛线虫(T.pseudospiratis)]相比,  相似文献   
29.
白三叶草壳多孢叶斑病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鸿生 《草业学报》1994,3(2):F003-F003
白三叶草壳多孢叶斑病研究简报商鸿生(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陕西杨陵712100)1988年秋季在云南省小哨人工草场(海拔1960m)采得白三叶草叶斑病际本,经鉴定为国内未报道的一种新病害,定名为“三叶草壳多孢叶斑病”。1症状白三叶叶片上病斑近圆形、长圆...  相似文献   
30.
堆型艾美耳球虫的分离纯化和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