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0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655篇
林业   876篇
农学   856篇
基础科学   822篇
  779篇
综合类   5110篇
农作物   384篇
水产渔业   252篇
畜牧兽医   1612篇
园艺   497篇
植物保护   336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468篇
  2022年   567篇
  2021年   625篇
  2020年   547篇
  2019年   531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503篇
  2015年   472篇
  2014年   665篇
  2013年   609篇
  2012年   753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638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635篇
  2007年   523篇
  2006年   455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苹果园3种害螨田间生态位和种间竞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斑叶螨、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都是苹果园主要害螨,其中二斑叶螨自发现其为害开始[1],近年来已成为北方一些果园的重要种群,给果树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国内外关于二斑叶螨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关于其灾变机理的系统揭示及果园害螨优势种群演替动态的科学预测尚未见报道。本文综  相似文献   
12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豌豆间作条件下,两种施氮水平(0、0.15 g·kg~(-1))及三种分隔方式(不分隔、塑料膜分隔、尼龙网分隔)对玉米、豌豆生长及豌豆结瘤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玉米/豌豆间作后对玉米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整个生育期,玉米生物量的增加量随着豌豆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加,豌豆苗期、豌豆结荚初期、豌豆收获期玉米的生物量在不施氮肥条件下分别增加:28.5%、32.8%、48.7%;在施氮0.15 g·kg~(-1)时分别增加-8.6%、8.1%、63.2%。在玉米豌豆间作体系中三种分隔方式玉米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间作不分隔间作尼龙网隔间作塑料膜分隔单作;在不施氮肥时,间作后豌豆苗期生物量与单作相比增加显著,增加幅度达35.8%;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间作豌豆的生物量增加幅度随着降低,到豌豆收获期与单作豌豆相比差异不显著。收获时三种分隔方式豌豆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间作塑料膜分隔间作不分隔间作尼龙网隔单作;在施氮肥时,随着玉米的生长间作豌豆与单作豌豆相比显著减产,收获时三种分隔方式对豌豆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间作尼龙网隔间作塑料膜分隔单作间作不分隔。与单作相比,间作提高了豌豆的结瘤数;间作不分隔、间作尼龙网隔、间作塑料膜分隔条件下,碗豆的结瘤数分别增加120%、82.5%、22.5%。  相似文献   
123.
“大数据”是21世纪最热门的流行语。大数据产生的数据量大、速度快、格式复杂,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可以提取有意义的见解。大数据也被称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精通于改变不同组织的业务运作方式,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文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概述,并讨论了大数据分析如何为农业院校创造价值,以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4.
从光学多稳态及放大的普适动力学模型和聚丁二炔的非线性极化率出发,着重数值分析了阶跃脉冲高度对光学多稳态动态特性的响应以及与频谱的关系.通过数值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输入脉冲高度,影响多稳态输出,要得到稳定输出,必须选择合适的激发脉冲强度.讨论了无注入信号的激光稳态输出条件及其频率牵引效应.这些研究结果对这种材料的激光多稳态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5.
于正义  夏建国  肖欣娟  谢楠 《土壤》2021,53(3):571-577
本研究利用响应面模型分析不同比例生物质炭、初始p H、初始磷浓度以及初始氟浓度下川西黄壤磷和氟的竞争吸附特征,以为土壤氟固定和土壤施肥技术提供新思路。研究表明:在竞争作用下,不同处理条件对磷的吸附量影响大小顺序为:初始氟浓度>pH>初始磷浓度>生物质炭比例;对氟的吸附量影响大小顺序为:初始氟浓度>初始磷浓度>pH>生物质炭比例。考虑到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根据响应面模型得出在pH、生物质炭比例、初始磷浓度、初始氟浓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的最优反应条件为:p H 5.0、生物质炭比例2.9%、初始磷浓度144.0 mg/kg、初始氟浓度178.8 mg/kg,在此条件下模型预测的磷、氟的吸附量分别为949.6 mg/kg、1 622.0 mg/kg。  相似文献   
126.
为加强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稳定性,提高数据融合程度,进而提升温室环境远程监控精度,基于自动需求响应提出远程温室监控数据融合方法。通过分析监控系统总设计方案,将各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数据传送至协调器节点,优化系统硬件组成;利用自适应加权融合方法对温室监控数据节点进行数据融合,将融合后的环境数据标准值传输至主控中心,通过D-S理论实行决策级融合,并综合分析温室作物生长环境;接收上位机传输来的采集需求指令后,系统进行初始化自检并在固定周期下采集监控节点数据,基于所得数据进行温室环境分析、监控数据显示和控制决策,并驱动各个通信模块实现和上位机之间的通信,确定最终响应式调控。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自动需求响应的远程温室监控数据融合方法其响应速度保持在2s以内,利用D-S证据理论优化决策级融合函数,将互为关联的不同种类的证据实行组合,以此将多类监测数据进行融合,使误差控制在±1%以内,测试点的监控效果较好,数据融合准确性得到保证,监控系统通信稳定性良好,数据融合下的环境参数精度高,实际应用的可靠性较强。系统运行软件、硬件组成与温室作物生长条件的协调方案可为温室大棚作物生长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7.
文章为提高低温条件下猪粪厌氧消化产气量,应用响应面法对其厌氧消化工艺的生物强化参数进行试验优化。通过Design-Express 8.0.6.1软件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原料产气量为响应值,研究Fe2+,Ni2+和Co2+三元素离子浓度对猪粪产气量的影响,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降维优化分析,最后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Fe2+和Ni2+元素浓度对于猪粪产气量的影响表现为极显著。最优工艺条件是Fe2+浓度为5.0 mg·L-1,Ni2+浓度为22.5μg·L-1,Co2+浓度为25.0μg·L-1时,厌氧消化沼气的产量为572.64 mL。与预测值584.67 mL的相对误差为2.1%,所建模型能较好地优化厌氧消化工艺的生物强化参数。  相似文献   
128.
【目的】以条锈菌和白粉菌胁迫的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研究对象,分析由可变剪切(alternative splicing,AS)形成的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同时分析TaNAC基因的microRNA调控位点,为进一步解析TaNAC基因通过转录后调控参与小麦响应真菌胁迫奠定基础。【方法】普通小麦兼抗种质N9134在被白粉菌和条锈菌分别侵染后,各8个时间点取样并混合,然后从混合样本中克隆得到大量TaNAC转录本。参考中国春小麦基因组注释信息(IWGSC RefSeq v1.1)进行比对,选择由可变剪切形成的TaNAC序列结构变异转录本,分析它们的序列结构特征。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在线工具,对这些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编码产物的功能结构域、高级结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等特征和变异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利用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系统验证其中1对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的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并选取5组TaNAC基因的可变剪切序列结构变异转录本进行酵母转录自激活试验,研究序列结构变异对TaNAC基因转录调控活性的影响。此外,利用miRBase数据库收录的小麦中已...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土壤是影响作物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因素之一,深入研究南北方稻田土壤对水稻生长及氮效率的影响,以期为调控区域水稻高产优质提供参考。【方法】2018—2019年,以黑龙江省黑土型水稻土,江苏省乌栅土型水稻土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进行水稻盆栽试验。每种土壤设置3个施氮水平,即N0:不施氮肥;N1:0.87 g N/pot(相当于150 kg N·hm-2);N2:1.74 g N/pot(相当于300 kg N·hm-2)。测定水稻分蘖、SPAD值、分蘖成穗率、土壤矿化氮量、水稻产量和氮效率。【结果】黑土型水稻土的早期分蘖对施氮有响应,分蘖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乌栅土型水稻土的分蘖在拔节期后才对施氮有响应。土壤对水稻分蘖的影响存在年际间差异,2018年土壤类型对分蘖数有显著影响,不施氮时乌栅土型水稻土的分蘖数比黑土型水稻土高4.41%—43.04%,而施氮后乌栅土型水稻土比黑土型水稻土的分蘖数低8.25%—12.98%;2019年黑土型水稻土的分蘖数多数高于乌栅土型水稻土4.41%—46.53%。两种水稻土的分蘖成穗率与叶片SPAD值在2018年有显著...  相似文献   
130.
罗璇  湛钰婷  薛可  王帅  杜昱彤 《饲料工业》2021,42(18):57-64
利用熵值法求权重与响应面分析法对红酵母固态发酵增色饲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在单因素试验、Box-Behnken试验设计基础上,以发酵饲料中蛋白含量及其增加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综合评价值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研究培养基组成、料水比、发酵时间、接种量和发酵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红酵母菌株产蛋白和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建立预测模型,优选出最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15%为接种量,28℃为发酵温度,料水比(m:m)(龙虾配合饲料:水)=1:1,3 d为发酵时间,蚕蛹7.5%、花生饼20%、鱼粉20%、米糠22.5%、麦麸30%为培养基组成时,该菌株产蛋白最高量为2.245 mg/g,类胡萝卜素含量为240.63μg/g干基。比优化前饲料的蛋白含量与类胡萝卜素含量0.926 mg/g和174.07μg/g干基,分别提高了142.44%和38.24%,综合提取效果值为87.76。验证试验表明本试验建立响应模型较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