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寒地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瘟防治的关键技术是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掌握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选择安全、高效的杀苗剂交替使用,坚持施药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22.
《种业导刊》2010,(2):44-44
东京大学和石川县立大学近日发表公报说,他们的研究人员与韩国和丹麦同行一起,从水稻中普遍含有的全草含烟胺(nicotianamine)着手,对水稻品种进行改良。全草含烟胺是一种氨基酸,它能与铁元素相结合,将土壤中的铁元素从水稻的根部输送到稻穗。  相似文献   
23.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稻瘟病的主要表现有叶瘟、穗瘟。叶瘟严重时引起水稻坐蔸,穗颈瘟则造成白穗;在保温秧田和旱育秧田可以发生苗瘟,引起秧田死苗;在特别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高肥水、较长时间高温高湿)下,可以见到节瘟、叶枕瘟,节瘟可以造成茎杆折断,叶枕瘟可以诱发穗颈瘟;水稻齐穗后发病,可以出  相似文献   
24.
介绍洪泽县水稻穗腐病的发生概况,分析该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为当地水稻穗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麦秸还田和施氮量对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的影响。【方法】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1540为试验材料,设置麦秸还田(T0:麦秸不还田;T1:麦秸全量还田)和施氮量(N1:施纯氮225 kg·hm-2;N2:施纯氮300 kg·hm-2;N3:施纯氮375 kg·hm-2)二因素试验,裂区设计,秸秆处理为主区,研究稻穗不同部位枝梗与颖花形成规律。【结果】麦秸还田提高大穗型杂交粳稻籽粒产量,但不显著;不同施氮量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显著,表现为N2>N3>N1。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与颖花形成特性因着生部位不同而异。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对枝梗与颖花形成有显著影响,与T0相比,T1处理显著降低了总枝梗与颖花分化数,但同时显著减少了退化数,且退化数的降幅大于分化数,导致现存数比T0显著增加;麦秸还田对一次枝梗的形成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形成。3种氮肥水平下,N2处理的总枝梗数、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最高,而退化数率最低,且对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存在互作效应,T0N2处理下枝梗和颖花的分化数最高,但T1N2处理下的枝梗和颖花的退化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现存数最高;麦秸还田和不同施氮量处理对上部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影响均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中、下部枝梗与颖花形成,特别是下部二次颖花的分化与退化对总颖花数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枝梗及颖花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现存数与产量及每穗总粒数均达极显著正相关; 枝梗与颖花的分化数和现存数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均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大穗型杂交粳稻稻穗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规律有差异;麦秸还田和施氮量对枝梗和颖花形成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因稻穗部位不同而异,中下部和二次枝梗受影响较大;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存在互作效应,麦秸全量还田和适宜的氮肥水平有利于枝梗和颖花的形成。  相似文献   
26.
水稻穗颈瘟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穗颈瘟病严重发生的原因分析1.1 气候条件适宜穗颈瘟病的发生稻瘟病菌在气温20~30℃,田间湿度90%以上,且稻株体表保持一层水膜的时间持续6~7h,分生孢子最易萌发、侵入,导致病害的发生.八九月份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期温度偏低,降雨偏多,日照时数少,影响水稻光合作用,使稻株抗病力下降,病害发生严重.特别是8月下旬至9月上旬,正值水稻破口抽穗期,临沂市持续阴雨,天气潮湿,日照不足,气候条件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常导致病害迅速发展和流行.1.2 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水稻品种不同,发病程度存有差异.通过田间调查发现,所有种植的水稻品种,穗颈瘟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如果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大,使得水稻穗颈瘟病发生日趋加重,特别是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往往导致病害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27.
稻瘟病是南宁市邕宁区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年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比例在10%~15%。但是,2011年晚稻穗颈瘟发生严重,受害严重的田块颗粒无收,是近20a来发生最严重的一年。笔者根据调查监测结果,现对其重发生原因作初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70%稻誉等6种不同药剂处理的试验,得出5种药剂处理对水稻穗颈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70%稻誉WP40g/667m。最好,药后20天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达到91.21%;70%稻誉WP30g/667m2、75%三环唑25WP40g/667m2、40%稻瘟灵EC40ml/667m2和70%甲基托布津WPloml/667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14%、79.07%、78.04%和74.26%;70%稻誉WP20g/667m2的防治效果较差,仅为59.71%。  相似文献   
29.
以3年对12个品种穗颈段的400余切片观察,发现易感病区(稻穗颈节下1厘米处)的绿色细胞群和细胞数的多少,可用以鉴别品种的抗、感病程度。绿色细胞的中、小群数占50%以上,每群细胞数在30个以下,横切面绿色细胞总数在700个以下的结构表现抗病;凡绿色细胞的大群数占80%以上,每群绿色细胞在50个以上,横切面绿色细胞总数在1000个以上的结构表现感病;居于两者之间的为中间型。  相似文献   
30.
重庆稻区稻瘟病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4年采用全国统一的鉴定方法和稻瘟病统一鉴别品种,对重庆稻区34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和19个水稻主栽品系进行抗瘟性监测明确,重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复杂多样,优势种群突出,优势小种不明显,主推水稻品种(系)抗性水平低。应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及微电脑技术,探讨稻瘟病常发重病区种植优质丰产感病品种(系),纯氮施用量X1、栽插密度X2、施药次数X3三因素五水平对其病情和产量的效应,建立了穗颈瘟病指(Y1)和产量(Y2)同可控栽培因子间的数学模型:Y1=18.122 4+0.560 1 X1-0.695 5 X3+0.529 4 X32±0.739 8,Y2=386.604 3+9.368 1 X1+6.163 4 X2+15.407 8 X3-6.270 8 X12-8.620 8 X22±7.821 1,并提出了适合当地水稻控害丰产的优化组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