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林业   32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26篇
  35篇
综合类   1506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58篇
畜牧兽医   6619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554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550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禽霍乱(Fowl cholera)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烈性传染病,鸡、鸭、鹅和野鸟都可发生.在农村对成年鸡所造成的危害仅次于新城疫.我国各地都有此病的发生,南方各省常年流行,北方各省则多呈季节性流行.急性发病时,可引起很高的死亡率,慢性发病时则死亡率很低.性成熟的高产鸡更为易感.因急性禽霍乱都有较严重的下  相似文献   
32.
33.
34.
35.
<正> 污染饲草饲料有毒性作用的真菌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在植物生长期寄生的,另一类是在保存不良的草料上腐生的。畜禽食入被有毒真菌污染的草料,会弓I起中毒。中毒表现一般有如下三种类型:1.食入较多的能造成原发急性中毒症,呈现特异的急性症状。如出血、急性肝炎、肾炎、口腔和肠道坏死,甚至死亡。2.食入较多的,能发生慢性中毒症,导致生长迟缓,产乳和产蛋量下降以及生殖不良等。3.食入微量的,虽无明显的中毒症状,但可使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诱发其它疾病。试验证明,给火鸡饲喂0.25ppm黄曲霉素B_1,能破坏鸡霍乱的获得性免疫。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霉饲料中毒症病状及防治方法: 麦角中毒麦角茁多侵害燕麦等多种牧草,被感染的植物  相似文献   
36.
禽螺旋体病     
Supe.  PG  宋清明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6):53-53
禽螺旋体病是能长期威胁家禽的一种重要传染病。此病是由禽蜱作媒介传播的,特别在禽蜱(波斯锐绿蜱)滋生的平养禽舍中更易流行。此病的病原是多型性,至今尚未制造出适合所有地区的疫苗。病原禽螺旋体病是由鹅包柔氏螺旋体(Borre-lia Anserina)引起的。鹅包柔氏螺旋体呈螺旋状,存在于病禽的血液中。血液抹片检查,可见到病原体在红细胞之外。传播此病通过波斯锐绿蜱(Argus Persicus)  相似文献   
37.
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些禽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些禽病凌育 (广东省家禽研究所,广州510430)随着我国养禽业的迅速发展,禽病诊断技术不断提高,新的病种(病原)不断有所发现和认识。现将有关资料简述如下。一、鸡传染性贫血自1979年日本的yuasa等首先报道 ̄[1]本病并分离到?..  相似文献   
38.
报告了3个疫点肉和仔鸡群中自发的败因型绿脓杆菌病,总共3850羽3-5日龄雏鸡中,在20d流行期间,910羽发病,其中576羽死亡,从病死鸡的心血和肝中分离到绿脓杆菌而证实了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9.
西藏林芝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洪云 《家畜生态》2003,24(2):42-44
本文从诊治的临床型乳房炎和奶牛生活环境入手,分析引起乳房炎的病因。调查显示有8种致病菌可引起乳房炎,统计分析了年龄、胎次与乳房炎的关系。建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综合防制措施减少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