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6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26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44篇
  42篇
综合类   2710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85篇
园艺   181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3 毫秒
121.
社区矫正是中国特色的非监禁刑事执行制度,是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举措。治本安全观是底线安全观的发展,其目标是追求矫正对象再社会化,努力向社会输送"合格产品"。社区矫正工作应当树立治本安全观,在有效监管社区矫正对象,维护社区安全的基础上,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帮扶,改变其不良心理和行为恶习,实现再社会化之目标。分析社区矫正工作的执行现状,反思治本安全观指导下的改革路径,是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回答的重要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2.
农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创新点在数字治理。以北京市部分农村社区的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浙江等省市的精密型疫情防控措施,提炼了应用风险放大框架进行数字治理的关键点,并建立了信息传播机制和放大反应机制的分析模型,最后从流程管理、设备开发、反馈渠道和科学研究四个方面提出农村社区数字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3.
农业转移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后所面临的语码选择、家庭语言规划等语言问题与该群体的城市融合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合肥两所小学的调查发现,普通话在该群体语言使用和家庭语言规划中具有较高的取向度,而合肥话与该群体的城市融合之间具有更强相关性。语言取向度高的原因在于合肥言语社区中普通话社区的互动人口和设施建设更加完善,而合肥话与城市融合的相关性更强则体现了语言认同在城市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也证明了提高城市方言取向度是促进城市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4.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养老问题日益凸显。青海省的社会养老服务形态多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但居家养老模式因地域差异有较大的不同。本文通过对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养老模式的研究得出强化家庭养老的功能与建立和完善符合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体系是当前藏区家庭养老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5.
126.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关注留守老人的养老现状和质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山东省济南市L村实地调查发现,当前农村留守老人面临严峻的养老困境,因此本文从社会支持视角出发,分析养老过程中社会各主体的支持情况,并为提高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保障水平提供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7.
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已经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与城市社区建设相比较,仍处于落后地位。目前农村社区管理水平低下,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山东省平阴县为例,从农村社区管理问题出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提出一些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8.
129.
罗青  熊亚楠  罗康  陈雄 《农业工程》2021,11(11):133-138
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并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深刻分析社区支持农业在后发地区的发展条件,并根据当地环境,探索社区支持农业的创新发展路径,为解决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隔阂和破解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0.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以可持续发展视角关注乡村旅游业的多重价值,为乡村产业融合、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提供了持久动力。基于一体化乡村旅游(IRT)框架理论,以山东省乡村旅游典型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探究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内在基础与阶段特征,剖析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路径。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初始发展阶段依赖于资源内生性与利益共享性,市场化运作阶段强调组织化嵌入与规模化经营,快速扩张阶段关注社区赋权与内生性发展,持续发展阶段诉求利益均衡与合作共生。社区参与、多元赋权与价值认同,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联合与协同,持续、有效的制度性供给与规范是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运行基础。但是,乡村旅游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着多元主体利益不均衡、资源内生性不足、乡土文化异化、社区赋权程度低和城乡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与挑战。因此,提出合作网络构建与协作经营机制、多元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乡村社会文化的保护与建构机制、资本嵌入与竞合机制等协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