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17篇
农学   48篇
  88篇
综合类   360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16篇
畜牧兽医   261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41.
可逆磷酸化是控制蛋白质活性的关键机制,在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级联途径中,MAPK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其活性,从而决定了胞内反应的进行,MAPK的磷酸酶MKPs是其重要的负调控因子,主要介绍了拟南芥MAPK磷酸酶MKP2、PP2C、IBR5在臭氧胁迫、脱落酸和生长素信号途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2.
水稻PP2Ac类磷酸酶蛋白质在盐胁迫下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重要蛋白质的表达模式进而探讨水稻耐盐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基于抗体的蛋白质组学策略,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调查了5个PP2Ac类磷酸酶蛋白质在苗期盐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结果】发现在耐盐水稻品种兰胜中,OsPP2Ac-4的表达上调,在盐敏感的水稻品种9311中,OsPP2Ac-2、OsPP2Ac-3和OsPP2Ac-5的表达也发生了上调,但OsPP2Ac-4的表达下调。比较2个品种间PP2Ac蛋白质的表达,发现在正常生长条件下,PP2Ac蛋白质的表达没有显著区别且基本保持恒定,其表达变化仅发生在盐胁迫条件下。分析水稻MPSS数据库提供的苗期盐胁迫的转录数据,发现OsPP2Ac-2、OsPP2Ac-3和OsPP2Ac-5在盐胁迫条件下转录水平下调。【结论】发现了4个盐胁迫条件下表达发生变化的PP2Ac蛋白质。  相似文献   
143.
测定了黄土高原苹果主栽区洛川县6个苹果园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微生物数量,调查了6个果园土壤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并对土壤酶活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与苹果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6个果园三种土壤酶活性均随着土层剖面加深呈现下降趋势。在0~20 cm土层范围酶活性较高,20 cm土层以下开始迅速下降,之后趋势减缓。②6个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平均为0.945%。③不同树龄果园微生物总量的变化为:盛果期果园(15 a)>老龄期果园(20 a)>幼龄期果园(7 a),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分布规律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其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相差100倍以上。不同树龄的果园随着土层的深入,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在数量上均呈现出减少的趋势。0~20 cm的表层土是菌群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④有机质与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均呈正向相关,r值分别为0.400、0.565和0.788,且三种酶之间也有很强的相关性。⑤三种土壤酶、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与苹果品质的5个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说明这三类因素可以影响苹果品质。  相似文献   
144.
汞对罗非鱼血细胞和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暴露于不同汞离子浓度下的罗非鱼(Tilapia niloticus)的肝脏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同时取其血液进行血细胞计数,制作血涂片、染色测定其微核细胞率和核异常率。结果表明:随着汞离子浓度的上升,罗非鱼的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与对照相比,罗非鱼血细胞核异常率、微核率显著增加,白细胞数目增加,但红血细胞变化不大。表明罗非鱼外周血微核标记和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能够灵敏地指示水环境中的汞污染。  相似文献   
145.
本试验将三七总皂甙(PNS)体外作用于大黄鱼肾细胞,通过活细胞计数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初步了解PNS对大黄鱼肾细胞生长及部分免疫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40~200μg/mL浓度的PNS对大黄鱼肾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但浓度达到1 mg/mL以上时,对细胞生长有负面影响;10~1 000μg/mL浓度的PNS对大黄鱼肾细胞Toll样受体5mRNA的表达有一定的上调作用,但对Toll样受体3的表达有一定的下调作用;PNS浓度为10~100μg/mL时对大黄鱼肾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浓度达到1 000μg/mL时对该因子的表达有下调作用;PNS浓度为10μg/mL时对大黄鱼肾细胞溶菌酶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浓度达到100μg/mL以上时对该因子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146.
不同磷源对海洋卡盾藻生长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庞勇  李斌  吕颂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146-9148
[目的]研究不同磷源对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生长和藻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APA)的影响。[方法]磷源分别为无机磷(NaH2PO4.2H2O)及有机磷源葡萄糖-6-磷酸(G-6-P)、甘油磷酸钠(G-P)、三磷酸腺苷(ATP)和卵磷脂(LEC)。[结果]海洋卡盾藻可以有效利用NaH2PO4.2H2O,对G-6-P、G-P、ATP也有一定的利用能力,但不能有效利用LEC。以NaH2PO4.2H2O、G-6-P、G-P和ATP为磷源培养的海洋卡盾藻的APA分别从起始的5.86 pmol/(cell.h)下降至第6天的1.25、1.12、1.58和1.72 pmol/(cell.h),而后分别迅速上升至7.35、4.14、3.55和6.25 pmol/(cell.h)。[结论]该研究可为深入研究海洋卡盾的藻营养生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7.
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施肥对饲草产量与土壤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苏丹草-黑麦草这一新型种植制度的科学施肥、土壤肥力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年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与黑麦草(Lolium L.)轮作定位试验研究氮、磷、钾肥对饲草产量、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的影响。【结果】氮、磷、钾肥配施(NPK处理)明显增加苏丹草、黑麦草鲜草产量,4个年度的饲草总产量在各个处理中均最高,分别比NP(氮、磷肥配施)处理增产17.9%、17.3%、21.7%、23.2%,分别比NK(氮、钾肥配施)处理增产26.9%、20.2%、23.3%、25.9%,分别比PK(磷、钾肥配施)处理增产312..9%、339.8%、231.7%、223.1%,且效果显著。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NPK处理的土壤蔗糖酶、脲酶高于CK、PK处理,部分达到显著水平,与NP、NK处理相当;土壤磷酸酶以碱性磷酸酶为主,苏丹草、黑麦草试验期NP、NK、NPK处理的碱性磷酸酶均显著低于CK、PK处理。【结论】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氮、磷、钾肥配施能够明显提高饲草产量,影响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从而改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48.
将点带石斑鱼幼鱼(15±0.5) g,随机分为3组,每组投喂不同饵料,分别为鱼肉组、配合饲料组和混合饵料组(小杂鱼和配合饲料交替投喂),每组3个重复,养殖6周后测定各组幼鱼生长指标、全鱼营养成分、肠胃消化酶活性及肝脏磷酸酶活性以研究这3种饵料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消化功能及全鱼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肉组和混合饵料组的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肠、胃蛋白酶活性呈现鱼肉组>混合饵料组>配合饲料组的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肠淀粉酶活性趋势相反且差异显著(P<0.05);各组肠、胃脂肪酶活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鱼肉组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鱼肉肝脏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混合饵料组和配合饲料组(P<0.05)。各组全鱼水分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含量为鱼肉组>混合饵料组>配合饲料组且差异显著(P<0.05);粗脂肪含量趋势相反,为鱼肉组<混合饵料组<配合饲料组且差异显著(P<0.05)。因此,小杂鱼在各方面都要优于配合饲料,交替投喂小杂鱼和配合饲料是一种较好的投喂方式。  相似文献   
149.
麻醉剂MS-222对金鱼体内AKP、CAT和ACP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4个浓度0mg/L、30mg/L、60mg/L和90mg/L,分析了麻醉剂MS-222对金鱼鳃、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CP明显出现一个先增后降的趋势,呈抛物线状;在低浓度(≤60mg/L)下,酶活性在各组织中呈现一定的稳定状态,而当麻醉剂浓度升高和麻醉时间增长,酶活性逐渐下降。AKP在低浓度麻醉剂溶液中,酶活性有明显的增加,随着浓度的升高(≥60mg/L)和时间的增长,酶活性呈抑制状态。而在肌肉中这种情况并不明显。CAT在一定阶段(30mg/L~60mg/L)呈现稳定的状态、而后抑制逐渐明显,当麻醉剂MS-222浓度达到一定量(≥60mg/L)以后,对鱼体的刺激就不再增加了,酶活性也相对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当麻醉剂随着时间的增长和浓度的增大时,在鱼体内富集的麻醉剂破坏鱼体内的过氧化氢酶的分子构象,使酶体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150.
茯苓多糖对刺参体腔液中免疫因子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水煎煮法提取茯苓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得茯苓多糖的含量为50.57%。利用分光光度技术,分析茯苓多糖对刺参体腔液中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补体C3含量的影响。试验组向各组刺参体腔内分别注射质量浓度为0.6、1和1.4mg/mL的茯苓多糖溶液500μL。在注射免疫增强剂后第2、4和6天,检测AKP、LSZ和SOD活性及补体C3含量。结果显示,注射后6d内,试验组刺参体腔液中LSZ活性、SOD活性、补体C3含量及AKP活性分别在第4、4、4和6天达到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分别为对照组的5.5倍、1.2倍、2.6倍和1.5倍。注射0.3mg茯苓多糖的刺参AKP和LSZ活性高于另外2组,注射0.5mg茯苓多糖的刺参SOD活性和补体C3含量高于另外2组。研究结果表明:茯苓多糖能提高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可作为刺参免疫增强剂使用,有成为刺参饲料添加剂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