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07篇
  免费   1145篇
  国内免费   2256篇
林业   889篇
农学   1934篇
基础科学   865篇
  4646篇
综合类   12221篇
农作物   1565篇
水产渔业   786篇
畜牧兽医   3128篇
园艺   918篇
植物保护   656篇
  2024年   292篇
  2023年   890篇
  2022年   1239篇
  2021年   1171篇
  2020年   1030篇
  2019年   1101篇
  2018年   670篇
  2017年   1051篇
  2016年   1209篇
  2015年   1056篇
  2014年   1271篇
  2013年   1296篇
  2012年   1622篇
  2011年   1587篇
  2010年   1506篇
  2009年   1433篇
  2008年   1384篇
  2007年   1130篇
  2006年   961篇
  2005年   817篇
  2004年   572篇
  2003年   537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423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272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88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7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4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01.
日本石灰氮日光消毒防治温室土传病害技术简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灰氮,俗称乌肥或黑肥,主要成分为氰氮化钙或称氰氨基化钙(CalciamCyananid,分子式:CaCN2 ),其它成分有氧化钙和碳素等。石灰氮作为一种古老的农用化学肥料,已有 100余年的使用历史。在我国 20世纪 60年代中期到 70年代中期,石灰氮也曾一度被广泛地应用于水稻基肥、调节土  相似文献   
102.
一般将自然含水量低于45%,粗纤维高于18%的饲料称为粗饲料,包括干草、秸秆和秕壳等纤维性农副产品。粗饲料在自然状态的条件下是一种劣质饲料。其特点是:粗蛋白质含量低,而且品质不佳;粗纤维含量高,还有一些木质素;无氮浸出物虽然含量高,但其主要成分是半纤维素和聚糖醛酸,几乎不含淀粉。因此,粗饲料质地粗硬,适口性差,不易消化,食入量低,导致其营养价值很低。粗饲料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粗纤维等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程度,而粗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降低能显著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进而提高粗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3.
化学防卫是昆虫防御外来侵害的方法之一。简要评述了墨西哥豆瓢虫Epilachna varivestis、南瓜瓢虫Epilachna borealis、苜蓿瓢虫Subcoccinella vigintiquatuorpunctata 3种瓢虫蛹分泌的化学防御物质——氮杂大环内酯的结构、生物活性以及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4.
 选以CO39为背景的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与稻瘟菌生理小种ZC13(菌株97-151a)组成的3类典型非亲和性互作,以亲和性互作为对照,对各互作中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完全非亲和性互作C101A51/97-151a、高度非亲和性互作C101L AC/97-151a及中度非亲和性互作C104 PKT/97-151a,POD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明显升高,48h前达到高峰,升高趋势一直持续到7d完全显症时,幅度基本与各互作非亲和程度呈正相关;亲和性互作CO39/97-151a接种后40 h POD比活性才开始升高,4~6 d达到高峰,峰值也较大。3类非亲和性互作PAL比活性在接种后0 h或16 h开始较明显升高,整个互作中形成3~4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中PAL比活性一直明显下降。3类非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升高,基本一直保持升高趋势,在40 h前幅度较大,并形成1~3个较高的峰;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大幅度升高直至完全显症,48h后幅度远高于非亲和性互作。3类非亲和性互作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在24 h内开始较明显升高,在48h前形成2~3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在接种后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即开始升高,在48h后显著高于非亲和性互作。讨论了POD、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参与水稻抗稻瘟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5.
毒芹生物碱的提取及对害鼠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提出在实验室用毒芹提取毒芹碱的技术,用此提取液毒杀大仓鼠、布氏田鼠试验,表明毒芹碱属于急性药物,其作用部位为神经系统;对大仓鼠和布氏田鼠的LD50分别为每公斤体重7mg左右和9mg左右。  相似文献   
106.
甜椒始花期氮素分配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15N 示踪技术研究了营养液培养甜椒始花期吸收的氮素在体内的动态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根与果实中氮的含量在始采期以后保持稳定; 而叶片中氮的含量则随生育进程迅速下降, 盛采期时与果实和根相近, 且两倍高于茎和侧枝。始花期由根吸收的标记氮主要贮存在叶片中, 2 周后向新生器官的运转率高达50. 6%, 4 周后达到57. 1%, 6 周后为58. 0%, 说明越是新近吸收的氮素越容易被再度运转到其它器官, 随着在体内时间的延长, 氮的再运转能力逐渐降低。开花后2 周收获的果实中标记氮占始花期吸收总量的3. 24%, 第3、4、6 周分别为11. 12%, 9. 49%和4. 75%。果实是甜椒体内氮的强力库, 氮素竞争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7.
通过12a大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在自然降水条件、冬小麦—大豆轮作(或休闲)种植制度下,0~400cm土娄土剖面硝态氮分布与积累的特点。结果表明,长期单施氮肥,氮的表观利用率特别低,仅0.51%,氮肥配施钾、磷肥,氮的表观利用率为25%~35%,氮磷钾平衡施肥及配施有机肥,氮的表观利用率达到50%;施N肥方式显著影响土壤硝态氮积累和淋移,旱地土娄土长期单施化学氮肥或氮钾、氮磷、氮磷钾肥使土壤NO-3-N大量积累和淋移;氮磷钾与有机肥的配合施用能有效地缓解土壤对硝态氮的积累,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8.
落叶果树氮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氮素作为养分与信号对果树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有关果树的施氮效应、需氮特性、诊断技术、精准施氮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在保证果树优质丰产的前提下,为降低氮肥施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了施氮的原理与技术。  相似文献   
109.
中生菌素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不同白叶枯病抗性水稻品种用200μg/ml中生菌素55℃温汤药液浸种,自然降温,秧田3—4叶期和移栽前5d各用30μg/ml中生菌素处理后,于成株期剪叶接种白叶枯病菌。结果表明中生菌素前期处理,于成株期接种白叶枯病菌时,高抗、中等抗性和感病品种中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3种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以中等抗性品种酶活提高最多,接种24和48h,3种酶活性较清水对照分别增加26.92%、26.74%、24.06%和7.09%、1.31%、1.60%。盆栽试验表明,中生菌素对中抗品种的防治效果最好,达58.4%。说明中生菌素对水稻防御酶活性的诱激作用是其防治白叶枯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0.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表达调控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EC4.3.1.5)是催化苯丙烷代谢途径第一步反应的酶,也是这个途径的关键酶,对植物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植物PAL的分布与定位、酶学性质,总结了生长发育、钝化因子与调节因子、末端产物等内部因素及光、温、机械损伤与生长调节剂等外部因素对PAL的调控作用,得出外部因子是在转录水平上对酶活性实施调控的结论,并运用酶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知识阐述了其调控机理。还着重阐述了PAL酶在果树上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及在果树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