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8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6篇 |
农学 | 38篇 |
基础科学 | 180篇 |
39篇 | |
综合类 | 429篇 |
农作物 | 20篇 |
水产渔业 | 63篇 |
畜牧兽医 | 310篇 |
园艺 | 33篇 |
植物保护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104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91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姚震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9,(1):87-90
通过建立龙门起重机的有限元模型,对龙门起重机起升瞬间的瞬态响应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瞬态响应分析考虑了分别以4种起升时间来起吊额定载荷时的工作状况,获得了起重机在这四种工况下工作时的动态特性。分析结果显示,起吊集装箱时,如果起吊过程较快,对大梁的加载时间较短,大梁的振动幅度会大幅增大,冲击载荷也大幅增加。因此对于龙门起重机,设计时应根据实际选用的起升机构选定动载系数,并提供了4个动载系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在用车尾气排放的治理和监管是中国城市大气环境改善的重点工作之一。利用典型在用车,对国家标准GB18285—2005规定的双怠速法、ASM法、VMAS法和IM195等在用车尾气排放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ASM和VMAS两种检测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3.
董玉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9,(1):39-40
介绍并对比了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的瞬态空燃比控制方法,二者均不要求控制对象为非常精确的模型。特别在应用的非线性理论建模还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神经网络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的这个优点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4.
85.
基于信号特征分析的植物体表电信号记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耦合记录模式所记录植物体表波形数据特征,选择德抗961型小麦与含羞草2类植物,分别对每株植物进行直流耦合、交流耦合同步信号记录。分析光诱导下小麦所产生的局部电位中直流耦合记录与交流耦合记录的数据差异。小麦局部电位直流耦合与交流耦合记录数据波形峰峰值差异可达25倍以上;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功率密度时频分布图显示直流耦合记录到的信号局部电位的频谱主要在0.2 Hz以内。而含羞草的变异电位的上述2种耦合模式记录的波形差异相对较小,功率密度时频分布图中可以反映其信号功率谱分布在0.6 Hz以内。通过记录不同下限截止频率的数据,小麦的光诱导电信号更加清晰的反映耦合方式对信号的影响,进一步地,通过含羞草变异电位的传导特性与对小麦钙通道阻滞的对照试验来验证所测信号的真实性。因此,针对不同植物及其植物电信号本身的特点,应选择适合的耦合记录方式。 相似文献
86.
土壤导气率是重要、易测量的土壤参数,其价值在于可以预测田间饱和导水率,反映土壤孔隙和土壤结构特征。国内外学者提出不同土壤导气率测算模型。本文通过对比瞬态法和稳态法两种土壤导气率测算模型,分析两模型在测量效率、经济性等方面优缺点,以及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变化幅度。瞬态法相对稳态法,无须测量通过土样的气体数量,测量时间短,且只需少量体积的气体通过土样,对土样结构破坏小;而稳态法测量技术较成熟,计算方便。室内对60组土样测算结果表明,瞬态法与稳态法测量结果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可用线性函数关系式y=0.979 1 x表示;以稳态法为标准,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相对误差变化幅度在0.5%~45%之间,80%以上测量结果相对误差变化幅度<15%,仅有少数变化幅度>20%;同时,试验结果也验证了稳态试验中气体传导速率Q与测量仪内封闭气体压强值△P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及Kirkham提出的在瞬态模型中被测土样密封端压力动态变化与时间t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7.
抚仙湖重金属污染强度、历史及来源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concentration change of heavy metals of sediment cores in heavily polluted north area and less polluted middle area of Fuxian Lake in Southwest China.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Cu,Ni,Ti,V,Pb,Cd,and Zn concentration-depth profiles,the pollution history of heavy metals was studied using 137cesium (137Cs) dating.The sources of heavy metals were distinguished by normalization of their profiles to aluminum and analysis of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of potential source materials.Geoaccumulation index (Igeo) was used to quantify their contamination intens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heavy metals found in the Fuxian Lake sediments originated naturally before 1980s.Cu,Ni,Ti,and V were still mainly natural in the north lake after 1980s,Cu,Ni,Ti,V,and Pb were mainly natural in the middle lake at all time,but the concentrations of Pb and Zn in the north lake were influenced by industrial wastes from the phosphorus fertilizer factory and cement plants.In all the lake,the contaminations of Cd and Zn were the results of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using a large amount of fertilizers and the atmospheric fallouts of dusts from cement plants.At present,the geoaccumulation indices showed that the Fuxian Lake sediments were moderately to strongly polluted by Cd in the middle lake,and unpolluted to moderately polluted by Pb and Zn and strongly polluted by Cd in the north lake.Moreover,the pollution intensities of Cd,Zn,and Pb have been increased since 1980s. 相似文献
88.
我国有着悠久的生态农业历史,农、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种间关系被关注最多。种间关系主要有3种,即竞争、辅助和中性。过去,竞争关系是被研究最多的一种。近20年来,辅助关系逐渐受到重视并被引入主流生态学理论中。本文分析了这些经验记载的生态学机理,其中描述最多的是植物幼苗的遮阴以及土壤养分的改良(豆科植物固氮作用)。此外,在缓冲极端温度(夏季高温以及冬季低温)、减少杂草竞争、防止动物捕食、减少水分胁迫等方面也有少量记录。我国古代不仅有利用两种植物种间辅助效应的丰富记载,还有利用多种植物综合和复合的种间辅助关系,以及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构建生态系统的记载。特别是华南地区具有利用多种植物与动物间关系来构建基塘生态系统、复合果园生态系统、茶园生态系统等方面传统经验的记载。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植物间辅助效应的记载,并对其进行科学研究,是生态学中非常有价值的课题。因此,本文从社会-生态记忆的角度,对古代文献中关于植物间辅助效应的记载进行梳理与分析,希望引起学界同仁对这些传统经验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现代生态学的实验方法验证这些记载的真实性与适用性,为生态恢复、生态农业、现代林业及生态系统管理等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