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31篇
综合类   28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67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研究旨在探讨丙酸睾酮在肉鸡组织中的残留及其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及睾丸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保障畜产品安全提供检测依据。选取初始体重为(2.2±0.1) kg的60日龄青脚麻公鸡1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20 mg/kg丙酸睾酮的试验日粮,连续饲喂7 d,分别于休药期第2、6、11、17天每组选择8只鸡屠宰,采集鸡冠、肝脏、睾丸和肌肉等组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MS)检测丙酸睾酮残留量、睾酮含量;翅静脉采集血液样品,分离血清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的含量;采集睾丸样品,利用HE染色病理组织检查、甲苯胺蓝病理形态学镜检观测睾丸组织细胞形态、肥大细胞数等。结果显示,①血液中丙酸睾酮残留量最高,鸡冠中残留量次之,胸肌、腿肌、肝脏和睾丸中无残留;休药期长短对鸡冠中丙酸睾酮残留量无显著影响(P>0.05),休药17 d后血清丙酸睾酮含量极显著低于2、6和11 d (P<0.01),且休药期与鸡冠、血液中的丙酸睾酮残留量呈一元二次回归关系。②试验组睾丸中睾酮含量在休药2、6、11、17 d时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71.45%、63.46%、62.86%、73.61%(P<0.01)。③在休药2 d时,试验组睾丸相对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肝脏相对重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④肉鸡血清大部分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球比(A/G)、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及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酶)均无显著变化(P>0.05)。⑤丙酸睾酮对公鸡睾丸的影响较大,细胞失去了原有的椭圆形,生精细胞在管腔中排列紊乱。试验组脱颗粒数目、肥大细胞(MC)数分别比对照组多。综上所述,饲喂丙酸睾酮会导致公鸡睾丸萎缩,可通过血液和鸡冠取样检测到其残留量,这一结果可为保障畜产品安全提供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畜牧与兽医》2017,(5):68-71
为了明确神经肽W(NPW)对猪睾丸间质细胞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RT-PCR和免疫荧光(IFA)技术研究了NPW受体NPBWR1(GPR7)、NPBWR2(GPR8)基因和蛋白在睾丸间质细胞的表达与分布,用MTT法和放射免疫分析(RIA)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PW(NPW-30)对睾丸间质细胞增殖和睾酮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NPBWR1和NPBWR2 mRNA在猪睾丸间质细胞中表达,NPBWR1在睾丸间质细胞上分布;10-6和10-8mol/L NPW处理睾丸间质细胞24 h可分别极限著或显著促进睾酮的分泌(P0.01,P0.05),10-10mol/L NPW可极显著促进睾丸间质细胞的增殖P0.01)。研究结果提示,NPW可促进猪睾丸间质细胞的增殖和睾酮的分泌,进而参与生殖的调控。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确定水牛leptin基因在卵巢和睾丸中的表达状况,试验应用随机引物标记法制作leptincDNA探针。结果表明:该探针检测精度为0.1 pg/μL,达到预期目的;用标记好的探针对水牛卵巢和睾丸的石蜡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在卵巢卵泡颗粒细胞层与膜细胞中间、早期生长卵泡内和睾丸精小管管壁上呈现不同程度的黄褐色阳性颗粒。  相似文献   
994.
火煽法是我国传统去势术之一,传统火煽法用木制夹板在精索蔓状丛上方1cm处平行夹住精索,再用烧红烙铁在距精索夹板2cm处烙断精索除去睾丸,断端涂搽少许植物油。然后烙烧成黄褐色,最后去掉夹板。民间火煽法用刀形烙铁将阴囊烧烙开,再反复烧烙精索。  相似文献   
995.
牛布氏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一般呈慢性经过,由于病原菌侵害牛的生殖系统,可引发子宫、腹腔、关节、睾丸等炎症,全身  相似文献   
996.
了解非洲雄鸵鸟主要生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对获取优质多量的精液,改进采精技术和开展鸵鸟的人工授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解剖学方法,对雄性鸵鸟主要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鸵鸟睾丸呈短棒状,两侧睾丸位置不对称,与其它家禽睾丸的特点有明显的差异;鸵鸟阴茎也很特殊,其阴茎背侧有用于射精的阴茎沟,它不同于哺乳类的尿生殖道,也不同于家禽的螺旋状的排精沟。  相似文献   
997.
本研究利用精原干细胞介导法体内转染重组载体pVITRO2-Mx-NA以生产抗病转基因鸡。采用睾丸注射法将脂质体包裹的线性化质粒通过随机打点注射入公鸡睾丸,采集25、50、60、70d后试验公鸡的精液,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常规PCR检测外源Mx-NA联合基因的整合;转染后60d采集阳性公鸡精液人工授精母鸡,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后代血液中外源NA-Mx联合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CR检测证实外源Mx-NA联合基因已在精子基因组中表达,精液PCR阳性率为33.33%(2/6),且能通过体外受精在后代中检测到,后代PCR检测的阳性率为31.43%(11∕35),Western blot检测F1代阳性率为28.6%(10/35)。以上结果证明外源Mx-NA基因能稳定整合到鸡的基因组中,表明睾丸注射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有效的制备抗病转基因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杨凌某羊场羊口疮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杨凌地区羊口疮病毒野毒株,在某羊场采集具有典型羊口疮症状的病羊口唇部结痂并研磨,无菌过滤后取500μL接种于犊牛睾丸原代细胞。盲传4代,测定细胞病变的第5代病毒的滴度,用羊口疮病毒B2L和F1L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第5代病毒能够致犊牛睾丸原代细胞出现细胞病变(CPE),病毒滴度为107.66 TCID50/mL;扩增出了羊口疮病毒B2L和F1L基因的片段,其大小分别为540bp和437bp,与用于设计引物的参考毒株序列的相似度分别为96.57%和96.43%,可确定为羊口疮病毒的相应基因片段,获得了羊口疮病毒分离株。  相似文献   
999.
牛睾丸原代细胞是目前生产细胞型猪瘟弱毒疫苗的最主要细胞源.全国每年用于生产猪瘟弱毒疫苗的牛睾丸约为70万对,但牛的产仔具有相对严格的季节性,且同一个牛场每天的睾丸产量是极其有限的.这给疫苗生产厂家批量收集睾丸以及调剂生产周期等方面带来了困难.另外,经常不断的从外界送入生鲜睾丸组织,增加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车间的污染频率,因此,进入GMP车间用于生产猪瘟疫苗的牛睾丸细胞最好是经检测无污染并能产出高效价病毒的合格细胞.但是,牛睾丸细胞传代次数是有限的.统计数据表明,牛睾丸细胞接种猪瘟病毒只适合传5代次[1].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剂量甜菜碱对热应激肉鸡组织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择将1日龄肉用仔鸡200只,随机分成3组,在试验期内,环境温度为28~31℃,湿度为83~87%.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添中加0.1%、 0.3%的甜菜碱.结果表明试验1组鸡在38~47日龄甲状腺的重量和肾上腺重量显著增加(P<0.05),在48~57日龄试验1组鸡胸腺、胃、肝脏、心脏的重量显著增加(P<0.05),睾丸的重量极显著增加.在试验期内,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1组鸡胰、脾、法氏囊、肺和肾重量差异都不显著(P>0.05).试验2组鸡除了在48~57日龄睾丸重量极显著增加(P<0.01)以外,其它器官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2组与试验1组鸡在整个试验期内各器官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组织学观察表明,在高温环境中,对照组鸡肾、心脏、肺、肝、胃、脾、胸腺等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病理变化,但试验1组鸡上述组织器官未见有明显变化,这说明,甜菜碱具有一定的抗热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