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54篇
  免费   826篇
  国内免费   1093篇
林业   690篇
农学   975篇
基础科学   597篇
  2727篇
综合类   10016篇
农作物   534篇
水产渔业   918篇
畜牧兽医   12628篇
园艺   1013篇
植物保护   575篇
  2024年   329篇
  2023年   1058篇
  2022年   1178篇
  2021年   1120篇
  2020年   836篇
  2019年   1147篇
  2018年   471篇
  2017年   785篇
  2016年   764篇
  2015年   886篇
  2014年   1484篇
  2013年   1462篇
  2012年   2001篇
  2011年   2164篇
  2010年   2238篇
  2009年   2136篇
  2008年   1841篇
  2007年   1645篇
  2006年   1473篇
  2005年   1162篇
  2004年   794篇
  2003年   623篇
  2002年   499篇
  2001年   419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8篇
  195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种,再将秸秆放入密封的容器贮藏,通过微生物发酵过程,使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具有酸香味、草食家畜喜食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992.
瘤胃酸中毒是反刍动物采食过多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类饲料,于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而引起以前胃机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以发病急、病程短、全身症状重剧、死亡率高为临床特征。本病多发于乳牛和奶山羊,役用牛和绵羊也有发生。1病因1.1反刍动物的消化特征是前胃(瘤胃、网胃、瓣  相似文献   
993.
耕牛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过食精料而引起瘤胃内环境改变、乳酸增多、脱水、血液浓稠等一系列变化的疾病,患畜以呈现消化紊乱、瘫痪和休克为特征。本病乳牛多发,但在农忙季节本站也曾收治过4例耕牛患畜,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4.
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的神经和肌肉功能紊乱,收缩力量减弱,瘤胃内容物不能进行正常的消化、运转与排除,食物异常分解、发酵与腐败,产生有毒物质,微生物群遭到破坏,引起消化功能障碍,而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紊乱、产奶量下降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多发于长期舍饲的牛。  相似文献   
995.
1 苗床土壤全部消毒法就是把所有的苗床土全部消毒。此法是把甲醛、溴甲烷、氯化苦等药剂加入到土壤里密闭熏蒸,杀菌比较彻底,除杀死土壤里的病菌外,还能杀死土壤里的线虫、草子等, 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里的有益微生物。因此,在土壤病虫害特别严重时才使用该种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孙一航  刘学生  林宇龙 《草学》2023,(2):1-4+10
土壤盐碱化是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面临的一项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对作物生长和植物生产力造成了严重损害。植物修复技术以其绿色、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在修复改良盐碱草地过程中被广泛认可和应用。根际环境是指受植物根系活动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微域环境,一般指离根轴表面几毫米之内的区域,根际环境对植物适应盐碱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探讨根际环境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与植物抗逆性和生产力的关系,已逐渐成为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盐胁迫对植物根际环境影响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盐胁迫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和含量、根际土壤养分状况、根际土壤酶活性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施用根腐病生防颗粒剂对大豆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木霉菌等多种生防菌结合的生防颗粒剂为材料,探讨施于大豆田后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土壤中施入生防颗粒剂后未明显引起微生物区系变化,也没有使某些微生物明显地上升或下降.在大豆生育期间多数生防颗粒剂组合的真菌数量低于种衣剂拌种处理区;在大豆生育期间生防颗粒剂组合的放线菌数量都高于种衣剂拌种,在分枝期1号和4号生防颗粒剂处理的细菌数量高于种衣剂处理区和空白对照,开花期(R1)到成熟期(R8)多数生防颗粒剂处理的细菌数量也高于种衣剂处理和对照.生防颗粒剂在分枝期和开花期使土壤中木霉菌数量增加,生防颗粒剂组合、种衣剂处理区和空白对照在分枝期镰孢菌数量较低,除生防颗粒剂组合1号外葡萄孢菌数量在出苗期、结荚盛期都低于空白对照.除结荚期外,其它时期生防颗粒剂处理较空白对照区青霉菌多.  相似文献   
998.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高粱根际微生物的研究成果,综述了高粱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影响因素、高粱根际微生物对高粱生长的影响、根际促生菌对高粱重金属携带能力的影响及土壤的生物修复等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成果分析了高粱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对植株生长、生态环境等的影响意义及交互作用,并展望了今后高粱根际微生物方向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水体水质情况以及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构,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测定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一级移动床生物净化、二级固定床生物净化、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水体和生物净化载体以及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果显示,水体的氨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分别为0.85和0.21 mg/L。养殖系统水体、生物净化载体和虾肠道样品中共有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此外,一级、二级生物净化系统水体中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生物净化载体中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为优势菌;对虾肠道中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另外,对虾养殖循环水系统中生物净化载体上的细菌物种含量比水样中的细菌物种少,但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养殖水体,...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解湖泊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实验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鲥淀芦苇、棕榈片、人工水草、网片四种不同基质附着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并采用PICRUSt对菌群功能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鲥淀四种基质附着细菌群落组成丰富,共检测出38门91纲183目338科646属,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