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0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林业   313篇
农学   285篇
基础科学   54篇
  120篇
综合类   3342篇
农作物   240篇
水产渔业   733篇
畜牧兽医   6229篇
园艺   479篇
植物保护   83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589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896篇
  2011年   837篇
  2010年   724篇
  2009年   776篇
  2008年   818篇
  2007年   678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675篇
  2004年   519篇
  2003年   612篇
  2002年   454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鲤浮肿病(Carp edema virus disease,CEVD),也称锦鲤昏睡病(koi sleepy disease,KSD),是一种严重危害鲤和锦鲤养殖的病毒病。本文对鲤浮肿病的病原生物学特征、临床症状、易感品种、发病条件、传播方式、分布范围、分子流行病学、病毒检测方法、防控措施等,进行了阐述和介绍,旨在为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通过昆虫病原线虫与药剂组合防治黄曲条跳甲的田间效果测试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混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黄曲条跳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用3次后防效可达94. 6%,与常规化学药剂处理相比,防效无显著性差异;化学药剂折纯用量,667 m2减少27. 8 g。  相似文献   
11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真菌种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当前应用于真菌分类学中的六种分子生物学技术(G C值、DNA互补,RNA技术,RFLP、RAPD五种核酸技术和一种蛋白质技术——同工酶技术)的原理、操作。适用范围及其应用状况,为食、药用真菌研究者和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4.
甘草胭珠蚧Porphyrophora sophorae(Arch.)是人工栽培甘草的主要害虫。采用灌根、土壤处理法研究了35%吡虫啉悬浮剂、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8%毒死蜱乳油和5%毒死蜱颗粒剂4种杀虫剂对甘草胭珠蚧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月中旬施药各药剂的防治效果均低于50%,但可有效降低翌年春季田间的虫口密度;6月中旬采用35%吡虫啉悬浮剂和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灌根的防效可达80%以上。建议生产中可在6月中旬或之前采用灌溉后进行35%吡虫啉悬浮剂1 500倍或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 500倍液300mL/株灌根的措施防治甘草胭珠蚧。  相似文献   
115.
疙瘩皮肤病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疙瘩皮肤病(LSD)又称结节性皮炎或块状皮肤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A类疫病之一。LSD是由LSDV引起的,以发热,皮肤、粘膜、器官表面广泛性结节,消瘦,淋巴结肿大,皮肤水肿为特征,严重时会引起死亡。此病能大幅度降低产乳量,损坏皮张,常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此病在非洲、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发生流行,我国尚无此类疫病的发生。本文仅就疙瘩皮肤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与病理、诊断、预防及控制等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6.
植物病原的快速检测对于植物病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近年建立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等特点,已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本文对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原理、特性、检测方法及其在植物病原体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7.
为明确湖南省柑橘黄化症状与柑橘慢衰病和柑橘黄龙病的相关性,应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湖南省永州地区表现黄化症状的柑橘进行了两种病原的鉴定及分布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该地区柑橘黄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柑橘半穿刺线虫和黄龙病菌对柑橘的侵染。所检样本中,柑橘慢衰病平均发生率为82.1%,土壤中的半穿刺线虫群体密度最高达到3 077条/100mL。永州地区柑橘黄龙病病菌属于韧皮部杆菌属类细菌亚洲种,平均检出率为64.3%。柑橘半穿刺线虫和黄龙病菌在柑橘园存在混合侵染现象,混合侵染率为53.6%。柑橘半穿刺线虫在永州地区柑橘产区分布广泛,是造成柑橘黄化症状的重要病因,重视并有效防控柑橘半穿刺线虫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8.
从西藏农牧学院药材基地的西藏八角莲(Dysosma sayuensis Ying)发病叶片上分离得到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八角莲叶斑病为八角莲上一种新病害,其病原菌为壳针孢属(Septoriasp.)真菌。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其中以山梨醇为最适碳源,蛋白胨为最适氮源,在无碳源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不良,长势较差;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最适pH为7~9;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本试验明确了引起西藏八角莲叶斑病的病原,为该病的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9.
枯草芽孢杆菌G3菌株的抗菌物质及其特性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产几丁质酶枯草芽孢杆菌G3菌株的固体培养物在黄瓜灰霉病菌和番茄叶霉病菌抑菌试验中证实,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过滤上清液中,它们是从酸沉淀物中提取出的伊枯草菌素、生物表面活性素和存在于盐析粗蛋白中的几丁质酶。在叶霉孢子萌发试验中,伊枯草菌素微弱地抑制孢子萌发但强烈破坏芽管和新生菌丝;生物表面活性素和几丁质酶则强烈抑制孢子萌发并长久性地抑制芽管伸长。在PDA平板上的灰霉菌丝抑菌试验中,伊枯草菌素抑制菌丝生长,引发菌丝顶端膨大,形成泡囊,泡囊破裂后原生质外泄;几丁质酶抑制菌丝生长,引发产生不规则的菌丝团;生物表面活性素在平皿上对菌丝则不显示出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0.
建兰花叶病毒厦门分离物的鉴定及其抗血清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V)隶属马铃薯x病毒属,线状,长约475 nm,宽约12~13 nm,基因组ssRNA。CyMV能使建兰产生褪绿斑点及坏死斑,卡特兰产生局部坏死,树兰属产生花叶。因此,是危害各种观赏兰花的主要病毒之一[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