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4篇
农学   24篇
  8篇
综合类   249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啶虫脒及吡虫啉对瓜蚜室内生物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瓜蚜(棉蚜)的寄主广泛,常常对瓜类、棉花、烟草等蔬菜和经济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在温室的瓜类上瓜蚜可常年繁殖危害,以成虫和若虫取食瓜类嫩叶及生长点,使叶片及生长点卷缩,老叶受害后变黄.化学防治瓜蚜是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之一,对瓜蚜种群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药液浸渍法测定了啶虫脒和吡虫啉对瓜蚜的毒性,结果表明:在10~80mg/kg浓度下吡虫啉的防效54.20%~89.04%,高于啶虫脒35.45%~87.34%;用药24 h后吡虫啉对瓜蚜致死中浓度LC50为9.674mg/L、啶虫脒LC50为14.0685mg/L,吡虫啉对瓜蚜的毒性是啶虫脒的1.45倍.  相似文献   
512.
杀虫剂配比对水稻大螟的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内吸性杀虫剂不同混配比例对水稻大螟的防治效果,采用水稻茎秆对药剂的内吸性进行水稻大螟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内吸性强毒力性高的药剂和内吸性弱毒力性差的药剂复配时,前者药剂所占比例越大,混合后效果较好;内吸性强毒力性弱的杀虫剂与内吸性弱毒力性强的杀虫剂复配时,将增强药剂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513.
植物保护     
球孢白僵菌混合粉剂是由  相似文献   
514.
为了解根结线虫在中国南方稻区的分布和种类, 从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采集1 181份土样, 经生物测定发现312份土样中种植的水稻或番茄幼苗根系会产生根结, 阳性总检出率为26.42%。利用线虫特异性引物从171份阳性样品中鉴定出6种根结线虫:拟禾本科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北方根结线虫M.hapla、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象耳豆根结线虫M.enterolobii和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 分别占鉴定总样品数的88.89%、41.52%、29.82%、10.53%、4.09%和3.51%。被1、2、3、4、5、6种根结线虫混合侵染的土样比例分别为42.11%、41.52%、12.87%、2.92%、0.58%和0, 其中最常见的为拟禾本科根结线虫单独侵染(34.50%)、拟禾本科根结线虫与北方根结线虫(22.81%)或花生根结线虫(13.45%)混合侵染。本研究结果将为制定相应的传播阻断策略和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15.
探讨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防治效果.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研究了甘肃省5种10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力,并用筛选出的高效品系对预蛹和蛹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0663PG和卡森斯氏线虫(Steinernema krussei)?0657L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有较高的致病力.在线虫和2龄幼虫数量比为160:1时,夜蛾斯氏线虫0663PG和卡森斯氏线虫0657L侵染72?h后,草地贪夜蛾死亡率分别达到100%和80%.草地贪夜蛾预蛹在夜蛾斯氏线虫0663PG的处理下2?d后均可成功化蛹,处理15?d后在数量比为3200:1时,蛹的羽化率为96.67%.数量比为12800:1时,夜蛾斯氏线虫0663PG侵染草地贪夜蛾蛹13?d后,蛹的羽化率为93.33%,夜蛾斯氏线虫0663PG对草地贪夜蛾预蛹和蛹的致死率均低于10%.综上可知,夜蛾斯氏线虫0663PG线虫品系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草地贪夜蛾预蛹和蛹对昆虫病原线虫不敏感,线虫侵染后对蛹的羽化率和羽化时间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16.
以棉花黄萎病菌强致病力菌株Vd084、Vd082和弱致病力菌株Vd001为供试菌株,以耐病品种中棉所35和感病品种冀棉11为鉴别寄主,采用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体法,首先明确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与落叶间的关系,然后采用大丽轮枝菌落叶型菌株特异引物D-1/D-2和非落叶型菌株特异引物ND-1/ND-2对供试菌株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107 mL-1的常规接种量下,3个菌株均能导致棉苗出现落叶;与弱致病力菌株相比,强致病力菌株出现落叶的时间早3d,且落叶株率高。在接种量为1×105~1×107 mL-1,强致病力菌株的落叶株率显著高于弱致病力菌株,当接种量达到1×108 mL-1时,强致病力菌株和弱致病力菌株间差异不明显。3个菌株在耐病品种上的落叶株率(28.8%)显著低于感病品种(37.7%)。分子检测表明,2个强致病力菌株Vd084和Vd082为落叶型菌株,弱致病力菌株Vd001为非落叶型菌株。结果显示,该2对引物检测出的非落叶型菌株Vd001在温室苗期人工接种条件下仍能导致棉苗落叶。可见,对于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检测还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方法,尤其是模拟大田间条件的检测方法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