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8篇
林业   243篇
农学   477篇
基础科学   96篇
  168篇
综合类   2371篇
农作物   224篇
水产渔业   229篇
畜牧兽医   1368篇
园艺   291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正>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生物技术、食品科学、资源环境、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机电工程、农业经济、数学、物理、化学与化工、计算机、电子信息,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实验新方法、新技术和国内外研究动态等.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文献综述等.读者对象主要是相关学科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和相关学科科技管理人员.本刊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并加入  相似文献   
92.
《中国畜牧业》2015,(7):16-17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基因组与遗传改良研究室有23名正式职工,其中女职工15位,占总人数的65%,是一支由我国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和农业生物工程学家范云六院士为领军人物,奋斗在农业科研一线的高层次、高学历的女科技工作者为骨干的创新团队。这支活跃的科技创新团队,以顽强拼搏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无私奉献、勇攀高峰,取得了骄人业绩,在引领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前沿,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卓越贡  相似文献   
93.
基于生物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已经取得的惊人成就,使人们预见到它在医药、畜牧、种植、化工、食品、轻工、环保、冶金、能源等产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正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现代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比较少,层次低,但是也有成功的事例,主要以常规技术的成果为主。该文主要介绍生物技术成果在林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正《生物技术通报》是中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NKI)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2006、2010年入选中国农业核心期刊,2008、  相似文献   
95.
凝集素是具有识别和结合不同碳水化合物结构能力的多价蛋白质,在这些蛋白质中,观察到的糖结合和不同的分子结构使它们成为一个庞大的异质组,在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中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来自植物和动物的凝集素通常用于直接防御病原体和免疫调节。本文重点阐明不同凝集素基团的结构和功能,为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提供一些思路,以期为生物技术和新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凝结素|结构特征|生物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96.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大型公共仪器平台是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的一部分,主要为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理生化、分子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检测分析服务。目前己与多家科研单位和高校的课题合作,并己为相关课题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本平台配备了LC-MS、GC-MS等多台色谱质谱联用仪和多种组学处理软件,同时配备了专职技术团队,提供仪器共享、技术支持、数据存储等服务,能够有力的协助您完成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7.
受腹泻病困扰的养猪业迎来科技新福音。3月24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内首创研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G型)三联活疫苗(简称"猪腹泻三联苗")在哈兽研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正式投产上市。该疫苗填补国内空白,可实现一针同时预防三种主要危害养猪业重大疫病的"一箭三雕"效果。尤其对控制混合感染具有很强针对性。该疫苗的上市预计每年可为国内养猪业新增经济效益几十亿元。  相似文献   
98.
生物技术在森林的病虫害防治中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生物技术不仅可以更好地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还能有效地对除害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由于是生物技术,就避免了除害地区的植被遭到损害,又可以对病虫害防治起到更加持久的作用。根据生物技术的优点进行分析,体现生物技术的优势,从而加强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
钟毓  邓汉慧 《中国饲料》2021,1(16):90-93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与传统的经济模式相比,数字经济在饲料企业的饲料管理、生产组织、产品流通等方面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进而数字经济时代对饲料企业生物技术人才提出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建立良性的生态平衡圈。本文从饲料企业生物技术人才创新创业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数字经济时代饲料企业生物技术人才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专业的饲料企业生物技术人才断层、饲料企业生物技术人才环境落后、饲料产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困难等问题,深入挖掘饲料企业生物技术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模式,积极响应双创教育的号召,实现了为饲料企业生物技术培养优质人才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生物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0.
《种业导刊》2015,(2):31
近日,农业部向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团队研发的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Bt汕优63)重新颁发了生物安全证书,同时获批的还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转基因植酸酶玉米。此举让转基因主粮是否会产业化的话题重回公众视野。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团队林拥军教授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说明我们的研究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是安全的,它们经过了最严格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