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7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林业   6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19篇
  16篇
综合类   1194篇
水产渔业   301篇
畜牧兽医   744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463篇
  2020年   557篇
  2019年   82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543篇
  2011年   612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557篇
  2008年   488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当前,由于养猪生产中兽医防疫工作上的不足,环境消毒卫生不彻底,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等,造成环境中残存多种病原体,一旦猪群抵抗力降低,环境、气候发生变化、强毒力野毒(细菌)侵袭,进而出现从单一的病原体所致疾病转  相似文献   
922.
应用猪蓝耳病、猪瘟RT-PCR检测试剂盒对疑似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混合感染野猪病料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材料进行病原特征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送检病料存在猪蓝耳病病毒感染,但不存在猪瘟病毒感染;对猪蓝耳病病毒流行株NPS2基因分析表明,野猪源蓝耳病病毒NPS2基因与家猪源同源性达95.2%以上,是存在基因缺失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研究结果说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可引起野猪发病,应采取相应疫苗免疫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923.
猪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能导致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或温和型猪瘟。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猪瘟病毒有囊膜二十面体球状病毒,粒子直径为40-50纳米,核衣壳直径约为29纳米,囊膜表面的糖蛋白纤突结构6-8纳米。  相似文献   
924.
1引发因素生物致病因素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等。能引起猪免疫抑制的病毒性因素很多,如蓝耳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等,细菌性因素有肺炎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寄生虫因素主要有弓形体和猪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925.
1临床症状猪瘟是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急、死亡率高、传播快;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可感染,改良品种和仔猪更易感染;本病无季节性变化,呈地方性流行;传染源主要是病猪的粪、尿、分泌物等,猪场人员频繁往来,环境条件恶劣,消毒、防疫措施不合理,是造成本病流行的外界因素。  相似文献   
926.
《中国猪业》2013,(12):63-63
【本刊辑】据国际畜牧网2013年12月3日报道,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于2013年11月28日收到了韩国兽医部门的通报,位于韩国庆尚南道的一家养猪场暴发了经典猪瘟疫情。报告显示,疫情最初在2013年11月27日被发现,同日经庆尚南道家畜推广研究所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确认,共300头猪疑似感染,4例已确诊。现300头猪已全部被销毁,暴发来源仍未确定。  相似文献   
927.
科技进展     
转录靶向猪Jiv基因shRNA细胞株的建立及抗猪瘟病毒转基因猪的构建构建转入靶向猪Jiv基因shRNA干扰片段的阳性细胞株,通过比较各细胞株对猪瘟病毒增殖的干扰效果,筛选对猪瘟病毒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细胞株,为抗猪瘟转基因猪的构建提供材料。研究设计了靶向猪Jiv基因的4个shRNA干扰片段,并构建插入干扰片段的慢病毒(P1、P2、P3、P4)。将慢病毒分别转染PK-15细胞,阳性细胞接种猪瘟病  相似文献   
928.
非洲猪瘟虽然在我国尚没有被发现,但其从西非至东非、欧洲、亚洲的传播态势已经形成。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大,加强对该病的病原学研究和对其流行病学的认识,并研发能够快速诊断和防治该病的技术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非洲猪瘟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学、快速诊断方法以及国内外对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9.
2013年3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某猪场经常出现母猪怀孕后期流产、产仔死胎的现象。出生仔猪体质较弱不易成活,出现后肢劈叉等神经症状,母猪未见任何异常症状。死亡的胎儿新鲜、体重较大,未见木乃伊化以及畸形;剖检时发现死亡胎儿肺脏充血、出血、水肿、间质增宽,肾脏肿大、充血,脐带出血等病理变化。为了确诊该猪场母猪产仔死胎增加的病因,我们应用PCR、RT-PCR方法对常见的能够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  相似文献   
930.
猪瘟(CSF)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它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但近些年来,由于一些地区养猪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猪群的饲养管理、疫苗贮存使用和免疫方法程序等环节的忽视,我国猪瘟的免疫失败、猪瘟与其他疫病的混合感染及继发感染不断出现,使得猪瘟疫情在生产中有所反弹,给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正确分析影响猪瘟防治效果的原因,采取相应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和疫情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