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168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1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对国产狼尾草属3草种、1变种的3个变形共6份材料花粉粒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的观察结果显示,花粉粒形态为近球形或卵园形,萌发孔为单孔,位于远极面一方,周围有明显加厚处,花粉壁薄而易皱,分为两层,外壁纹饰与颗粒大小各不相同,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2.
3种牧草不同搭配方式对胜红蓟的替代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3种牧草不同搭配方式对胜红蓟的替代控制效果,为入侵杂草胜红蓟的防控提供植物种和替代控制方法.在田间条件下,通过将白三叶、杂交甜高粱、杂交狼尾草3种牧草两两等比例搭配后与胜红蓟按2∶1混种,建立3种不同的替代控制方式,动态监测各群落(种群)植物、土壤微生物指标,评价3种牧草两两等比例搭配对胜红蓟的替代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白三叶、杂交甜高梁等比例搭配对胜红蓟进行替代控制时,2种牧草株高严重受阻,牧草相对盖度占优,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变大,胜红蓟重要值变小,土壤真菌增多,细菌、放线菌减少;白三叶、杂交狼尾草等比例搭配对胜红蓟进行替代控制时,2种牧草株高不受阻,牧草相对盖度占优,Simpson指数变大,Shannon-wiener指数变小,胜红蓟重要值变小,土壤真菌增多,细菌、放线菌减少;杂交狼尾草和杂交甜高粱等比例搭配对胜红蓟进行替代控制时,杂交狼尾草株高不受阻,但杂交甜高梁株高严重受阻,牧草相对盖度占优,Simpson指数变小,Shannon-wiener指数变大,胜红蓟重要值变小,土壤细菌增多,真菌、放线菌减少.总体来看,白三叶和杂交狼尾草可以等比例搭配作为胜红蓟替代控制材料,且替代控制效果较好;白三叶和杂交甜高粱、杂交甜高粱和杂交狼尾草不宜等比例搭配作为胜红蓟的替代控制材料.  相似文献   
103.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19份狼尾草资源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00对SRAP引物中,38对引物多态性较好,每对引物产生9~22条条带,共扩增出68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57条,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4.13个多态性条带,表明在这19份狼尾草资源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经NTSYS pc2.01软件聚类分析,狼尾草品种间简单匹配相似系数为0.53~0.82.在相似系数为0.60时,可将19个狼尾草品种分为A、B、C3类;在相似系数为0.67时,B类分为2个亚类,C类分为3个亚类.此结果与狼尾草形态学特征相配合,为鉴别狼尾草资源亲缘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皇竹草是由象草和南美洲狼尾草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牧草。由于其产量高、品质优、消化率高而名列各种饲料用牧草之首。2002年广西全州县生物技术开发实验场采用皇竹草与广西的桂牧一号牧草进行异花授粉,培育出牧草新  相似文献   
105.
测定了大丰国家级麋鹿保护区圈养区内不同类型植物群落草本层总生物量随月份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总生物量从5月份至9月份呈增加趋势,其中狼尾草种群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从5月份的61.15%增加到9月份的85.57%.麋鹿对狼尾草的取食具有季节选择性的特点,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目前栖息地的植物群落组成结构及各种植物的生物量比例随季节的变化.研究还表明,麋鹿喜食和可食植物的种类数随不同月份发生变化,于6~8月间种类数最多.  相似文献   
106.
狼尾草典型生理生化特征对阿特拉津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盆栽试验考察狼尾草生长(生物量及根冠比)及典型生理指标(叶绿素、丙二醛及脯氨酸含量)对不同浓度阿特拉津污染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高浓度阿特拉津胁迫下狼尾草生物量(≥ 100 mg·kg-1)、根冠比(≥ 200 mg·kg-1)两类生长指标与对照处理相比达到显著性抑制水平.阿特拉津胁迫(≤ 200 mg·kg-1)对狼尾草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较小,各污染处理样品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阿特拉津污染胁迫水平达到100 mg·kg-1时,狼尾草叶片中脯氨酸含量达到最大值(39.38 μg·kg-1),同时丙二醛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只有在较高浓度阿特拉津(≥ 100 mg·kg-1)胁迫水平条件下,狼尾草典型生长及生理指标才逐渐受到极显著影响,从植物生长与生理角度揭示了狼尾草对阿特拉津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07.
不同畜禽食用的牧草品种牛羊喜食禾本科牧草和高秆类植物,其次为豆科牧草。适宜饲喂牛羊的牧草品种有杂交狼尾草、苏丹草、紫花苜蓿、串叶松香草、冬牧-70黑麦、菊苣和芜菁甘蓝等。兔鹅喜食豆科牧草,其次为禾本科牧草。适宜饲喂  相似文献   
108.
从生长势、游离脯氨酸含量、水分临界饱和亏和根茎比等对5种阳生地被植物进行了干旱胁迫试验。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干旱胁迫下生长势的结果一致,表现为羽裂石竹的抗旱性最好,其次为心叶堇菜,狼尾草和棕叶狗尾草居中,蓝花耧斗菜的抗旱性最差。羽裂石竹的水分临界饱和亏值和根茎比较小,分别为72.6和0.06。结合叶片离体萎蔫时问和外部形态特征,羽裂石竹仍具有较好的抗旱性。分析认为,5种植物的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羽裂石竹、心叶堇菜、狼尾草、棕叶狗尾草、蓝花耧斗菜。  相似文献   
109.
杂交狼尾草对草鱼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表明,在配合饲料和杂交狼尾草比例为11(干物质比例)条件下养殖的草鱼与全配合饲料养殖的草鱼在背肌脂肪酸组成的对比中,饲草鱼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相对含量为(40.18±1.36)%,是饲料鱼(21.64±0.9g)%的1.86倍.饲草鱼n-3 PUFA的相对含量为(14.72±1.27)%,是饲料鱼(2.43±0.49)%的6.06倍.其中,最明显的是饲草鱼183n-3的相对含量(10.27±1.21)%是饲料鱼(1.01±0.02)%的10.17倍.实验也对比了杂交狼尾草叶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发现在杂交狼尾草(叶片)的脂肪酸组成中183n-3的含量高达(66.23±0.16)%.而在饲料中183n-3的含量仅为(4.34±0.03)%.杂交狼尾草和饲料中未检测到EPA和DHA.草鱼利用杂交狼尾草中丰富的183n-3生物转化生成了EPA和DHA,从而显著提高了饲草鱼鱼肉中n-3 PUFA的含量,促进草鱼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改善鱼肉品质.  相似文献   
110.
实验表明,在配合饲料和杂交狼尾草比例为11(干物质比例)条件下养殖的草鱼与全配合饲料养殖的草鱼在背肌脂肪酸组成的对比中,饲草鱼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相对含量为(40.18±1.36)%,是饲料鱼(21.64±0.9g)%的1.86倍.饲草鱼n-3 PUFA的相对含量为(14.72±1.27)%,是饲料鱼(2.43±0.49)%的6.06倍.其中,最明显的是饲草鱼183n-3的相对含量(10.27±1.21)%是饲料鱼(1.01±0.02)%的10.17倍.实验也对比了杂交狼尾草叶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发现在杂交狼尾草(叶片)的脂肪酸组成中183n-3的含量高达(66.23±0.16)%.而在饲料中183n-3的含量仅为(4.34±0.03)%.杂交狼尾草和饲料中未检测到EPA和DHA.草鱼利用杂交狼尾草中丰富的183n-3生物转化生成了EPA和DHA,从而显著提高了饲草鱼鱼肉中n-3 PUFA的含量,促进草鱼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改善鱼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