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82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686篇
林业   210篇
农学   310篇
基础科学   160篇
  216篇
综合类   5352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722篇
畜牧兽医   20635篇
园艺   212篇
植物保护   141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515篇
  2022年   579篇
  2021年   529篇
  2020年   499篇
  2019年   750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474篇
  2015年   500篇
  2014年   1097篇
  2013年   858篇
  2012年   1161篇
  2011年   1340篇
  2010年   1371篇
  2009年   1440篇
  2008年   1267篇
  2007年   1169篇
  2006年   1156篇
  2005年   1119篇
  2004年   996篇
  2003年   900篇
  2002年   818篇
  2001年   693篇
  2000年   487篇
  1999年   532篇
  1998年   555篇
  1997年   814篇
  1996年   705篇
  1995年   628篇
  1994年   724篇
  1993年   801篇
  1992年   899篇
  1991年   770篇
  1990年   508篇
  1989年   64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采取室内小型试验和温棚培育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密度对育成V期幼蟹存活率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密度范围内,Ⅴ期幼蟹存活率随大眼幼体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即幼蟹存活率与大眼幼体密度呈负相关。室内小型试验条件下大眼幼体的适宜密度为8~12只/L,Ⅴ期幼蟹存活率达43%以上,温棚培育池中大眼幼体的投放密度应低于3818只/m2。  相似文献   
982.
用PCR方法从感染牛疱疹病毒Ⅰ型Bartha Nu/67株的MDBK细胞中扩增gD基因,将之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根据对gD基因的结构分析,设计合成3对引物,以获得的克隆质粒为模板,PCR扩增gD胞外域基因,将之分别亚克隆到pGEX-4T-2和pET-32a表达载体中构建成表达质粒pGEX-4T—gDQ、pGEX-4T—gDQB、pGEX-4T—gDHB和pET—gDQ、pET—gDQB、pET—gDHB,利用上述质粒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和BL21(DE3),IPTG诱导后SDS—PAGE检测,结果pGEX-4T—gDQ、pGEX-4T—gDQB、pGEX-4T—gDHB和pET—gDQ四个表达质粒出现表达且符合预期大小,Western blot表明表达产物均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983.
丙酮酸盐对牛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用的果糖-柠檬酸钠-卵黄-甘油液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25 mmol/L或2.00mmol/L的丙酮酸钾、丙酮酸钠或丙酮酸钙,以观察丙酮酸盐在牛精液冷冻中的应用效果。冷冻前各组稀释液隔15min分2次加入,之后平衡4h。结果表明,各组精子的冻后活力、复苏率、畸形率和顶体完整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6个试验组的冻后活力、复苏率和对照组相比有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984.
添加β-巯基乙醇对牛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牛基础培养液中,添加50μmol/Lβ-巯基乙醇(β-ME)可显著提高牛体外受精(IVF)后胚胎的桑椹胚、囊胚率以及囊胚内细胞团数;并且以受精卵发育至4~8-细胞时期的添加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985.
《农家致富》2006,(24):29-29
麦田专用除草剂快一点用于防除冬小麦田的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黑燕麦等禾本科杂草;猪殃殃、大巢菜、稻搓菜、牛繁缕、碎米荠等阔叶类杂草;对棒头草也有一定的防效。  相似文献   
986.
将牛IgG Fc受体γRⅡ的跨膜区序列嵌合入鸡Igγ轻链基因中,并将鸡Igγ轻链信号肽与Pegfp—C1载体的绿色荧光蛋白N端融合产生带有信号肽的中间载体Pegfp—C1-SP。鸡Igγ轻链基因嵌合分子定向克隆入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构建了带有信号肽的鸡Igγ轻链/GFP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鸡Igγ轻链/GFP蛋白在COS7细胞膜及膜周围有明显表达,而载体pEGFP—C1转染的COS7细胞GFP则分布在细胞及细胞核。结果表明,牛IgG Fc受体γRⅡ的跨膜区能介导融合蛋白在细胞膜上的表达。  相似文献   
987.
试验对36 ̄39月龄全放牧饲养的15头德宏、摩本、尼本水牛进行了胴体分割肉测定研究,试验根据水牛品种不同分为3个处理组。试验结果显示尼本水牛与德宏水牛相比胴体重、净肉重、优质肉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显著。尤其表现在嫩肩肉、腰肉、臀肉、膝圆、大米龙、小米龙、腱子肉这几块分割肉上。摩本水牛与德宏水牛相比胴体重、净肉重、优质肉重有显著提高,但分割肉块在重量上无显著差异。尼本水牛与摩本水牛的分割肉块重无显著差异。用尼里、摩拉与德宏水牛杂交后,提高了德宏水牛的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988.
随着同种动物克隆后代的不断降生,人们又开始尝试异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用兔的卵母细胞作为核受体进行牛的体细胞核移植,研究表明,颗粒细胞作为供核体与兔去核卵母细胞的融合率(60.5%,57.9%)稍高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融合率(52.2%,48.4%),但两者间差异并不显著。颗粒细胞与皮肤成纤维细胞均采用饥饿培养和接触抑制培养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诱导处理,融合卵在电激活后能够卵裂并发育的情况差异显著(72.6%对51.4%;70.4%对52.2%)。有少数重构胚发育至囊胚,证明在哺乳动物异种重构胚早期发育中,异种细胞核与细胞质间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989.
为了比较婆罗门牛和BMY牛的雌二醇(E2)、孕酮(P4)水平及胚胎生产潜力,并探讨MOET技术在BMY牛扩繁中的应用前景,采用进口激素(日本产FSH 24~36 mg+美国产PG 35 mg)和国产激素(国产FSH 10~12 mg+国产PG 0.8 mg)对全放牧婆罗门牛和BMY牛进行超排,并于超排前(同期发情第7天)、超排开始、超排第3天、超排发情当天和胚胎回收当天采集血液,采用RIA法分析血浆中的E2和P4水平。结果表明,BMY牛的黄体数和获胚(卵)数、可用胚数分别较婆罗门牛高2.09个和0.95、0.36枚,但差异不显著(P>0.05);BMY牛的排卵率较婆罗门牛高18.46%(P<0.01),而可用胚率则较婆罗门牛低2.55%(P<0.01)。BMY牛在5个处理时段的E2和P4平均值分别较婆罗门牛高0.58 pg/mL(P<0.01)和1.44 ng/mL(P>0.05),在各处理时段的P4水平变化规律几乎与婆罗门牛一致,E2/P4值为婆罗门牛的5.16倍。结果提示,BMY母牛的E2和P4水平高于婆罗门牛,在激素水平和繁殖性能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E2水平低是婆罗门牛发情微弱和排卵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同等放牧管理和超排处理条件下,婆罗门牛及其杂种BMY牛对外源激素的敏感性基本一致,具有同等的胚胎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990.
利木赞牛与中国西部2个黄牛群体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利木赞牛的品种特性人手,在中国西部两个黄牛群体(秦川牛和固原牛)引进利木赞牛进行黄牛改良的过程中,通过体尺测定试验(秦川牛、固原牛及其利杂牛)得知杂交牛各项体尺指标和体重均得到明显改善(P〈O.01或P〈0.05),尤其杂交牛的肉用指数(BPI)均得到极显著的提高(P〈0.01),表明两个黄牛群体在肉用性能改进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固原牛提高的程度比秦川牛更加明显;通过育肥屠宰试验(固原牛及其利杂牛)得知利木赞杂交牛平均日增重比固原牛增加20%,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分别提高了8.58%和27.62%,充分显示了利木赞牛杂交带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