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0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林业   161篇
农学   139篇
基础科学   172篇
  768篇
综合类   1478篇
农作物   10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102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以黄河三角洲典型盐化潮土为供试土壤,设置12.5,25.0,50.0,100 g/kg 4个梯度生物添加量,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添加量下生物对滨海盐渍土理化性质及玉米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随着生物添加量的增加,盐渍土的电导率、速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及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不同生物添加量下,盐渍土的pH、碱解氮含量略有下降,但各添加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生物对盐渍土可交换态钠含量无显著影响。(2)添加适量生物(12.5,25.0,50.0 g/kg)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并降低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从而改善玉米幼苗的生理性状;然而,较高的生物添加量(100 g/kg)对幼苗抗氧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造成植物体内活性氧的累积。因此,添加适量生物可以改善滨海盐渍土的理化性质,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理特性,但较高用量对作物抗氧化系统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2.
张萌  魏全全  肖厚军  赵欢  芶久兰 《土壤学报》2019,56(5):1201-1209
为探究生物质对贵州黄壤朝天椒减氮的施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生物质与氮肥减量配施(CF_(100)B_0(化肥氮100%)、CF_(90)B_(10)(化肥氮90%+生物质氮10%)、CF_(85)B_(15)(化肥氮85%+生物质氮15%)、CF_(80)B_(20)(化肥氮80%+生物质氮20%))对贵州黄壤朝天椒产量、品质、养分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F_(100)B_0)处理相比,CF_(90)B_(10)处理可提高朝天椒产量,其中鲜椒增产7.3%、干椒增产2.5%,但是增产效果并不显著,而CF_(85)B_(15)和CF_(80)B_(20)处理的产量略有降低;生物质与氮肥减量配施处理可显著影响朝天椒果实中的硝酸盐和Vc含量,其中,CF_(90)B_(10)、CF_(85)B_(15)和CF_(80)B_(20)处理的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8%~8.9%,而CF_(90)B_(10)处理的Vc含量则较CF_(100)B_0处理提高了9.6%,但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各处理间无差异;此外,与CF_(100)B_0处理相比,生物质与氮肥减量配施可使氮肥偏生产力(PFP_N)提高2.08~2.62 kg·kg~(-1),以CF_(90)B_(10)处理最高,而氮肥农学效率(AE_N)和氮肥表观利用率(RE_N)则随着生物质替代化学氮肥比例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以CF_(90)B_(10)处理的AE_N和RE_N最高,分别为7.70 kg·kg~(-1)和40.3%。综上,生物质与氮肥减量配施可有效保证贵州朝天椒稳产增效,因此,短期条件下推荐生物质替代化学氮肥10%作为贵州黄壤朝天椒氮肥减施替代的最适比例。  相似文献   
7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4种不同的生物-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F_1M_1BC_(10),F_1M_3BC_(20),F_1M_4BC_(25),F_3M_1BC_(20)),采用SEM,XPS和FTIR表征方法分析了几种复合材料与生物表面性质的差异,比较了4种不同配比生物-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对砷(Ⅲ)去除性能,分析了不同投加量的吸附材料对砷(Ⅲ)去除效率及吸附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生物相比,、铁和锰不同配比的生物-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比表面积明显增大,由61.0 m~2·g~(-1)增加到208 m~2·g~(-1),孔径变小,由23.7 nm下降到2.76 nm;碱性官能团含量明显增加;材料表面形成了MnOx、FeOx。与生物相比,4种生物-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对砷(Ⅲ)的动力学吸附量大小与去除率顺序依次为F_1M_4BC_(25)F_1M_3BC_(20)F_1M_1BC_(10)F_3M_1BC_(20)BC。F_1M_4BC_(25)(m铁∶m锰∶m=1∶4∶25)是去除砷(Ⅲ)最优的复合材料,在用量为0.016 g·m L~(-1)时,对砷(Ⅲ)的去除率可达82.6%,是生物去除率的2.3倍。研究表明,生物-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是一种潜在的去除水体砷污染的基材料。  相似文献   
74.
生物炭及炭基肥对棕壤持水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连续6年微区定位试验,以传统的土壤培肥方式作为对照,探究较长时间施用生物基肥对土壤保水作用的影响,为生物农用提供理论参考。定位试验于2009年开始,连续6年进行了花生微区田间试验(2 m2)。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秸秆还田+NPK(CS)、施用猪厩肥+NPK(PMC)、生物+NPK(BIO)和基肥(BF)处理,在2014年花生的生育期间测定了表层土壤含水量、水分累积蒸发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充足时,BIO和BF处理含水量与PMC处理接近,都高于CS处理;土壤含水量较低时,BIO和BF处理含水量低于CS和PMC处理。与秸秆还田和施用猪厩肥相比,生物处理可提高土壤供水数量但降低土壤保水能力。基肥处理降低了土壤供水数量和保水能力。  相似文献   
75.
为探讨生物长期施用对酸化茶园土壤改良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了按生物用量0、2.5、5、10、20、40 t·hm-2施用5年后的茶园土壤性状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生物5年后的茶园土壤pH提高了0.16~1.11,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提高了52.6%~92.3%,而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以10 t·hm-2...  相似文献   
76.
通过盆栽试验对收集保存的38个观叶秋海棠种类的15个观赏性和适应性指标进行观测统计,构建观叶秋海棠品质性状综合评价体系,为筛选和利用适宜产业化生产的种类提供依据。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进行定量评价,其中株型、叶面斑纹颜色、生长势、叶面斑纹大小的权重值分别为0.2210,0.1368,0.1041,0.0880,所占比重较大。对38个观叶秋海棠种类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优、良、一般3个等级,筛选出17个株形丰满紧凑、叶色鲜艳、生长势强的优等级种类,综合性状符合选择目标。结果表明应用层次分析法和K-Means聚类法建立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对观叶秋海棠品种进行评价和分级,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观叶秋海棠种质资源提供了一种相对科学严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针对设施土壤中长期大量施用有机肥可能造成的土壤磷素过度积累及易流失等问题,本研究拟通过施用生物增加土壤中磷的吸附,从而减少磷流失。此外,目前关于在设施土壤中连续施用生物对土壤磷素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作用尚不清楚。为此,在辣椒大棚中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连续4茬施用生物对土壤有效磷、不同形态磷、磷吸附及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公顷施用15 t猪粪稻草有机肥基础上施用生物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pH,并显著改变了土壤磷各组分含量,显著增加了NaHCO3 Pi、NaHCO3 Po、Fe/Al-Pi和Ca-Pi含量,且显著降低了Ca-Po含量。此外,连续4茬施用生物还增加了土壤对磷的吸附,从而降低土壤磷的释放。本研究结果说明,在设施土壤中长期大量施用有机肥下结合施用生物在保持土壤有效磷供应下可提高土壤磷的吸附,从而降低土壤磷素的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78.
研究生物质配施有机肥对旱地的土壤养分的影响,可为旱地农作物的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中亚热带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旱地红壤,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向土壤中施用生物质配施有机肥,探索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MBC、MBN)、酶活性(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试验共设置5种处理,分别为对照(CK,0 g/kg)、水稻生物质配施有机肥(RM,50 g/kg)、玉米生物质配施有机肥(CM,50 g/kg)、小麦生物质配施有机肥(WM,50 g/kg)和单施有机肥(M,40 g/kg)。为尽量消除误差,试验数据采用归一化处理,即实测值减CK值后除以各处理所添加的C、N量。结果表明:生物质配施有机肥(RM、CM、WM)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旱地红壤MBC、MBN含量、脲酶活性和总PLFAs量,以WM处理的降幅最大,降幅分别是单施有机肥(M处理)的33.89%、69.03%、47.62%和23.30%;RM处理显著提高了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升幅分别是M处理的91.49%和28.94%。相比单施有机肥,生物质配施有机肥降低了土壤总PLFAs含量(平均为-16.89%)、真菌PLFA (-38.17%)、土壤真菌PLFA/细菌PLFA比值(F/B)(-40.63%)和土壤革兰氏阴性菌PLFA/革兰氏阳性菌PLFA比值(G-/G+)(-4.3%),而提高了土壤细菌PLFA (+5.1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0.38%)和土壤细菌压力指数(BSI,+11%)。主成分分析表明RM处理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较大。综之,不同物料生物质配施有机肥引起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差异较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水稻生物质配施有机肥处理,可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为探究黑土区坡耕地不同生物应用模式(不同生物施用量和施用年限)的综合效益,以东北黑土区坡度为3°耕地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于2015—2018年,设置不加生物的常规处理(C0)和生物施加量分别为25 t/hm2(C25)、50 t/hm2(C50)、75 t/hm2(C75)、100 t/hm2(C100)共5个处理,分析不同施量以及施年限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在生态效益方面,生物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土能力,在施量为50 t/hm2时,连续施用2年,土壤蓄水保土效果最佳;连续施用3年,土壤结构最为理想;施量为100 t/hm2时,连续施用4年,土壤肥力最佳。在经济效益方面,生物能够有效提高作物节水增产性能及其经济产值,施用1年、施量为75 t/hm2时,水分利用效率最大;连续施用2年、施量为25 t/hm2时,生物边际生产力最大,施量每增加1 t,产量增加1...  相似文献   
80.
生物炭对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3种地形坡度条件下,开展了施加生物后连续两年的土壤水动力学效应试验研究,探究不同坡度坡耕地施加生物当年和次年对土壤水分常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非饱和导水率K(h)和非饱和扩散率D(θ)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当年和次年均使土壤田间持水率和饱和含水率增大,且随坡度增加其增率变大,生物因子两年内对土壤水分常数的影响显著(P <0. 015),而坡度因子影响不显著(P> 0. 05),即生物因子作用更明显;施用生物两年内,在各个土壤吸力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均增大,土壤持水性增强,且同地形坡度呈正相关关系、同年限呈负相关关系;生物在两年内均增大土壤比水容量,使其供水能力加强,最大增量1. 830 207×10-3cm^3/cm^4;地形坡度对K(h)无明显影响,但施加生物可使K(h)增大,土壤导水性增强,2016、2017年K(h)最高分别增加239. 61%、164. 04%;施加生物可降低D(θ),抑制土壤水分的水平运动,随地形坡度增加抑制效果增强。生物施用当年对各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大于施用次年。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农业水土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