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7篇
  12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西北干旱区当前普遍采用的膜下滴灌和传统的无膜漫灌两种栽培管理下土壤CH4和N2O通量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时间的推移,无膜漫灌栽培管理措施下棉田土壤CH4日变化通量呈先降后升趋势,而膜下滴灌栽培处理CH4排放通量日变化则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整个生长季节,无膜漫灌和膜下滴灌土壤CH4季节变化规律不太明显,前者吸收大气CH4 45.2~52.5 mg m-2 a-1,后者释放CH4通量为0.7~23.1 mg m-2 a-1。两种栽培管理措施下棉田土壤N2O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随时间的推移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但是,无膜漫灌日均排放N2O通量显著高于膜下滴灌。在整个生长季节,无膜漫灌土壤N2O释放量(N2O 99.3~320.0 mg m-2 a-1)显著高于膜下滴灌(N2O60.0~259.0 mg m-2 a-1)。以上结果说明,膜下滴灌栽培管理措施可以改变旱田传统无膜漫灌栽培土壤与大气CH4的交换方向,促进土壤CH4向大气的排放,但对N2O通量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不产生影响,显著降低土壤N2O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12.
杜飞 《农民致富之友》2014,(22):185-185
<正>一、招防渍害、炕芽,力争全苗夏季若遇天气干旱无法播种时,要及时浇水造墒,使土壤墒情适宜再整地播种;播种后,要及时开好田间排水沟,使沟渠相通,排灌顺畅,降雨畦面无积水,防止烂种;若天气持续干旱播后仍需浇水适期出苗,防止豆芽脱水造成炕芽。抗旱灌水时,切忌大水漫灌,影响耕种出苗。二、招防夏大豆倒伏大豆生育后期的倒伏,影响大豆产量、品质,并不利于收获。1.倒伏的原因。1品种不对路。有的大豆品种植株较高,茎秆  相似文献   
113.
额尔齐斯河河岸以杨柳科树种为建群种的天然林对维护新疆北部荒漠区生态环境、促进当地农牧业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洪水与河岸天然林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对深入认识河岸天然林发生演替规律、促进河岸天然林的保育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额尔齐斯河河岸天然林种子散播、萌发、天然更新及天然林结构组成、分布格局与洪水之间关系的实地调查研究表明:①额河河岸杨柳科树种种子的成熟散播期与洪水发生期高度重叠,种子的萌发和幼树更新对洪水形成强烈的依赖关系;②洪水通过漫灌、侧渗方式补充河岸两侧的林地土壤水分和提升林地地下水位,以此维持河岸天然林的正常生长;③洪水对额河河岸植被的结构组成和分布格局有决定性影响,对洪水过程的改变,必将对河岸的天然林结构组成及更新演替带来显著的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建立河岸森林缓冲带、提高河岸稳定性、维护洪水发生机制,以促进河岸天然林保育恢复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4.
目前,多数苹果园地下管理采取清耕、留盘、大水漫灌、重化肥轻农家肥等做法,一定程度制约了产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根据笔者近几年试验和调查豹结果来看,苹果园地下管理制度需从以下五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5.
由于我国山地多,山坡地果园占大多数,且多数无灌溉条件。有时遭受早春干旱(一般为1~3月)和夏秋之交干旱(通常是8~10月,尤其是“伏旱”)威胁,对增产影响很大。近来各地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一般可节水60.80%(与漫灌相比),因此应加大推广力度,提高效益。本文简介几种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16.
针对设施蔬菜传统水肥管理模式中钾素过量投入、因缺镁造成果类蔬菜品质下降等问题,以一年两季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土壤深度钾素淋洗的周年动态监测,研究了不同水肥管理模式及秸秆还田对设施菜田土壤钾素淋洗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处理下菜田平均每季钾素盈余394 kg/hm2,明显低于漫灌施肥处理;滴灌施肥菜田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累积程度小于漫灌施肥,且显著降低了钾素淋洗量,50,90 cm处平均每季淋洗量分别为15.9,4.2 kg/hm2,而漫灌施肥体系则分别达到26.9,16.9 kg/hm2,漫灌体系过量灌溉和施肥是导致钾素大量淋洗的根本原因;漫灌体系下添加秸秆后有降低表层土壤速效钾积累的趋势,增加了土壤钾素淋洗。  相似文献   
117.
地下渗灌是一种节水效果十分显著的节水灌溉技术。目前在国外农田地下渗灌中,管材大多采用塑料管、橡胶管,但造价较高,不适于我国实际。该文介绍了一种以水泥砂浆为制管材料的渗灌制管机械,该机由拖拉机拖动,可在地下一次性完成行走、掏洞、送料、挤压、成型(割缝)、抹光、回填等全部工序。通过对成型后的管道抗内水压及田间承荷能力测试表明,满足设计及安全运行要求。田间考核表明,采用该渗灌技术灌溉的农田,可较传统的大水漫灌节水60%以上。且造价低廉,易于施工,确是一项新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18.
节水灌溉技术——渗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贫水国家之一。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8%,由于农业灌溉制度不合理和大水  相似文献   
119.
漫灌改滴灌,肥水省一半。”在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四团的2万亩节水灌溉示范区,青年女职工江庆萍边开阀门浇水边说:“自从用上了滴灌设备,不仅节约了水,庄稼的收成也一年比一年好。”去年,她家的67亩制种玉米的单产全团第一,加上80亩喷灌的小麦收入,光现金就兑现了4万多元。“膜下滴灌,上水均匀,不旱不涝。只需在地头扳动阀门,就能完成一遍浇水。”江庆萍的丈夫张虎向记者介绍。过去,  相似文献   
120.
肥水管理:根瓜采收后,结合浇水,适时追肥1次。秋黄瓜进入盛瓜期后,一般每隔3-4天浇1次水。采取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这样既可做到不旱、不涝、病虫害少,又能降低温度,改善田间小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