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00篇
林业   357篇
农学   473篇
基础科学   291篇
  214篇
综合类   1786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138篇
畜牧兽医   1235篇
园艺   439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91.
除湿降温系统用于温室降温的可行性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我国温室降温的现状,指出了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直接蒸发降温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除湿降温系统来解决高温高湿地区温室降温难的问题;分析了该系统的构成以及实现降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2.
坝下黄土台地对土坝变形影响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羊毛湾水库蓄水运行过程与土坝变形及裂缝产生发展过程的分析 ,确认了坝下黄土台地浸水湿陷是导致坝体变形及裂缝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探讨了湿陷性黄土的非饱和湿陷、剩余湿陷和多次湿陷特性 ,及对该土坝现状和未来将造成的影响与应采取的除险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93.
对引种雪松用帐篷进行保护,在植株正常生长的情况下,研究自然降温过程中其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年引种雪松在越冬期间SOD活性变化曲线呈“M”状,并不随环境温度降低而持续下降。MDA含量呈抛物状的变化规律,随着温度降低氧自由基积累,从而引发膜系统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导致MDA含量也随之增加。雪松的抗寒能力与体内能否维持较高的SOD活性有密切关系,在低温胁迫下活性氧代谢失调是雪松叶片受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4.
高温干旱对浙江林业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3年夏季高温干旱时对浙江林业影响的调研,分析了高温干旱对森林、特别是经济林果的影响,表明森林在发挥生态屏障功能、降温增湿等方面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建议加强森林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提高林分的质量,提倡经济林的生态栽培模式,因地制宜适度发展高山蔬菜等.  相似文献   
195.
为解决青藏高原东部强降温的气象预报和服务问题,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68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辅以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本文探讨了近57年青藏高原东北部强降温的阈值及气候特征,并利用NECP/NCAR(2.5°×2.5°)海温场、高度场建立了预报诊断模型。研究发现 (1) 应用改进的强降温指标统计寒潮发生的特征更符合高原实际情况。(2)受地形地貌及山脉阻挡的影响,青藏高原东部强降温次数的地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海拔较高的山区和东部地区强降温次数明显多于盆地。南部山区24h寒潮发生的次数多于48h、72h。(3)近57年区域寒潮频次总体呈下降趋势,南部和北部的降速分别为-0.5次/10a、-0.4次/10a,并通过显著性检验;西北部盆地区降速分别为-0.1次/10a,未通过显著性检验。(4)高冷空气的移动路径是强降温预测的关键信号。研究结果为青藏高原相关部门开展农牧业资源的和旅游资源的相关决策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6.
为了深入了解强冷空气影响下海南岛的天气变化特征,进一步提高对强冷空气影响过程预报准确率,利用海南省区域自动站资料、常规天气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 2.5°×2.5°一日四次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6年1月22—26日影响海南岛一次强冷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强冷天气过程是由于极地涡旋分裂南下,同时乌拉尔山高压脊强烈发展使冷空气在横槽聚集,横槽前部等高线阶梯形势明显,并伴有明显负变高和冷平流,从而有利横槽转竖南压引导强冷空气向南爆发。强冷平流是造成海南岛出现强烈降温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低纬地区短波槽活跃,短波槽前暖湿气流与南下冷空气共同作用造成降水。  相似文献   
197.
以徐州地区历史负荷及气温数据为基础,采用最大负荷比较法估算降温负荷大小,给出降温负荷在地区负荷中的占比。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降温负荷同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三种气温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对降温负荷相关性最大,其次为日最低气温,最次为日最高气温,并给出日平均气温位于25℃以下、22~28℃、28~30℃、30℃以上四个不同区间时,温度每升高1℃降温负荷的增加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8.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遗留搬迁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10个月的湿垃圾堆肥、氨基酸和木醋液等不同配比改良材料对土壤物理性质及植物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施湿垃圾堆肥或湿垃圾堆肥与氨基酸和木醋液配施均具有降低搬迁地土壤容重及增加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入渗率、水稳性团聚体、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的作用。仅考虑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效果时,单施40%湿垃圾堆肥的配比2对搬迁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作用最大,但因望春玉兰的成活率较低(50%),不适宜推广利用;综合考虑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情况和植物长势时,添加20%湿垃圾堆肥、1 kg∕m3氨基酸并喷施1 L∕m3木醋液的配比5既对搬迁地土壤物理性质具有较大改善作用,且望春玉兰成活率较高(100%)。经改良后,搬迁地土壤容重为1.22 g∕cm3,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为2.52%,总孔隙度为52.56%,土壤入渗率为4.01 mm∕h,> 0.25 mm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为10.02%,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为429.47 g∕kg和403.80 g∕kg。本...  相似文献   
199.
选择4种常用进口树种实木地板坯料和1种国产树种实木地板坯料,利用木材常规干燥试验机进行兼顾杀虫(D工艺)、灭菌(S工艺)的热湿平衡处理,检测分析其终含水率、厚度上的含水率偏差、残余应力、可见缺陷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地板坯料的质量在不同树种、同一批次内均存有差异。本研究中制定的D工艺(65℃/相对湿度73.8%~89.5%)、S工艺(75℃/相对湿度76.7%~91.2%)两个等级,可满足地板坯料杀虫、灭菌的加热技术要求,同时可降低地板坯料内和坯料间的最大含水率偏差,提高含水率均匀度,降低厚度上的含水率偏差,降低残余应力值,且对可见缺陷的影响不明显。热湿平衡处理坯料的质量符合LY/T 2058—2022《实木地板坯料》或GB/T 6491—2012《锯材干燥质量》中二级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0.
以北疆主要春小麦品种:新春6号(中筋型)、新春8号(强筋型)、新春9号(强筋型)、Y20(强筋型)作为供试材料.2002~2003年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分期播种试验,研究在新疆大陆性气候条件下不同播期对春小麦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的变化.试验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春小麦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呈增加趋势,晚播的小麦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比正常播期的要高;在任一播期中,高蛋白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始终高于低蛋白品种.但在灌浆期温度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灌浆期以前的温度状况对小麦蛋白质和湿面筋的形成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