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9篇
  5篇
综合类   76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48篇
畜牧兽医   2430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为了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探讨小檗碱对体外培养的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安全剂量。本试验取刚出生未吃初乳的仔猪小肠的回肠段,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Ⅳ进行消化处理,获得原代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用免疫组化法对培养的仔猪肠粘膜细胞进行鉴定,用MTT检测法测定硫酸小檗碱对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安全浓度。结果表明:免疫组化法分离培养的细胞膜呈棕黄色,为粘膜上皮细胞。硫酸小檗碱对体外培养的仔猪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安全浓度为20μmol/L。  相似文献   
62.
<正>胃肠炎是胃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的出血性或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马属动物最常发生。本病发展急剧,患畜全身症状恶化快,死亡率高,对畜牧业生产危害极大。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对本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效果比较满意。近几年共收治大家畜胃肠炎58例(牛3例,驴23例,骡29例,马3例),治愈5例,死亡7例,治愈率达87.9%。现将治法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3.
海水鱼消化道菌群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海水鱼消化道结构、消化道菌群结构、消化道菌群功能及消化道菌群结构研究手段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海水鱼消化道菌群结构的研究进展。指出海水鱼消化道菌群结构受到生长发育阶段、养殖环境及饵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论述了正常消化道菌群的重要功能,比较分析了目前消化道菌群结构不同研究手段,阐明了消化道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学术价值。为筛选高效、专一性、可定植性的海水鱼益生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实验对野生和养殖银鲳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后肠菌群结构进行了定性对比分析,并对产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野生和养殖种群的消化道菌群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种群消化道各部分之间菌群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养殖和野生银鲳均在幽门盲囊中具有最多的可培养细菌菌株,但野生银鲳消化道内主要菌群为嗜冷菌属(Psychrobacter)和Pseudochrobactrum,养殖银鲳消化道主要菌群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两种群共有细菌仅一株,即Psychrobacter piscatorii strain VSD503,但其分别存在于野生与养殖种群银鲳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在产酶菌株筛选中发现,野生银鲳消化道内分离到16株产酶菌,其中44%可培养菌能产蛋白酶,56%能产淀粉酶,11%能产脂肪酶,56%能产纤维素酶,部分菌株可产2株以上的消化酶,其中产3种以上酶的菌株有5株,且产酶量丰富。相对于野生银鲳,养殖银鲳消化道内分离到22株产酶菌,主要以产蛋白酶和淀粉酶为主,70%可培养菌可产蛋白酶,21%可产淀粉酶,仅Bacillus thuringiensis strain VITGS可产纤维素酶,无一株菌产脂肪酶,其中只有Bacillus thuringiensis strain VITGS产3种酶但产酶量相对较少。研究可为银鲳人工养殖中潜在益生菌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正>消化道疾病是生猪的多发疾病,不仅会对生猪的健康造成损伤,致使生猪的体重快速降低,病猪表现出腹泻症状,伴有轻微的腹痛,食欲不振,生产性能减弱等,延长了生猪饲养周期,对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害,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促使养猪产业持续发展。1临床特征在规模化生猪养殖过程中,易发生消化道疫病,临床表现为食欲降低、持续腹泻等症状,病情严重时,病猪腹泻会呈喷射状,体型消瘦、  相似文献   
66.
食道阻塞在宠物临床门诊中,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根据其走向和解剖所处的管道位置可分为颈段食道阻塞、胸段食道阻塞两种。犬的食道阻塞多发生在胸段食道,主要在心基和膈的食管裂之间的食道。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犬过度饥饿或进食时突然受到惊吓而导致急速吞咽而引起;也可能是食物中混有尖硬骨头、鱼刺、塑料袋等阻留在消化道引起。笔者在临床中接诊了一例因吞食骨头而致的胸段食道阻塞,最终通过施行经胃切开术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全过程以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7.
条石鲷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王健鑫 《水产学报》2006,30(5):618-626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条石鲷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条石鲷消化道包括具有发达颌齿的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和直肠。食道上皮组织可分为两个区域-头部和尾部,头部区域由扁平上皮层构成,尾部区域的上皮组织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所构成,上皮含有大量 杯状细胞和黏液分泌细胞.胃呈V形,其粘膜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贲门部和胃体部上皮下有发达的胃腺组织。小肠上皮为具微绒毛的单层柱状上皮,肠道粘膜固有层中有管状肠腺存在;直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缺乏粘膜肌。小肠和直肠上皮中均分布有较多的杯状细胞,肠道系数约为0.78。在整个消化道中发现有四种杯状细胞。本文研究了条石鲷消化道的显微结构,并探讨了其消化道的组织学和解剖学特征与其杂食性的适应。  相似文献   
68.
蛋白质营养中小肽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蛋白质营养一直是动物营养研究的核心问题.过去的观点认为,动物采食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下降解为游离氨基酸才能被动物直接吸收。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中消化酶作用下的水解产物大部分为2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它们是以完整形式被吸收并进入循环系统而被组织利用的。动物营养学家也发现.  相似文献   
69.
除了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治疗外(如纠正饲养管理制度,停喂有毒饲料,洗出胃内毒物,使用特效解毒药,驱除体内寄生虫,使用有效抗生素和其他抗菌制剂等),治疗腹泻的技术要点关键在于清肠制酵、补液强心,同时还要注意调整消化道菌群和调理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70.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特征为稽留高热和广泛出血坏死。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染,但不传染给其他畜禽。本病呈爆发性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