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9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845篇
林业   674篇
农学   1015篇
基础科学   188篇
  676篇
综合类   7455篇
农作物   676篇
水产渔业   549篇
畜牧兽医   3439篇
园艺   777篇
植物保护   1214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624篇
  2021年   668篇
  2020年   528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585篇
  2015年   520篇
  2014年   725篇
  2013年   712篇
  2012年   1006篇
  2011年   1074篇
  2010年   963篇
  2009年   1034篇
  2008年   1151篇
  2007年   894篇
  2006年   767篇
  2005年   655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Y13是一株高效广谱的生防菌,对油茶主要病害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试验表明其发酵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油茶炭疽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菌株Y13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测定其抑菌活性,为油茶病害无公害防治及药剂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收集并分析Y13挥发性物质成分,购买相应挥发性物质纯品,采用双皿倒扣法测定其抑菌活性。Y13挥发性物质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抑菌率在19.2%~83.9%,其中挥发性物质对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率达到83.9%;检测其中10种挥发性化合物纯品对果生炭疽菌的抑菌活性发现,除了正十八烷外,其他9种挥发性化合物纯品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筛选出的4种高效抑菌挥发性化合物纯品对7种常见的油茶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4种挥发性化合物纯品(10 μL/平板)对7种常见的油茶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壬醛 > 苯甲醛 > 3-甲基-4-苯基吡唑 > 苯丙噻唑。Y13挥发性物质对油茶主要病害病原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良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42.
试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一定水平发酵构树饲料对于生长育肥猪各阶段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约30 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66头,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生长猪阶段(50 kg前)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10%发酵构树饲料,在育肥猪阶段(50 kg后)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15%发酵构树饲料,试验期127 d,分别测定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在30~50 kg阶段,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比对照组分别高5%和17.37%,而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低10%;在50~100 kg阶段,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84%和13.24%,料重比仅比试验组高0.01,几乎无差异;在100~130 kg阶段,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低1.53%,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高9.69%和11.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背膘厚有降低,眼肌面积有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pH、肉色、加压失水率、贮藏损失和剪切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43.
桑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44.
果蔬籽油是由果蔬籽经压榨或萃取工艺制得的植物油脂。果蔬籽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不饱和脂肪酸、有机酸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了果蔬籽油抗氧化、抗癌、调节血脂和调节免疫系统等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果蔬籽油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果蔬籽油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45.
2-吡啶氨基磺酰脲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超高效、广谱、高选择性和对环境安全等优点 ,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迄今为止 ,已开发出 2 0多个磺酰脲类除草剂。杜邦公司的Levitt博士在创制该类除草剂时 ,将其分子结构分为芳环、脲桥和杂环三部分〔1〕。后来 ,人们对脲桥进行修饰 ,在脲桥上引入亚甲基 (CH2 )、氧原子 (O)、亚氨基 (NH) ,依次研制出苄嘧磺隆 (Ben sulfuron)、乙氧嘧磺隆 (ethoxysulfuron)和环丙嘧磺隆(cyclosulfamuron)。例如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环丙嘧磺隆 ,可用于芽前及苗后防除稻田和麦类作物…  相似文献   
246.
<正>海绿素是英国欧麦思农用流体公司研制生产的新型叶面肥,它富含纯天然植物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海藻酸以及维生素低聚糖等植物活性因子,保持海藻的天然活性,海藻酸≥40 g/L,以氮、磷、钾、铁、锰、锌、铜、硼等螯合复配而成。本实验验证了海绿素在棉花生产上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47.
248.
为考察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柴胡皂苷的效果,设计并制备了5种低共熔溶剂,筛选得到提取量最高的低共熔溶剂,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溶剂摩尔比、料液比、含水量、超声时间以及超声功率,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含22%水的乳酸-氯化胆碱(摩尔比2∶1)、料液比1∶40(g/mL)、超声时间18 min、超声功率330 W。在此条件下,柴胡皂苷提取量为16.25±0.42 mg/g,优于水提法(5.84±0.33 mg/g)和乙醇提取法(8.06±0.16 mg/g)。超声辅助-DESs柴胡提取物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22、0.16 mg/mL,抗氧化能力高于柴胡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249.
【目的】测定若干锦橙品种果皮的酚类物质成分及含量,比较分析各锦橙品种果皮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评价各锦橙品种果皮中酚类物质抑菌效果。【方法】用甲醇超声提取各锦橙品种果皮中的酚类物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检测类黄酮和酚酸成分,并与标准品色谱图结合进行定性和定量;通过DPPH、FRAP、ABTS 3种方法比较分析各锦橙品种果皮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各锦橙品种果皮酚类物质对霉菌的抑制率。【结果】锦橙品种果皮中总黄酮含量均高于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最高的品种是‘蓬安100号’锦橙(PA),总酚含量最高的品种是‘涪陵锦橙’(FL)。各锦橙品种锦橙皮中检测到的酚类物质成分共有14种,其中10种类黄酮中主要成分是橙皮苷、芸香柚皮苷、川陈皮素和香叶木素,橙皮苷和芸香柚皮苷含量最高的品种是‘蓬安100号’锦橙(PA),川陈皮素含量最高的品种是‘北碚447’锦橙(BB),香叶木素含量最高的品种是‘铜水72-1’锦橙(TS)。4种酚酸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且没食子酸含量最高的品种是‘涪陵锦橙’(FL)。用DPPH、FRAP、ABTS 3种方法测得各锦橙果皮酚类物质均具有抗氧化活性,综合抗氧化能力最强的品种是‘蓬安100号’(PA)。各锦橙品种果皮酚类物质提取物对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且绿霉对不同浓度的提取物敏感性强于青霉。【结论】各锦橙品种中‘蓬安100号’(PA)锦橙果皮的抗氧化活性和抑霉菌效果最强,可为抗氧化和抑菌剂的研发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250.
隧道在高原山岭等地区道路建设中被广泛采用,但其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较少。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是评价土壤生态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指标。为阐明土壤有机碳(SOC)对隧道工程建设的抗干扰能力,本研究以雅鲁藏布江下游隧道建设为依托,设置工程影响区(ED)和非影响区(CK)监测样地,从土壤活性有机碳(LOC)、团聚体和土壤酶活性等角度探究隧道建设对SOC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影响区SOC、LOC含量分别为291.40和110.28 mg·kg-1,CK区域中分别为255.31和91.19 mg·kg-1,两个区域差异不显著(P> 0.05)。ED和CK中,土壤粒径> 0.25 mm的团聚体占比均超过80%,随着团聚体粒径减小,ED的SOC含量呈现降低趋势,但ED与CK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表明,隧道建设未改变植被凋落物量,对SOC的输入与输出未产生显著影响。ED与CK区土壤酶、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土壤团聚体组成无显著差异,表明隧道工程建设对SOC稳定性的微生物学调控机制及土壤团聚体物理保护机制无显著影响,对SOC稳定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