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23篇
林业   230篇
农学   158篇
基础科学   87篇
  43篇
综合类   1271篇
农作物   107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2198篇
园艺   171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探究单萜酚类化合物与杀菌剂混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筛选能够防治水稻、玉米纹枯病的药剂,本研究分别将百里香酚、香芹酚与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混配,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R. solani的抑菌活性,并以孙云沛法评价了单萜酚与杀菌剂混配的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百里香酚与噻呋酰胺以1:5、1:4、2:3、3:2、4:1和5:1比例混配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香芹酚和噻呋酰胺4:1混配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0.928 mg/L,共毒系数(CTC)为1397.39;香芹酚与苯醚甲环唑以3:2、4:1和5:1比例混配以及百里香酚与苯醚甲环唑以2:3、4:1和5:1比例混配也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百里香酚和香芹酚对苯醚甲环唑和噻呋酰胺增效作用明显,香芹酚与噻呋酰胺的4:1混剂对R. solani抑菌活性高,具备应用于水稻、玉米纹枯病的防治的潜力。天然单萜酚类化合物与杀菌剂以一定比例混配能够显著提高其抑菌活性,在杀菌剂研发、筛选中具备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2.
西南地区立枯丝核菌优势融合群致病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AG-1TA、AG-4及AG-2三个菌丝融合群共8个菌株,对11科19属20仲植物进行了侵染试验。结果表明,AG-1TA、AG-4及 AG-2的侵染范围无明显差异,能使大多数参试植物发生种腐和立枯,但各融合群间的致病力有所不同。AG-4对种子及幼苗的致病力大于 AG-1TA 及 AG-2,而 AG-1TA对水稻及玉米成株的致病大于 AG-4并引起典型的纹枯症状。  相似文献   
113.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中国农业大学肩负高等农林教育使命,以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新型人才为己任,践行立德树人、坚持特色发展,构建了思政教育与“三农”情怀教育相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创新,探究蕴含农业特色的“大思政”格局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4.
淡紫拟青霉36—1菌株3种诱变育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孢子紫外照射,菌丝原生质体紫外照射和孢子^60Coγ射线辐射3种方法对淡紫拟青霉36-1菌株进行了诱变育种。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能产生对Rhizoctonia solani具高度拮抗活性的菌株,其中尤以孢子紫外线照射为佳。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比较先灵葆雅动物保健公司生产的氟苯尼考注射剂(参比制剂)和国内某厂家生产的氟苯尼考注射剂(受试制剂)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评价2种制剂间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选用24只快大型白羽肉鸡,分为2组,按0.067 mL/kg的剂量分别给予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血药浓度,使用WinNonlin软件计算2种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4.85±0.57)和(4.83±0.43)μg/m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39.58±23.68)和(41.67±16.06)min,曲线下面积(AUC0-24 h)分别为(1 561.32±497.38)和(1 529.25±444.88)(μg·min)/mL。双单侧t检验法和置信区间法结果均表明2种制剂生物等效。[结论]国产氟苯尼考注射液与先灵葆雅动物保健公司生产的氟苯尼考注射液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16.
针对旱育秧苗在抛植情况下,苗体轻、根盘小且根部难以带上这一情况,应用水稻秧苗健壮素和高吸水材料,不仅促进了旱育秧苗根系的发育,壮大了根群,提高了单株带蘖数,而且使秧苗根部带上量明显增加,高吸水材料包衣还使秧苗根部形成“蓄水球囊”,明显提高了旱青抛秧的立苗速度和抗植伤能力。  相似文献   
117.
经室内测定 ,3 %克菌康对苹果轮纹病、霉心病和斑点落叶病的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药液浓度为 5 0~ 10 0mg/L ,其抑菌效果为 81 6 7%~ 10 0 % ,对苹果炭疽病菌抑菌效果稍差 ,仅为 6 3 73 %~ 76 15 %。田间试验表明 ,3 %克菌康 6 0 0~ 80 0倍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达 85 %~ 92 % ,稍优于或相当于常规防治  相似文献   
118.
西南地区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及其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川、滇、黔、藏的代表地区,采集植物及土壤样品812份,分离出具丝核菌特征的菌株361株。根据菌丝细胞宽度,细胞核数目等,鉴定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229株,双核丝核菌132株。将立枯丝核菌分离菌与已知融合群菌株分别配对进行菌丝融合试验,结果有207株分属于AG-1,AG-2,AG-3,AG-4,AG-5,AG-6,AG-77个菌丝融合群。其中AG-4频率最高(67.7),AG-1次之(22.7)。AG-6,AG-7为我国首次记录。还有22株不与现有已和融合群发生融合。立枯丝核菌在西南地区地理分布很广,寄主或基物种类多。在海拔300-3760m的高度范围及pH5-8的土壤中都有发现,但在300-1000m的高度,pH6-7.5及0-10cm的土壤中分布更丰富。季节变化对土壤中主要融合群的分布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9.
固定式采油平台管道立管是联接海底管道与平台油气集输设备的重要环节。海浪等随机载荷的作用可能使立管产生腐蚀疲劳破坏。本文在频率域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立管在海浪、海流及海风等载荷作用下的随机位移及应力响应。并用断裂力学方法分析了立管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20.
将从玉米纹枯病病斑上分离的3株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Oud.),在琼脂玻片上与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7个菌丝融合群及3个亚群(AG-1-IA、AG-1-IB、AG-1-IC、AG-2-1、AG-2-2、AG-3、AG-4、AG-5、AG-6和 AG-BI)标准菌株对峙培养,观察其对丝核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3株木霉对各融合群的丝核菌均有强烈拮抗作用,融合群间及木霉菌株间的拮抗作用均无明显差异。其拮抗方式表现为缠绕、侵入,断裂菌丝,消解细胞质或使之变稀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