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5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不同泌乳期高产奶牛对蒸汽压片玉米饲喂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汽压片谷物(玉米或高梁)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开始应用于生长母牛或肉牛,能够明显提高饲养效率。这与蒸汽压片谷物的淀粉消化率提高有关,也与其在瘤胃发酵时丙酸比例上升和乙酸比例下降有关川。但乙酸在乳脂的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乳脂率又在牛奶的定价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蒸汽压片谷物在奶牛特别是泌乳母牛饲喂中的研究和使用,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这是因为目前在许多国家乳蛋白质率在牛奶定价中比乳脂率占有更大的权重。  相似文献   
32.
黄白饮(2号)在奶牛泌乳期日粮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畜牧生产为了达到理想的增重、增蛋、增乳……效益,市场上的饲料添加剂种类繁多,生长促进剂有抗菌素类、激素类、砷制剂、喹多星等。有些饲料添加剂在畜体及其产品中都或多或步存在着残留问题,这种残留物不同程度地对食用者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从这种意义上说有些饲料添加剂是不可取的。中草药属纯天然植物是理想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它避免了上述缺点,是值得挖掘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33.
在养牛生产中乳房炎或隐性乳房炎的危害很大,我们于2002年对本地区的某奶牛场的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分别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列组进行治疗对比试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高产奶牛年产奶量在7000千克以上。其特点是机体新陈代谢旺盛,采食量大,饲料转化率高。目前,要想使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水平,就必须提供给奶牛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充足的日口粮,而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都是能量不足影响奶牛的生长、限制生产。  相似文献   
35.
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改善奶牛的生理机能,不同泌乳期的奶牛最好是分群饲养。奶牛分群饲养,可根据不同泌乳期分别使精饲料和粗饲料保持适当比例,泌乳一期(产后20-120天,日产奶高于20千克)的奶牛,精饲料占日粮的41%-44%,每产1千克奶喂精饲料400-500克;  相似文献   
36.
如何做好产犊工作,确保每一头母牛能安全、顺利的产犊,尽量减少分娩过程中牛只的淘汰、死亡。让母牛健康的走出产房,迎接泌乳期的到来,让犊牛健康的成长是每个牧场的重要工作。要做到安全产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7.
<正>1配种前期此期为满足水貂的正常生长和幼貂的发育,一般通常供给的日粮是:动物性饲料200~230克、谷物饲料20~25克、麦芽8~10克、蔬菜20~25克、酵母1~1.5克、食盐0.5克。动物性蛋白应以海杂鱼为主,再适当搭配一些肉类及下杂:谷类饲料所含成分为:玉米面70%、黄豆粉10%、小麦粉或麦麸20%。除此之外,还应适当补充些骨粉。  相似文献   
38.
39.
1发病规律 奶牛乳房炎发生率与管理有很大关系。发生率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有增高的趋势。较老的母牛与年轻的母牛相比有较高的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具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乳房炎病原菌,从而导致感染乳区的数目逐渐增加。乳房炎发生率随着泌乳期的延长而呈较明显的递增趋势,其中泌乳0-2月、3—4月、5-6月、7~8月、9—10月、大于10月的发生率分别为13.3%、16.7%、21.2%、30.5%、37.6%,54.9%。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