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7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376篇
林业   404篇
农学   142篇
基础科学   776篇
  829篇
综合类   1739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241篇
畜牧兽医   711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湿地是自然界富有较高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供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等,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  相似文献   
72.
近日,经过品种选择、包装模式、供应链等环节的精心准备后,首批肯尼亚切花月季从肯尼亚第二大城市蒙巴萨装船,货轮集装箱运往荷兰,这标志着"绿色海运链"项目试运阶段拉开帷幕。此批鲜切花采用箱式集装箱运输,从采收到物流的每一环节都采取冷链处理,并确保全程二氧化碳排放节省了90%,证明长距离带水运输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
2013年6月6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召开媒体通气会,为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起,将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今年6月15日至21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7日为全国首个低碳日,活动主题是“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74.
阐明长期有机物料施肥下土壤CO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以及碳库管理指数对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固碳减排及施肥模式选择的影响尤为重要。基于2012年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区的长期定位试验,通过不施肥(CK)、氮肥(NF)、有机肥(OM)、秸秆(ST)、有机肥结合无机肥(OMNF)5个处理,测定并计算了2018年不同施肥措施下全年土壤CO2排放、作物碳排放效率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0~30 cm土壤温度、水分、微生物量碳氮、易氧化有机碳、蔗糖酶、脲酶与土壤CO2排放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不施肥相比,秸秆、有机结合无机肥和有机肥处理使生育期土壤CO2排放平均速率提高了42.72%、30.82%和29.79%,秸秆、有机肥处理分别使生育期土壤CO2排放量显著提高36.35%、32.45%(P<0.05),有机结合无机肥处理使碳排放效率显著降低41.10%(P<0.05);2)有机物料处理均能显著提高0~5 cm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蔗糖酶活性和碳库管理指数,相比不施肥和氮肥处理,有机结合无机肥处理分别使0~30 cm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提高127.41%,99.33%(P<0.05);3)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环境因子对土壤CO2排放速率的总解释度为53%,对土壤CO2排放速率总效应较大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壤温度(2.36)、微生物量碳(1.59)和土壤水分(1.18),且均间接地影响着土壤CO2排放速率,土壤温度促进了微生物量碳和蔗糖酶活性的提高,微生物量碳促进了微生物量氮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增加。综合来看,有机结合无机肥处理可以提升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保持微生物活性,增加作物产量,降低土壤碳排放效率,是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比较适宜的农田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75.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排放的粪便量大增,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对水源、空气、土壤的严重污染,同时又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76.
利用在缸内加装电热塞的ZS1115单缸柴油,实现纯甲醇(M100)燃料的扩散燃烧,利用柴油机热效率高的优点,提高甲醇燃料的能量转换效率。通过改变供油提前角,研究不同供油提前角对甲醇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并与原单缸柴油机燃用0#柴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油提前角对甲醇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均有影响。与原机燃用0#柴油相比,燃油消耗率上升,使用成本降低;HC排放量升高,CO和NOX排放量降低。供油提前角提前4°CA时CO排放最少,最低平均减少23.89%;供油提前角退后2°CA时NOX排放最少,最低平均减少94.74%。  相似文献   
77.
洞口县养殖业节能减排工作总结为"二个项目建设五个技术推广"(规模猪场粪污治理项目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建设,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沼气工程技术、粪污综合利用新技术、生态养殖技术、蚯蚓养殖技术的推广)。建议对猪舍利用率、饲料利用率、养殖电能、养殖设备利用、畜禽禁养区设立、建立畜禽粪便有机复合肥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展节能减排新工作。  相似文献   
78.
为控制汽油机的冷起动HC排放,开发了一个活性炭吸附器,用于吸附车用汽油机冷起动阶段排放的HC。吸附材料采用煤质蜂窝状定型活性炭块,吸附器外表面用薄钢板焊接封装,整个吸附器串接在排气管上。进行汽油机冷起动排放实验,测量起动后200s内的HC排放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冷却水温度为20U、40℃、60℃和85℃时,活性炭吸附器对HC的吸附率分别达到86.64%、70.34%、79.69%、77.45%。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二甲醚作为代用燃料的性能优势,二甲醚发动机的结构、原理和排放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0.
4115T柴油机尾气热量排放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平  任宪忠 《农机化研究》2001,(3):100-102,111
目前,常规内燃机的热效率一般为20%-40%(汽油机为20%-30%,柴油机为30%-40%)。燃料燃烧的大部分热量通过尾气、冷却介质和机体的热辐射,以余热的形式散失在大气中,这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耐用成为内燃机污染环境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内燃机废气余热的回收与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苦能合理的回收利用这些余热,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尾气热量排放规律是内燃机尾气热量回收利用的前提。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试验方法,按国标要求,对4115T柴油机进行了台架试验,指出了4115T柴油机尾气热量排放规律,且对尾气热量随各因素变化而变化的程度、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